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石钟山记》教学案一体化
1《石钟山记》教学案一体化高一语文备课组一、预习指要(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l、归纳积累鼓、殆、何、莫、发五个多义词的义项。2、掌握临、鸣、扣、适、向、识、考7个实词的意义及用法。3、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能力目标1、辨析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掌握其规律。2、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3、背诵课文。德育目标1、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2、领悟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二)、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其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嘉祐二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他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为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为相,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出知杭州。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又得势,苏轼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由英州(现在广东英德)、惠州(现在广东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现在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还,次年病故于常州。谥文忠。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有诗文集《东坡七集》等。(三)、读——想——写1、读一读。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可粗读一遍了解大意,然后深入读疏通字词句。不清楚的或不敢断定的可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也可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但对于自己有疑之处一定不要忘了做一些便于自己听课、复习的符号噢!2、想一想。①同是游记,《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有何异同呢?②文章阐明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呢?又是如何得出的呢?③苏轼在本文中的见解你是如何看的呢?能简要的说说理由吗?最好与同学交流一下。3、写一写。读完本文,你也许会为文中优美的语句而赞叹不已,你也许会为作者的有疑必察的精神而敬佩不止,你也许会为作者独出心裁的构思而心动涟漪……有这样好的文章,有这样的感动,有这样的情致,何不挥毫潇洒一次,“谁与天公试比高”,大胆点说:“我”。二、课堂导学第一课时(一)、读一读1、默读第一段,巩固预习成果。2、朗读第一段,注意字词读音与句子断句。2(二)、想一想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3.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的?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的?(三)、写一写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今以钟磬.()置水中桴.()止响腾,余韵徐歇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释义: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3、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作解释: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此独以钟名,何哉4、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郦元以为下临深潭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扣而聆之自以为得之矣(四)、背一背。背诵时可先将要背之内容分解,等分解的内容熟后,再将其组合,这样可能会轻松点。如本段就可以这样去设计背诵:1、引用《水经》中的那一句话是什么?2、郦道元是怎么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的?人们对他的观点的态度是什么?又用何办法反驳的?3、李渤又是怎么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的?作者对他的观点的态度是什么?又用何办法反驳的?第二课时第一部分:(一)、读一读1、背读第一段,巩固学习成果。2、朗读第二段,注意字词读音与句子断句。(二)、想一想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三)、写一写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或曰此鹳.鹤()也噌吰..()如钟鼓不绝则山上皆石穴罅.()有窾坎镗鞳..()之声汝识.()之乎周景王之无射.()也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释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余固.笑而不信也森然..欲搏人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笑谓迈曰3、请找出下列句子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不同的词语并作解释:空中而多窍将入港口此世所以不传也自以为得其实4、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而大声发于水上空中而多窍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古之人不余欺也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四)、背一背。同学们,除了上一课教给你们的背诵方法外,你们有没有更好的背诵方法?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最佳背诵法,何不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也许真的山外有山呢?第二部分:(一)、读一读1、朗读第三段,注意字词读音与句子断句。2、结合注释再小声读一遍。(二)、想一想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三)、写一写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释义:而臆断..其有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盖.叹郦元之简2、找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作解释:事不目见耳闻而言之不详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四)、背一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背诵之法怎么样?不知道?还不赶快试试!三、练习捷径(一)、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E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1.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D莅临指导2.A是说也,人常疑之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C觉今是日昨非D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3.A得双石于潭上B此余之所得也得C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D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A因得关所谓石钟者B因笑谓迈曰因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事出有因5、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焉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D语焉不详E且焉置土石6、A余固笑而不信也B固已怪之矣固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D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E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7、A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B与向之噌吰者相应C则将焉用彼相矣相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E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F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A自以为得其实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实其实百倍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9、A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B噌吰如钟鼓不绝绝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2.余固笑而不信也3.至莫夜月明4.汝识之乎?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7.长乐王回深父8.暴秦之欲无厌四、探究集锦(一)读一读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人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四石钟山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石钟山位于鄱阳湖人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5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记载1.李渤《辨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歌(应为“欹(qì)”之误,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钢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抱(应为“袍”之误)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这)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修订)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据《文苑英华》卷八三三)2.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始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纵观咸阳,千门万户。人其中,若献深珊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莫可辨择,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历险,未有若是奇者矣。夫音固由寂以出,苟实其中,亦复暗然。故钟之制,甬则震,弇则郁,是石钟者,中虚外寂为之也。东坡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今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考察对
本文标题:《石钟山记》教学案一体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7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