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经济史第十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发展条件与战略
第十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发展条件与战略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环境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近代以来的中国饱经战乱之苦,这对本不发达的经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直到1949年,中国仍然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其政治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1933年工农业总产值249.5亿元,其中属于近代工业的产值仅占12.4%。(二)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1947年上海天津的工厂数占全部工厂的63%,工人的61%。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三)政治分裂导致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四)长期战乱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粮、棉、煤炭及发电量较1936年低20-50%。二、新民主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一)建国初期的经济政策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四个革命阶级长期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结果。因此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建设纲领,它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1949年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新中国经济纲领和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提出:(1)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2)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这一部分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4)要引导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必须组织中央、省、县、区、乡的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和合作社的领导机关。(5)对外贸易采取统制政策。七届二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基本政策。由于上述政策包括了四个方面:即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八个对象:即公方(指党、国家和集体)、私方(指私营经济和个人利益)、工人、资本家、城市、乡村、国内、国外,因此又被简称为“四面八方”政策。1949年9月,它被写入《共同纲领》,在建国前后的城市接管、恢复发展生产、建立新经济制度和新型对外经济关系方面,都起着指导作用。根据七届二中全会的思想和《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是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其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政策为:(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新中国的经济主要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组成。(2)对上述五种经济成份,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是: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应得到优先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利用、限制和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即鼓励和扶持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限制和改造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对个体经济,则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其发展经济,走向共同富裕。即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上述五种经济成分,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3)在产业政策方面,鉴于中国的经济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实行国家统制对外贸易;实行“节制资本”政策,即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由国家经营或控制。(二)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而采取的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随着政权的更替,将其转化成为了新中国国营经济的物质基础。2.调控私营经济。宏观上加强了利用、限制、改造;微观上重新确立了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3.推动土地改革。通过强大的政府力量,采用经济上无偿没收地主富农土地财产实现了高度平均的“耕者有其田”。土改的负面影响在于铲除了农村中的现代经济成分,并且使许多人不敢发家致富。4.区别对待外资(1)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共建合资企业。(2)逐步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三、建国之初的国际环境(一)雅尔塔体制、两大阵营及影响。二战结束后,国际上形成了苏美两大阵营。由于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迫使中国共产党全力争取苏联的支持。(二)朝鲜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导致了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公开武装对抗。并产生了此后二十多年西方对中国经济上的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和封锁。第二节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一、发展战略选择的可能性与多元性工业化是目标。围绕着怎样实行工业化有了重工业优先论、轻工业优先论、乡镇企业优先论。但最终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1.赶超战略的历史渊源。首先是出自于对国际因素和国家安全与统一问题的考虑。“战争就是拼钢铁”。其次是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示范效应。再次是重工业的落后成为制约其他产业发展的瓶颈。2.赶超战略在中国实践的制度:1)通过“统收统支”的金融管理体制把有限的资金优先安排到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实现资金配置与发展战略目标和低利率政策的衔接;2)建立与低汇率政策相配套的高度集中的外汇外贸管理体制,实行国家对外贸的垄断;3)建立高度集中,按计划运行的物资管理体制;4)建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确保在低价统购派购条件下农民仍然能把资源投入到国家工业化所需的农产品生产中去,使国家能够用行政力量控制农业生产。通过公私合营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最终形成。3.赶超战略绩效分析推行赶超战略的成果是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工业经济体系。然而,推行该战略的过程却步履维艰,所付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1)由于人为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使经济结构遭到严重扭曲,由此丧失了本来可以达到的更快的增长速度。2)低下的微观经济效率。4.赶超战略的失败原因赶超战略不能导致经济发展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压抑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这直接表现在相对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导致宏观层次上产业结构的高度扭曲以及微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第三节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之所以会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主革命所导政的巨大经济变革密切相关。当然,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是在当时短缺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环境之下实施的,实施又导致了经济的紧运行。这就必然导致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强化和手段制度化,从而最终导致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施(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后,农村再度出现两极分化。为了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最先采取了互助组的形式,并逐渐过渡到合作社,按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分红。再进一步将生产资料收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的人民公社制度。(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利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三)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小商小贩和城镇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通过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农业方面,全国有54000个人民公社,1.7亿户,8亿人口,3亿劳动力,2093个国营农场。农村私营经济基本绝迹。在工业方面:国营占81%,集体占19%,商业方面,全民占90.5%,集体占7.4%,个体占0.1%。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占2%。全民职工7451万人,占78.4%,集体2048万人,占21.6%。二、中共领导人对当时经济体制的认识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周恩来“反冒进”及《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3.陈云“三主体三补充”思想4.李富春与计划分级管理的建议5.薄一波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思想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史第十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发展条件与战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7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