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费孝通与罗伯特·帕克Reporter:HonggangQi报告框架费孝通生平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学术专著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费孝通与文化地理学罗伯特·帕克生平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学术专著罗伯特·帕克与美国社会学罗伯特·帕克与中国社会学——生平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费孝通凭借其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获得1981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1费孝通1928年,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师从中国人类学家吴文藻。1935年获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硕士学位,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学术经历1费孝通研究方法:实地研究:到实地里去,到社会生活中去,亲身观察、调查、分析和研究。(《江村经济》)类型比较法:按照社区的性质和特点,分类进行典型解剖,然后根据所调查的对象的属性进行归纳,有个别上升到一般,由微观上升到宏观。(《乡土中国》)研究理论:“差序格局”论小城镇理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论社会学传统界限扩展论(文化自觉)——学术思想1费孝通《江村经济》马林诺斯基在该书序言中称赞它“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乡土中国》费老从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分析。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学界,是有开创性的。《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禄村农田》《乡土重建》——学术著作1费孝通中国早期社会学费孝通首开早期中国社会学实地研究方法的先河,用西方社会学方法和理论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现状,对社会学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费孝通作为恢复和重建的领军人物,确定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的性质和作用,设计了恢复和重建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蓝图,引导了这一时期社会学经验的或实证的风格—社会调查。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提倡社会学不仅要坚持科学性和实证风格,也要回归人文主义,强化社会学的人文性的认识,也是中国社会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2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在生活各方面起的作用,也就是它们的意义和所受其它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人文主义提倡文化自觉的思想基础是回归人文主义,不能只顾社会结构的描述和分析,应重视社会心态的研究。这与当代人文地理学的主流趋势人本主义不谋而合。“见社会不见人”—费孝通2费孝通与文化地理学——生平罗伯特·帕克(RobertEzraPark1864-1944),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建了芝加哥大学社会系,这是美国第一个社会学系,芝加哥学派则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1864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郡一个商人家庭。2罗伯特·帕克1887年获密执安大学哲学学士学位,师从美国已经很有名气的实用主义学者J.杜威博士。当了11年记者后,1898年帕克攻读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03年,帕克获柏林皇家弗里德里克—威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1913~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学术经历2罗伯特·帕克关于城市的研究确定了美国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法帕克极力主张成长中的城市应是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应该通过实地研究去揭示城市问题的根源。实用主义借鉴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实地研究首次引进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过程当中。《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1925年,帕克与伯吉斯、麦肯齐和沃斯合著)帕克和伯吉斯共选择了14个主题,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类本性、人类生态学、人的社会化和集群行为,它规整了1920年代后美国社会学的基本发展方向,其中的“同心圆说”更是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的最初地位。——学术思想2罗伯特·帕克人类生态学把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考察城市中的方方面面问题,近而使单个现象脱离抽象和模糊,以达到具体和显性。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同机体的相似群体在充满竞争、冲突的生态环境下不断适应和同化,最终自然的生活在一起。故城市中无数的人和各种类型但有着明显功能和种族的区域自然联系在一起就是一个很自然的生态过程。帕克通过仔细观察芝加哥后,认为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存在着自己的商业中心地区、住宅区、工业区、卫星城市、贫民窟和移民区的自然生态化的同心圆状城市结构布局。——学术思想2罗伯特·帕克关于种族和移民的研究社会距离自己在心理上迫切地想融入其中,但由于文化上的隔离等原因,实际上却缺乏亲近感。边缘人理论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又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世界的人。边缘人处于劣势、被排斥,具有不稳定性、强大的生命力和反社会倾向等对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移民等人都属于边缘人之列。在芝加哥移民不断涌入的时代,社会无序状态也就自然地伴随于移民过程。——学术思想2罗伯特·帕克同化理论社区是一些或多或少依附其居住地区的人口,这些人口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群体关系中个体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种族关系周期理论族群之间的互动包括四个阶段:相遇、竞争、适应和同化,每个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都是进步。大众传媒帕克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移民与移民报刊。——学术思想2罗伯特·帕克《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学术著作2罗伯特·帕克4罗伯特·帕克与美国社会学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学家—对社会学人才的影响帕克鼓励学生进行关于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的经验性研究。确定社会学的意义——对社会学的影响增强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对芝加哥学派的影响芝加哥学派在帕克的领导下,它既由社会学家所进行,又由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所进行。芝加哥学派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学派,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社会科学的学派。也影响了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哲学和政治学。使移民城市稳步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随着帕克等芝加哥学派学者的研究深入,对贫民窟的的了解逐渐增加,对城市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成长中的城市。确立社会学实用主义的研究方法——注重经验的研究而不是统计数据。帕克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方法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其方法可以从人类学中去学习—田野调查。1932年,即在帕克从芝加哥社会学系退休的前一年,还带着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到北京的天桥去参观“下层社会”,以启发学生能够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学习社会学。帕克与费孝通帕克来华讲学所传授的芝加哥学派的主流思想与实地观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费孝通等早一批的中国社会学者产生了莫大的启迪与鼓舞。4罗伯特·帕克与中国社会学
本文标题:费孝通与帕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7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