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冬季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冬季养生保健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冬季是一年四季之一,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6个节气。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气温多在零摄氏度以下。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冬季养生的原则冬季养生贵在养藏、固精、益肾。“冬季养生”的要领《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养生之要: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冬季怎样顺应自然规律(1)晨炼要点——“必待日光”(2)心态要求——“若有所得”(3)饮食安排——“去寒就温”(4)适量运动——“无泄皮肤”(5)应时调摄——“补益肾元”一、穿衣注意避寒保暖。衣着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以温暖舒适为原则。如衣着过于单薄,易感受寒邪;而衣着过于厚重,则腠理开泄,亦易导致寒邪入侵。中老年人更应该注重提高抵御寒冷的能力,外出时要穿暖和些,避免受到寒冷的刺激。冬季要特别注意背部的保暖,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后背正中的脊柱是督脉循行之地,脊柱两旁的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损伤阳气而致腰背疼痛,或使旧痛复发加重;还可能通过脊神经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得病。对原患有过敏性鼻炎、风湿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其重要。老年人冬季最好穿件皮背心或棉背心,护好前胸后背,以平安过冬。注意保护耳、鼻、手、脚等远离心脏的部位。由于寒冷可使人体裸露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相对缓慢,极易发生冻疮。对暴露部位可以涂些护肤油脂,并适当进行按摩,外出时可戴帽子(或耳套)、口罩、手套等,以防寒保暖。有老寒腿患者,应注意腿部的保暖。老寒腿属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蹲立时疼痛加重。患有本病的老人,应注意腿部的保暖。二、饮食冬季饮食宜多温少寒,以保阴潜阳为指导思想。传统养生学将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3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为了御寒保暖,人们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有:素食: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肉桂、辣椒、花椒、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等。肉食:鳝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鸡肉、羊肉、狗肉,等。体质不同进补有别:1·寒性体质的人:症见手足不温、面色黄白、喜热食,可适当食用姜、葱、橘子、鸡肉、牛肉、羊肉、狗肉、酒等;2·热性体质的人:症见手足温暖、面色红赤、喜冷食、尿黄等,可适当食用白菜、西瓜、梨百合、葡萄、萝卜、鸭肉、猪肉、甲鱼等。3·对一般体质的人:冬季宜多食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含优质蛋白的食品,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但须注意燥热之物应适可而止,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4·对皮肤易干燥或出现便秘的人:应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以防皮肤皲裂和便秘。5·冬季素食养生适合于喜欢素食或血脂高的人。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虽有些夸张,却很有道理。萝卜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如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用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用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等等,既简便,又有效。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因粥能补液填精,且水分充足,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除了依据以上进补事项进行冬季滋补外,还应该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进补调配。饮食保健中老年脾胃虚弱的人,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如百合红枣糯米粥滋阴养胃,百合莲子粥润肺益肾,百合杏仁粥祛痰止咳扁豆粥健脾和中,生姜粥御寒止呕,胡桃粥润肌防燥,松仁粥润肺益肠,菊花粥明目养神,山药粥健脾固肠,甘菊枸杞粥滋补肝肾……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粥食用,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目的。传统养生学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冬季养阴补肾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滋补肾阴也应注意选择偏于温性的补益中药,如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等。最好用药膳等药食结合的方式。“食”亦有道应多吃健脾燥湿食物,如薏米。民以食为天,但“食”亦有道。所谓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昭示四季更迭这一自然规律之时,亦彰显饮食之道。中医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应当适应自然规律,饮食方面更是如此。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因人、因地、因时膳食”。比如西瓜具有祛暑、清热、利尿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天食用,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而言,就不宜多吃。除了注意因人、因地膳食之外,还要因时膳食。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冬季北方气候干燥,就应注意补肾养肺润燥。冬季哪些食品可以多食?山药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核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取核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红枣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用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的红枣糯米粥,放入适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肠炎等患者食用。三、中药保健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成药,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的特点,也是冬季进补的较好选择。如肾阴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服用肾气丸、鹿茸膏,气血两虚者服用十全大补丸等都有较好的进补作用。中药养生保健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原则,首先要辨证,再根据具体的证候进行调补,所以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进补。冬季进补应因人而异人参、阿胶等高档的滋补品并非适合所有的进补者,这类补品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要根据身体情况确定进补方法,切勿盲目进补。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中药膏方疗法中医药学将中药传统剂型分为汤、膏、丹、丸、散五大类,其中的膏剂可分为内服和外敷两种。内服膏剂即是膏滋方,简称“膏方”,是根据患者体质不同与病情的需要,选择多种药物组成方剂,并将中药饮片经多次煎熬、去渣,将药汁经微火浓缩,再加入辅料,如饴糖、蜂蜜、阿胶、鹿角胶等收膏,形成稠厚的糊状补膏,以达到补养身体、调理疾病和祛病延年的疗效。自古以来,膏方就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具有其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和服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中医认为,临床多种慢性疾病存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情况,膏方为调补之剂,长于平调阴阳、恢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适合全面调理。中医膏方调理是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的,对病人和亚健康人群,依据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寒热虚实变化,详细辨证,遣方用药,一人一方,体现中医药个体化“治未病”的特色,使寻求养生保健的人们都能享受到规范、适宜的膏方服务。膏方适合下列人群(1)无慢性疾病,但身体虚弱,春秋季节经常感冒者;(2)中青年工作量过大,体力消耗透支过多,难以自身恢复者;(3)中老年人繁忙操劳,体质下降,虽无明显疾病,但常感疲乏困倦,精力下降和睡眠质量下降者;(4)体内有一些慢性疾病已经恢复或虽未治愈,但相对稳定,服用膏方以继续治疗,巩固疗效,改善症状,增强体质;(5)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恢复阶段者,包括肿瘤病人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茶道养生四季有别民间有句老话:“当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茶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饮茶不但是生活中的乐趣,而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其中还蕴藏着深厚的养生文化内涵。不同季节饮什么茶大有讲究。中医学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冬季润燥自制茶现推荐几道保健茶方,根据自身体质的寒热虚实可对应参考选择。1.清燥润肺茶材料:麦冬15g,沙参15g,杏仁10g,桑叶12g,百合20g,雪梨1个功效:养阴清燥、润肺止咳适用:干咳、口干、咽燥、尿黄、便干等。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滤出待用;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与头煎混合。服用时间:分上下午各服1次,每日1剂。2.冬花枇杷茶材料:款冬花12g,枇杷叶15g,蜂蜜适量功效:清燥润肺、化痰止咳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滤出待用,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与头煎混合。服用时间:分上下午各服1次,每日1剂。3.桑菊枇杷茶材料:桑叶15g,菊花20g,枇杷叶20g功效:治疗及预防秋季感冒,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制法:1.头煎清水3碗煎至1碗,滤出待用;2.二煎清水2碗煎至半碗,与头煎混合。服用时间:分上下午各服1次,每日1剂。高血压“茶疗”十法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2.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3.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4.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5.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6.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7.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8.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9.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药。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辅助作用。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10.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3.失眠—喝酸枣仁粥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
本文标题:冬季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7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