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六课_求索真理的历程
2018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点概览备考策略(一)实践1.实践的概念2.实践的特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三)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2.真理的具体性3.真理的条件性4.真理和谬误(四)认识过程1.认识的反复性2.认识的无限性1、高考非选择题考查主要集中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等考点上,其他则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结合人类认识自然界、探索太空的具体案例,考查实践的特点、真理的特性等。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考点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认识世界认识世界人们:客观世界: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发生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不是实践。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和结果都是客观的,因而实践不是主观性活动,而是客观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为主体、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1.注意: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特别提示:①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③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蜜蜂筑巢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老师讲课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教育实践2、实践的基本特点p42(1)、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①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客观性主体——人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手段——工具、设备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关于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③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④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2)、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①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电视、空调、网络)②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2、实践的基本特点p42关于主观能动性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③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④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3)、社会历史性①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实践的基本特点p43关于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③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⑷联系: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将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可见:“想一想”:袁隆平的成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C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③实践是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美国)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3、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①生产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变革社会的实践①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②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提示】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具体形式。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知识归纳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基本形式:3、实践的特点: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1)实践是认识的_____。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_。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_____和_____。目的归宿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来源===途径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检验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②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误区警示】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特别提示: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使认识获得了发展,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反对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误区二: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2)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反对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提示: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8).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15年上海卷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A.认识的重要来源B.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类认识的目的D.检验认识的标准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则会阻碍人的实践活动。方法论:树立正确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吃一堑,长一智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下列句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1)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和善于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又要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习内容:什么是真理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的过程1、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真理谬误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考点3:真理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的特征(1).真理的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为什么?•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①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②第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③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启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可能转化为谬误。(2).真理是有条件的2、真理的特征(3).真理是具体的关于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①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六课_求索真理的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0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