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请单击开始载入中de闪罐走罐基本理论知识制作者:马倩倩腰酸?头痛?感冒?吃饭不香?减肥?腰疼?头昏?什么是闪罐、走罐为什么要闪罐、走罐如何闪罐、走罐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相关知识接•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已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方法拔罐的概念拔罐的治疗特点及作用作用:1、排毒祛浊、增强体质2、疏通经络、行气活血3、驱寒除湿、消肿止痛4、反应病候、协助诊断特点:1、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易学易用,疗效显著,使用安全2、罐法多样,取用灵活3、异病同治,重在调整4、缓解疼痛,功效迅捷罐的种类传统罐具:牛角、竹罐、陶罐等罐的种类新型罐具:玻璃罐、抽气吸拔罐等拔罐时体位的选择的原则•拔罐时的体位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在拔罐时,应根据拔罐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其原则是:能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使患者舒适持久;方便术者操作;•1)仰卧位•患者自然平躺于床上,双上肢或平放或放于体侧,下肢自然分开,膝下可垫以软枕。•此体位适用于头面,胸腹,上肢内侧,下肢前面,内外侧部的拔罐治疗。拔罐时体位的选择的原则•2)俯卧位•患者自然俯卧床上,胸前可垫于软枕,踝关节也可垫软枕。•适用于项背腰臀及双下肢后侧的拔罐治疗•3)侧卧位•患者自然侧卧于床,双下肢屈曲,上面的前臂下可垫着软枕。•适用于肩,协肋,膝以及上下肢外侧的拔罐治疗。•4)仰靠座位•即仰面靠坐于手椅上的座位。•适用于前头,面颊,上胸,肩臂,腿膝,足踝等部位的拔罐治疗。•5)俯卧座位•即头部俯伏于椅背上的座位。•适用于头顶,后头,项背等部位的俞穴。拔罐前做好准备(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拔罐操作方法(一)单罐法。单罐法即单罐独用,一般用于治疗病变范围比较局限的疾病。(二)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留置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它可用于拔罐治疗的大部分病症,是最常用的拔罐法。(三)多罐法(神经节段拔罐法)。多罐法即多罐并用,一般用于治疗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的疾病,或敏感反应点较多者,可根据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至10余个。拔罐操作方法(四)闪罐法(病变反射区吸拔法)。闪罐法指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取下,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时为止的拔罐方法,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又称连续闪罐法。此法的兴奋作用较为明显,适用于肌肉痿弱、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中风后遗症等。(五)针罐法。针罐法是针刺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拔罐法。其具体操作也可分为二类:1、留针拔罐法。选定穴位,针刺至得气,运用一定手法,留针于穴区,再在其上拔罐。2、不留针拔罐法。系指针刺后立即去针,或虽留针,但须至取针后,再在该部位拔罐的一种方法。拔罐操作方法(六)走罐法。走罐法又称推罐法、行罐法或旋罐法。操作前先在罐口或吸拔部位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七)血罐法。又称为刺络拔罐或刺血拔罐。刺的时候不宜过深,出血量控制在20毫升左右。(八)平衡罐法,也就是内脏神经调节吸拔法。•(九)指罐法。就是在需要拔罐治疗的穴位或患处先用手指代替针点按穴位(点穴)或点揉患部后再进行拔罐治疗的方法。•(十)发泡罐法。通过延长时间和增大吸拔力量等使罐内产生水泡(皮下充水)而达到治疗目的。•(十一)灸罐法。是将拔罐与艾灸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拔罐操作方法走罐法走罐法走罐,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走罐术是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延伸(单纯)拔罐“吸力”为动态“滑动摩擦力”,即将单罐的负压吸力与走罐时的摩擦力,共为合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皮层。通过掌握走罐的速度、频率、密度(面积),控制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点,有可能达到选择性和增强吸拔的强刺激、弱刺激,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走罐法步骤术前准备1、定位。对患者进行辨证诊断后,按走罐时的体位要求,安排病人合适坐位或卧位,暴露局部皮肤,取穴定位,常规消毒后涂少许液状石蜡油润滑皮肤。2、拔罐。按走罐需要,选择大小合适、罐口光滑的罐具(以透明玻璃罐为佳),消毒后拔罐。走罐法的操作方法1、掌握拔罐吸力。轻吸:拔罐后,罐内皮肤被负压吸收突起约3毫米左右,或采用“中、小号(面积)”火罐吸拔;重吸:罐内皮肤约吸收突起4毫米左右,或采用“大号(面积)”火罐吸拔。2、启动走罐术。术者一手(左)按住罐旁近端皮肤,另一手(右)握住罐具,用力向远端推移,并折返重复移动数次。3、走罐时,应根据患者病情辨别虚实,在结合走罐部位的经络,顺经为补,逆经为泻,辩证施治。4、控制走罐频率。缓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1次;快走:约每秒钟将火罐来回推移2次。5、吸力与频度组合。按临床需要,选择轻吸缓走、轻吸快走、重吸缓走、重吸快走等方法。走罐法的操作方法6、掌握走罐时间。每一组穴位一般按需分别走罐约5~10秒钟。7、密切观察罐痕。按需走罐至局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红色、深红、微紫。8、治则治法。一般以重吸、快走、较长时间、肤色出现深红或微紫程度为强刺激,适用于实证病例,或背腰、四肢部位的走罐;以轻吸、缓走、较短时间、肤色出现淡红或红色为轻刺激,可用于虚证病例,或胸、腹部位的走罐。9、治程安排。急性病症,第一次走罐后,视病情和局部罐痕吸收情况,必要时,可隔12~24小时,或异位另选穴位再行走罐;慢性病症、康复病例,一般间隔3天左右施走罐术一次,3~5天为一疗程,休息两周后可继续施行走罐术。走罐手法1轻吸快推此法主行卫气祛表邪,轻吸是应用小号的火罐、以吸入罐内皮肤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再涂以润滑剂,以每秒钟约30厘米的速度走罐。此法吸附力轻,刺激力量小,主要影响皮部的功能,故以走罐后施术部位或周身汗出时疗效最佳。皮部是经络系统在皮部的分布,卫气循于皮肤之中,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此术对皮肤产生的适宜刺激能够宣行卫气,祛除表邪。应用于外感(多以足太阳皮部为主),皮痹麻木(配合局部施术)等症疗效明显。走罐手法2重吸快推此法主通经脉调气血,重吸是以吸火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8毫米以上,皮肤紫红为度。再于施术皮肤涂以蓖麻油,走罐速度亦为每秒钟30厘米左右。一般腹、背部用大号、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此法吸附力强、刺激力量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皮肤、腧穴影响经脉气血,进而调整脏腑机能。适宜于治疗某些经脉、脏腑失调的疾患。常选背部腧穴或腹部经脉皮肤为主。走罐手法3重吸缓推此法主驱痼冷荣筋肉,重吸后(如前述),用蓖麻油涂肤,经每秒2~3厘米的速度走罐,使皮肤呈紫红色。背腹部选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此术刺激量最大,能够吸拔沉滞于脏腑、经脉之阴寒痼冷从皮肤、腧穴而出,并对局部筋肉有按摩作用,促进气血对筋肉的荣养。走罐部位以督脉,背腧穴和足太阳皮部为主。以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驱除痼冷。走罐的注意事项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2、推罐时,动作缓慢,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有会产生较大的阻力。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禁忌人群白血病,皮肤过敏溃烂部位,大血管心搏动处,五官前后二阴部位,孕妇月经期间神经错乱者,6岁以下儿童。闪罐法•【准备工作】•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用95%乙醇浸润的消毒棉球、镊子、火柴或酒精灯等。•【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择部位。•2.用镊子夹l~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l~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然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视频闪罐法【作用原理】•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的紧、松,反复的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适用于治疗肌萎缩,局部皮肤麻木酸痛或一些较虚弱的病证。【注意事项】•1.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2.以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为度。•3.采用闪火法注意操作时罐口应始终向下,棉球应送人罐底,棉球经过罐口时动作要快,避免罐口反复加热以致烫伤皮肤,操作者应随时掌握罐体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更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印色反映•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操作注意事项•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免风寒侵袭。•操作时避免烧灼罐口,仅防烫伤皮肤。•在应用刺血拔罐时,刺血工具要严密消毒,出血量要适当。眼区及面颊部不宜采用。体质虚弱、贫血、肿瘤患者、出血性疾患,孕妇、月经期不宜采用此法治疗。•在应用走罐时,罐口应光滑,不宜吸拔过紧,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留罐时间不宜太久以免皮肤起泡,如起水泡,先刺破水泡,然后涂95%酒精或龙胆紫。•患者如有晕罐现象,应立即起罐,及时做妥善处理。火罐疗法禁忌症•因全身抽搐、痉挛。•肌肉瘦削或露骨不平及毛发多之处。•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咯血,以及白血病等。•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者。•全身高度浮肿者(水肿病)。•孕妇腰腹部。•皮肤高度过敏者;各种皮肤病及溃疡;施术部位皮肤破损溃烂者;外伤骨折者;或有静脉曲张、癌肿、恶病质、皮肤丧失弹性者。常见病拔罐取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大椎、肺俞、身柱、风门、肺俞、膈俞、膻中。•风疹块:大椎、风门、命门、曲池、委中。•痤疮:肺俞、心俞、胃俞、大肠俞、太阳、曲池。•胃痛:中脘、脾俞、胃俞、梁丘。•腹痛:天枢、中脘、气海。•痛经:气海、中极、关元、肝俞、肾俞、膈俞、三阴交。•关节扭伤及跌仆损伤:局部阿是穴。•减肥:中脘、脾俞、胃俞、梁丘、天枢、中脘、丰隆单击添加大标题Yourtexthankyou谢谢聆听T
本文标题:走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0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