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健康课主讲人:葛艳青生活中的误会:1、猜猜我在想什么?2、心理咨询师=垃圾桶3、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都是“有病”4、解决生活问题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心理心理过程:知、情、意人格稳定性:气质、性格、能力心理状态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精神病:转诊)心理不健康心理状态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精神病:转诊)正常与异常的判断三原则(主客观统一、知情意统一、人格稳定)自知力幻觉和妄想主动求医心理不健康的分类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神经症焦虑神经症神经衰弱强迫神经症恐怖神经症疑病神经症抑郁神经症冲突变形冲突常形人格障碍1、偏执性人格障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安家和)2、分裂性人格障碍(王菲的前夫)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4、冲动性人格障碍(张飞、刘奎)5、表演性人格障碍(芙蓉姐姐)6、强迫性人格障碍(诸葛亮)7、焦虑性人格障碍8、依赖性人格障碍心理健康的标准IQ(≠学科成绩)悦纳自我(你是谁?)EQ(EQ:IQ=2)心理符合生理(双面胶中的李亚平)人格完整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适应能力(512)心理问题的原因(一)、生理原因1.生长情况:(1)遗传因素所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2)发育不良、肢体创伤、躯体疾病。(3)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导致自卑。2.年龄因素:(1)青春期自卑、焦虑、抑郁。(2)处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3)更年期考虑更年期缩合征。3.性别因素(二)、社会原因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求助自己的认知。(2)与父母关系、升职下岗、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1)家庭变故、婚姻破裂、丧失亲人、挚友绝交都会造成心理障碍。(2)错误评价、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观念冲突都会引发心理冲突。(3)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司法诉讼等负性生活事件导致心理问题。(三)心因1.心理发育史角度,看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2.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3.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偏见事例4.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5.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思维和部良归因6.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7.有无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8.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某男,32岁,已婚,初中毕业,在某县城做化妆品生意。由妻子陪同前来,自述近来生意亏本,已难为继,有强途末路之感,一个月来睡眠不好,心烦,有时发脾气。夫妻二人经营化妆品已十余年,从厂家现款购得化妆品,转由乡镇经营点代销,售后付款。由于利润空间较大,原来生意不错,赚了些钱。去年购置了一辆面包车,送货取款都很方便,勿需代理商再来提货。夫妻感情好,妻子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家庭方面都是自己的贤内助。7岁的儿子刚上学,也很可爱。不想原来幸福美满的生活被几个浙江人给打乱了。他们来到这个县城推销他们的化妆品,拼命压价,两个月的价格战,已经让我有些承受不了。每年我去代销店看到货架上竞争对手的产品十分畅销,而我的产品都成为滞销品时,心理很不是滋味。特别看到代销人员不像从前那样热情,就联想到我的产品滞销不只是价格问题,也与他们促销不力有关。特别当看到从他们那里退回的产品已近失效期时,想到不能向厂家退货,损失只能由我承担,内心怨恨、气愤,脸色也不好看,常常是弄得双方都不愉快。事后也感觉到很后悔,但是觉得路越走越窄,真不知如何是好。妻子比我乐观,说困难是暂时的,要沉住气。但我总觉被这几个浙江人逼得快破产了。一般心理问题•有因:有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有时: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二个月•有度:A、可控(不良情绪反应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态);B、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低下);C、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与最初事件有关系的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一般资料:男性,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求助者自述:从小喜欢绘画,一心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三个月前,文化课的一次摸底考试语文成绩很糟糕,排在了班里倒数第三名,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差,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从此以后很是焦急,睡眠开始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总是担心语文课考试,后来也害怕英语、历史、政治课考试,越害怕越考不好。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不知道还参加不参加高考。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也在担心文化课考试,觉得画笔很沉重,而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学习效率很差。该求助者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曾经到几家医院看病,各项检查均无异常,有位神经内科专家建议,让他看心理医生,便随母亲来到咨询中心,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他克服对文化课考试的害怕担心。严重心理问题有因:有现实刺激长时:间断或不间断持续2~6个月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不控制: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智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干涉”难以解脱泛化:精神痛苦不仅由最初事件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无器质性病变某女,23岁,大学毕业,待业自述:考大学时因为紧张发挥不好,成绩不理想。当时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复读来年再考;一个是找个大专上。父母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主张上大专,自己虽然想复读,但看到父母的态度就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勉强统一。就读的学校在外省,地处偏僻,条件较差,宿舍里有老鼠,晚上出来活动,扰乱得自己睡不着觉。特别自己睡下铺,总怕老鼠跑到床上骚乱,经常担心害怕彻夜难眠。与同学调换床位,睡到上铺,睡眠有改善。但每天早晨起来要检查床上有无老鼠粪便,总担心老鼠曾经跑到自己床上,弄脏衣服,要经常换洗。一年前毕业回家,开始一个月觉得家里很安全,晚上也能安睡。求职过程不顺利,考虑到和自己只是个大专学历有关,开始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学习遇到困难时,不免想起现在的被动局面都是因为当初父母不能克服困难,做出一些牺牲,让自己复读。同时也认为与自己当时没有坚持复读有关,特别想到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姨家表妹复读后考取了一所理想的大学本科,更加伤心后悔。一天夜间又听到自己房间里出现声音,怀疑老鼠作怪,紧张得一夜没有睡好。次日,检查并无自己房间里有老鼠的证据,但是还不放心,认为院子里和马路上都会有老鼠的踪迹。碰到垃圾箱要远远地绕开走。从外面回到家里反复洗手,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但就是不能控制,否则就很难受。晚上看书时,更时时刻刻地注意有无老鼠活动的声音,失眠、头昏、心慌,学习效率很差,心烦,总想发脾气,对父母态度不好。Xxx,女性,38岁,银行会计怀疑丈夫有外遇,采取查电话、盯梢等手段获得“证据”,后与丈夫大吵大闹,语无伦次并昏过去。被家人送往某精神病医院,按“精神病”治疗一个月,因用药副作用大,要求出院。因为有报复丈夫的念头而接受一个年轻的司机的邀请,与他共同进餐一次,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事,但感到很后悔,觉得不应该那样做。以后再见到他时有些紧张,脸发热,后来逐渐发展到不敢看异性客户,因此感到痛苦,害怕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会发展成“精神病”。xx,汉族,28岁,未婚,大学学历,公司职员,收人中等,经济状况良好。求助者自述:近2个月来总是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洗水果时是多用一点水好,还是少用一点水好”,“削带皮的蔬菜如黄瓜时,是去皮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等等。虽然认为想这些事情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还要想。继而出现洗衣服时总担心洗不干净而反复洗涤,直到自认为洗干净为止,为此耽误了许多时间,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逐渐的脾气变得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火,经常感到疲惫,做事情的兴趣也不如从前,还出现了睡眠不好,经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入睡。故感到很苦恼,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2个多月前,求助者在报纸上偶然看到这样一条报道,现在的许多蔬莱和水果都含有大量的农药,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害,食用前最好多洗几遍或去皮食用。自此,求助者在洗蔬菜和水果时就变得很紧张,总是担心农药去不干净而反复洗,情况逐渐加重而不能自控,甚至只要是洗的东西都要反复洗。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走过街天桥时总想着跳下去,为此感到害怕,尽量避免走过街天桥。由于这些问题的困扰,求助者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影响,但尚能坚持应对,只是感觉苦恼,希望尽快解决,因此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三原则,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严重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个月,未超过3个月。•精神痛苦程度较难以解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心理冲突的内容泛化。•九分评定≦5分1、病程评分2、精神痛苦程度评分3、社会功能评分判定标准短程:3月以下1分轻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照常,轻微妨碍1分3分,排除中程:3月-1年2分中度:自己摆脱不了,须依靠帮助或环境改变2分受损,效率下降,减轻或部分工作,社交尽量避免2分4-5分,疑似长程:1年以上3分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3分受损,完全不能工作,病休或辞职,社交完全回避。3分6分以上,判定神经症三原则,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九分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某男,45岁,已婚,外企工作,因焦虑不安求助。求助者在一家外企驻某市办事处负责,已十余年。老板为美国人,常驻美国,有时来本市。经营业务的内容是在本市组织货源,用集装箱海运到美国销售。前几年生意好做,自己的薪金较高,房子车子都有。妻子做中学教师,夫妻感情好,女儿正在上高中,学习优异。近1年来生意有些难做,老板似有不满之意,但是市场变化很复杂,自己虽然很努力,也不尽人意。逐渐感到生意不会再有起色,忧心忡忡。有时担心货运船只会不会中途沉没,又担心美国老板会突发某种疾病不治身亡。有时想到虽然现在夫妻恩爱,等到将来退休白发苍苍,妻子仍然貌美青年,可能会离婚再嫁,又想到女儿考上大学后要面临工作择业和谈婚论嫁等诸多困难,自己如何能应付得了,头痛、失眠、心慌、胸闷、烦躁,半夜醒来经常一身大汗,坐立不安,吸烟量明显增加。睡不着觉就只好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既影响家人的睡眠,楼下的邻居也有意见,但自己也没有什么更好办法。服用安定有些效果,但又怕长期服用会成瘾依赖。焦虑神经症A、焦虑情绪体验B、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C、运动不安神经衰弱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怒、心情紧张)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A、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B、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C、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毒障碍)某女,23岁,大学毕业,待业自述:考大学时因为紧张发挥不好,成绩不理想。当时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复读来年再考;一个是找个大专上。父母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主张上大专,自己虽然想复读,但看到父母的态度就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勉强统一。就读的学校在外省,地处偏僻,条件较差,宿舍里有老鼠,晚上出来活动,扰乱得自己睡不着觉。特别自己睡下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3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