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第十五节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第十五节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一、定义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二、病因(一)气道阻塞性病变(二)肺组织病变(三)肺血管疾病(四)胸廓与胸膜病变(五)神经肌肉疾病三、分类(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Ⅰ型呼衰(缺氧性呼衰):单有缺氧,没有CO2潴留。其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Ⅱ型呼衰(高碳酸性呼衰):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其血气特点是:PaO2<60mmHg,PaCO2>50mmHg。(二)按发病机制分类1、通气性呼衰(又称泵衰竭或中枢性呼衰):由神经、肌肉和胸廓疾病引起,常表现为Ⅱ型呼衰。临床上将呼吸中枢、膈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呼吸肌和胸廓统称为呼吸泵。2、换气性呼衰(又称肺衰竭或周围性呼衰):由肺、气道和肺血管病变引起,常表现为Ⅰ型呼衰。当气道严重阻塞时也可引起Ⅱ型呼衰。(三)按发病急缓分类1、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原有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些突发因素,在短时间内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呼吸衰竭。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症状重。由于机体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代偿,故患者生理、代谢功能紊乱比较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急性呼衰的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ARDS、重症哮喘、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胸部外伤或手术、以及胸腔大量积液或积气等均可导致肺通气或(和)换气功能发生障碍。(2)颅脑疾病:如急性颅内感染、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死)等可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通气功能发生障碍。(3)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及颈椎外伤等可损伤神经-肌肉传导系统,使通气功能发生障碍。2、慢性呼吸衰竭:是在慢性疾病基础上,呼吸功能逐渐损害而发生的呼吸衰竭。其特点是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相对较轻。由于机体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代偿,故生理、代谢功能紊乱不太严重。如在慢性呼衰基础上因并发呼吸道感染或气胸,使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引起严重缺O2和CO2潴留,称为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慢性呼衰的病因:(1)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如COPD、严重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2)胸廓和神经肌肉病变:如胸廓畸形、脊柱结核、胸膜广泛肥厚粘连、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侧索硬化症等。四、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1、肺泡通气不足(hypoventilation)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有效肺泡通气量达到4L/min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与肺泡通气量(VA)和CO2产生量(VC02)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PACO2=O.863×VC02/VA。PAO2和PACO2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曲线PACO2PAO2肺泡通气量(L/min)2、弥散障碍(diffusionabnormality)肺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弥散过程来实现的。影响弥散量的因素很多,包括:(1)弥散面积;(2)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3)气体和血液接触的时间;(4)气体的弥散系数;(5)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6)其它,如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及V/Q比值等。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正常时每分钟的肺泡通气量(V)为4L,流经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流量(Q)为5L,两者之比(V/Q)为0.8。当通气量增大或血流量减小时,V/Q比值>0.8,说明吸入的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充足的气体交换,称为无效腔效应或死腔样通气(deadspace-likeventilation)。当血流量增大或通气量减小时,V/Q比值<0.8,说明流经肺泡的混合静脉血得不到充分氧合而直接流入肺静脉,称为肺内动-静脉样分流或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shunt)。通气>血流正常(V/Q匹配)血流>通气(死腔样通气)(有效气体交换)(肺内动-静脉样分流)通气/血流比例与肺泡气体交换的关系模式图4、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当肺内有动-静脉吻合支开放或动-静脉短路形成时,来自右心的静脉血未经氧合而直接注入肺静脉可导致PaO2降低,这是V/Q失调的一种特殊形式。此时提高吸氧浓度并不能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而且分流量越大,氧疗效果越差。当分流量超过30%时,吸氧几乎无效。5、氧耗量氧耗量增加是加重组织缺O2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可使氧耗量增加。氧耗量增加时机体往往通过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泡通气量来进行代偿,以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分压。氧耗量越大,维持正常肺泡氧分压所需的肺泡通气量就越大。图3不同氧耗量时肺泡通气量与肺泡氧分压的关系(曲线旁数字表示氧耗量ml/min)(二)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肺性脑病(pulmonaryencephalopathy)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对肾功能的影响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6、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五、临床表现(一)呼吸困难(dyspnea)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慢性呼吸衰竭常表现为呼吸费力和呼气延长。急性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晚期病情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而急促。由于呼吸辅助肌活动加强,可出现三凹征,甚至出现胸腹矛盾运动。中枢性呼衰时常表现为呼吸节律的改变,如陈-施呼吸(Cheyne-Stokesrespiration)、比奥呼吸(Biot’srespiration)等。(二)发绀(cyanosis)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0~90%时,口唇、甲床和耳垂等末梢部位即可出现发绀。发绀分为两种类型,由心、肺功能障碍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央性发绀;由末梢循环障碍(如休克)引起的发绀,称为外周性发绀。除缺氧外,发绀还受皮肤色素、心功能状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三)精神神经症状长期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急性严重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不安、昏迷和抽搐等症状。C02潴留时,往往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的现象。此时切忌使用镇静、安眠药,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加重C02潴留,诱发肺性脑病。(四)循环系统表现轻度呼衰患者常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增高;重度呼衰患者可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心脏骤停。慢性呼吸衰竭伴C02潴留时,由于血管扩张,心排量增多,可表现为皮肤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水肿,脉搏洪大而有力和搏动性头痛。(五)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严重呼吸衰竭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和尿素氮一过性升高;个别病例也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此外,缺氧、酸中毒还可引起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甚至发生应激性溃疡。(六)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时常因缺氧和C02潴留,以及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因素而并发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常见的酸碱失衡类型是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呼酸并代碱和呼酸并代酸;严重时也可并发三重酸碱失衡(Tripleacid-barndisorders,TABD)。六、诊断1、动脉血气分析(arterialbloodgasanalysis):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02<60mmHg,PaC02>50mmHg即可诊断呼吸衰竭。在吸氧条件下,如氧合指数(Pa02/Fi02)<300,也可提示呼吸衰竭。2、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有助于判断原发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3、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胸部CT和肺通气/灌注扫描等,对于分析病因、判断病情有一定帮助。4、其他: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清电解质等。七、治疗(一)清除痰液,通畅气道1、清除痰液:2、解除气道痉挛:3、建立人工气道:(二)合理氧疗,纠正缺氧1、氧疗的原则:保证Pa02达到60mmHg以上,或Sa02达到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吸氧浓度。2、吸氧浓度的确定(1)Ⅰ型呼衰的氧疗:Ⅰ型呼衰只有缺氧,没有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是绝对适应症,可给予较高浓度吸氧。但高浓度吸氧(>50%)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氧中毒。一般来说,由弥散障碍所致的缺氧,氧疗效果较好;而由V/Q失调和肺内动-静脉样分流所致的缺氧,氧疗效果较差。(2)Ⅱ型呼衰的氧疗: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由于长期CO2潴留,呼吸中枢对CO2的刺激已不敏感,此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维持,故不能给高浓度吸氧,应给予持续低浓度(<35%))吸氧,使SaO2达到90%左右即可,以免加重CO2潴留,诱发肺性脑病。3、吸氧方法(1)鼻导管或鼻塞吸氧优点是简单、方便,不影响患者咳痰和进食。缺点是吸入氧浓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状态的影响;另外氧流量过高(>7L/min)时对鼻粘膜有一定刺激。鼻导管吸氧时,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为: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2)面罩吸氧优点是吸氧浓度可根据需要调节,相对恒定;而且对鼻粘膜刺激性较小。缺点是影响患者咳痰和进食。(3)呼吸机吸氧优点是吸氧浓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恒定而可靠。缺点是需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痛苦较大。简单面罩一般耗氧量较大(氧流量5~6L/min),吸入氧浓度较高(FiO2可达40%~50%),能提供较好的湿化,适用于缺氧严重而无CO2渚留的患者。如果面罩和贮袋间没有单向活瓣称为部分重复呼吸面罩,如果有单项活瓣,即为无重复呼吸面罩。此时患者只能从贮袋吸入气体,呼气时气体从气孔溢出,而不能再进入贮袋。即氧气经狭窄的孔道进入面罩时,在喷射气流的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的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流入面罩,因输送的孔道有一定的比例,调整面罩的边缝的大小可改变空气与氧的比例,比例的大小决定吸入氧浓度的高低。(三)增加肺泡通气量、减轻CO2潴留1.合理使用呼吸兴奋剂呼吸兴奋剂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从而达到改善通气功能、促进CO2排出的目的。呼吸兴奋剂适用于由呼吸中枢抑制所引起的通气性呼吸衰竭,不适用于由肺炎、肺水肿、肺纤维化等病变引起的换气性呼吸衰竭;对由脑缺氧、脑水肿引起的频繁抽搐者应慎用。呼吸兴奋剂必须在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使用,否则会诱发呼吸肌疲劳,加重CO2潴留。常用呼吸兴奋剂有可拉明(尼可刹米)和洛贝林,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和神志改变。若用药4h~12h不见效,或出现肌肉抽搐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由于可拉明和洛贝林副作用较大,目前在西方国家几乎已被淘汰,而由多沙普仑(doxapram)所取代。2.合理使用机械通气(1)机械通气的作用:①保证肺泡通气量;②改善氧合功能;③减少呼吸作功;④维护心血管功能。(2)机械通气的指征:①严重缺氧和CO2潴留;②痰液多而粘稠;③吞咽、咳嗽发射减弱;④年老体弱,无力咳痰;⑤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⑥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3)机械通气的方法:①有创通气;②无创通气。有创通气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痛苦大,不易接受,且容易继发肺部感染,但通气效能切实可靠;无创通气不需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不易继发感染,但通气效能有限。(4)机械通气的并发症:①通气过度,引起呼吸性碱中毒;②通气不足,加重缺氧和C02潴留;③胸内压增高,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降低;④气道压力过高,引起气压伤,如气胸、纵隔气肿或间质性肺气肿;⑤气管插管或切开时间过长,可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四)病因治疗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很多,故在纠正缺氧和C02潴留的同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从根本上彻底治愈呼吸衰竭。例如,由严重感染所致的者应给积极抗感染治疗;由急性肺栓塞所致的者应给予溶栓、抗凝治疗。(五)防治各种并发症
本文标题:第十五节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1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