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4)
2015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和平县人民医院孙畅心肺复苏的概述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可出现全身抽搐。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渐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4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大量实践证明CPR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心源性猝死者,每分钟大约10%的正相关性: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搏骤停8分钟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2015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基础生命支持(BLS)•2.高级生命支持(ACLS)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正压通气、持续人工循环、给予复苏药物。2015心肺复苏指南-BLS基础生命支持-BLS•1.评估意识、识别心跳、呼吸停止•2.心肺复苏(CPR)(CAB)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3.除颤心肺复苏—BLS(识别)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重呼轻拍,同时快速检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而且即使是受过培训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应立即行CPR。心肺复苏—BLS(识别呼吸停止)2015(新):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看胸廓有无起伏,5-10秒心肺复苏—BLS(识别心脏骤停)判断心脏骤停—脉搏检查:●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动脉。●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即应开始CPR。心肺复苏—BLS(识别心脏骤停)触摸颈动脉搏动1、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心肺复苏—BLS(识别心脏骤停)•未触及动脉搏动则应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并施行CPR!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小结五点:1.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2.心脏机械活动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3.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4.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5.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心肺复苏—BLS(C)C:胸外心脏按压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心肺复苏—BLS(C)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且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S(C)心肺复苏—BLS(C)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头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手法:幼儿:一手手掌下压法。婴儿:环抱、双拇指重叠下压法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法。下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心肺复苏—BLS(C)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标准:1.频率:为100-120次/分钟2.按压幅度:胸骨下陷5-6cm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3.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4.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BLS(C)为确保有效胸外心脏按应做到以下七点: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5-6cm。4)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7)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更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60%。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心肺复苏—BLS(A)A:即开放气道:1.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2.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心肺复苏—BLS(A)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心肺复苏—BLS(B)B:即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1.口对口人工呼吸。2.口对鼻人工呼吸。3.球囊面罩辅助呼吸。心肺复苏—BLS(B)1.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如下:开放气道→捏鼻子→“正常”吸气→口对口→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点:每口吹气持续时间:1.5~2秒。吹气量:10ml/kg,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充气。心肺复苏—BLS(B)2.口对鼻人工呼吸:其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心肺复苏—BLS(B)心肺复苏—BLS(B)3.球囊面罩辅助呼吸:•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3、用右手挤压气囊•面罩吹气时间、频率:每次1.5-2.5秒/次;10-12次/分•吹气量:400-600ml/次(1L球囊1/2-2/3)。心肺复苏—BLS(B)心肺复苏—BLS(D)D:Defibrillation体外电击除颤•室颤•细颤:ECG波形比较细微,心肌颤动无力。•粗颤:ECG呈较高电压的室颤波,波幅较宽大,肉眼可见心肌有粗大蠕动。•电除颤要求•除颤前心肌氧合尽量良好,无显著酸中毒,ECG显示为粗颤最好。•能量•胸内除颤:成人20~60J,小儿5~30J。•胸外除颤:200J(最大360J~400J),小儿2J/kg。电极板(片)放置位置标准位置:一个电极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置于乳头的左侧,电极的中心在腋中线上。电极板放置位置心肺复苏—BLS(D)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操作步骤1.开启开关确认室颤2.涂导电胶,选择非同步3.置电极板、充电4.“你离开、我离开、大家都离开!”5.放电6.立即进行CPR,2分钟后再判断是否除颤成功,以使按压中断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心肺复苏—BLS(D)•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原则最新版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建议进行单次电击,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除颤。心肺复苏—BLS(CAB)CPR时病情的重新评价:1.单人CPR时: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2.双人CPR时: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昏迷程度变浅,出现各种反射。•肢体出现无意识挣扎动作。•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转红润。•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心电图证实恢复窦性心律。心肺复苏-终止指标•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②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散大瞳孔无回缩,确定病人已死亡。(2015)新指南与(2010)旧指南的比较•1.生存链:•AHA将2010年成人五个链环一分为二:生存连一、院外急救体系生存连•二、院内急救体系新指南与旧指南的比较2.几个数字的比较:1)胸外按压频率由2010年的至少100次/min改为100-120次/分钟2)按压深度由2010年的至少5cm改为“5-6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施救步骤-CAB。施救步骤•C.胸外按压。•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新指南与旧指南的比较5)先除颤or先按压:应尽快使用除颤器6)肾上腺素用量用法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8)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9)对于实施了高级气道措施患者,将通气频率设定为:每6秒1次(即10次/分)
本文标题: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0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