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狱中题壁【清】谭嗣同一、初读课文《狱中题壁》《自题小像》1、了解课文的内容。2、扫清障碍要求认识的生字俭臾磐荃轩狱荐节俭、俭朴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磐石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亦用以喻国君:荃察、荃鉴。轩辕监狱牢狱推荐举荐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写作背景•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变法宣告失败。这首诗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后,作者在狱中写的。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词语解释望门投止:在急迫的情况下,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之处。肝胆:诗中指浩然正气。两昆仑:指康有为与作者自己,即所谓一“去”一留。政变前夕,康有为出京,作者拒绝出奔,准备牺牲。望门投止思张俭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诬陷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中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这一句是设想逃亡中的康、梁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忍死须臾待杜根杜根: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证的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未死。隐身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这一句作者以忍死的杜根自比。我自横刀向天笑•即使屠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的,像是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狱中题壁》主要内容: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如高风亮节的杜根一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旺大业。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昂;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03年前后,这个时候是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人民生活异常痛苦的年代。作者鲁迅在1902年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到日本。他一到日本,就积极投入到这一反清爱国革命活动。1903年,他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作者简介•鲁迅[1](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后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灵台”指内心。•“神矢”是古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所持有的神箭,据说他用神箭把男女双方的心射穿就会使二人相爱。•“风雨如磐”比喻祖国灾难深重。。“故园”是东渡日本的鲁迅称代祖国的说法。•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自己对祖国始终怀有无法抗拒的强烈情感,即便祖国已经是风雨飘摇,这种爱国的情怀也不会有丝毫动摇(反而会更加强烈)。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除了指黄帝外,还有一层意思。传说黄帝的母亲附宝是在受到北斗权星感应后生下黄帝的。古人通过观察发现天空的星星都是跟随着北斗七星旋转的,认为轩辕是天的中心。•“荃”是一种芳草,屈原借以喻国君,又与黄帝的地位暗合。•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我将这份热忱告诉祖国的同胞,但同胞们却全无察觉,我愿意牺牲我自己来唤醒同胞的自觉!说说文中你最喜欢那一句诗?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和感情,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两首诗不同的是什么?相同的是什么?
本文标题:狱中题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19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