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
1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1)时间2011年8月31日地点汇报室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参加人111222333333主持人333中心发言人333备课内容第一单元除法单元课时划分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2课时2.练习一………………………1课时3.三位数除以两位的笔算(含练习二)………………4课时4.练习三…………………2课时5.复习…………………2课时单元教学目标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⒉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进一步加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⒊使学生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乘、除口算的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口算。⒋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已有的计算解决问题睥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每课教学目标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2、结合口算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进行整十数或者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3、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4、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三位数除以整十数2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学会估计商的大致范围;2、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关系,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练习二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⒉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⒉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⒊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练习三⒈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计算后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⒉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⒊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复习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正确地笔算。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3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笔算整十数除三位数、估算商是多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突出整十数除三位数在本单元中承前启后的地位。2.“两位数除三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地安排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帮助学生突破试商的难点。教学难点:掌握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每课教学重点难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重点: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难点: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练习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重点: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理解和掌握乘除法中的一些运算规律。练习三把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以及书写格式,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研究过程及思路详记444: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课件:老师在领取作业本的情境。二、探索口算方法1.教学例1。(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4提问:从画面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领取了60本数学作业本,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能打成几包?)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60÷20=(2)小组交流、探究口算方法。师: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口算后小组内交流。(3)小组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随机板书。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应重点理解商的书写位置。教材先教学口算60÷20,在知道商3后,让学生学习用竖式计算。由于学生已经知道商是3,因此会把3写在商的个位上。这里,口算为笔算服务,口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这个问题后,教材第一次出现了答语,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结果和完整的过程有更明确的意识。教师应告诉学生,今后解决问题时要写出答句。111:先口算或者先估算,然后教学竖式计算,有利于学生理解商的位置。第1页的例题第一次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先让学生口算60÷20,在知道商是3以后再用竖式计算。“试一试”中96÷20的被除数是非整十的两位数,而且有余数,教材用填方框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150÷30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把“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作为主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迈好第一步。由于笔算60÷20和96÷20、150÷30时学生已经知道商是几,所以容易理解“要写在商的个位上”的道理。222:第1页例题是几十除以几十,且没有余数,教材完整呈现了竖式。“试一试”中一道题是几十几除以几十且有余数,另一道题是几百几十除以几十。教材让学生在变式情境中应用例题里学到的方5法,并且在竖式计算后提示学生“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333:“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非整十的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材给出了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商的书写方法。教学时还要让学生通过验算,对自己的计算加以确认。4.尝试计算并验算96÷20、150÷30。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讨论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商的书写位置。重点讨论:150÷30的商为什么也要写在商的个位上?(2)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3)注意通过验算确认自己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小结: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交流总结了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四、巩固训练1.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在课本上独立做题,再全班集体订正。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2.做“想想做做”第4题。(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2)提问: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多少?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成“时”应该怎样想?三、评价鼓励,全课小结谈话: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四、巩固训练1.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在课本上独立做题,再全班集体订正。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2.做“想想做做”第4题。(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2)提问: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多少?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6成“时”应该怎样想?222:在练习一中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学生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经常发生两种错误:一是说不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二是直接写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有困难。练习一安排了针对性的练习:第5页第2题,让学生先说出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商,再计算。第5题安排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333: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应突出对计算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的理解。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果商是两位数,计算步骤相对复杂。体现在:要先判断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以除数够不够除;在第一次除后还有余数,需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计算时,要理解每次商的书写位置。教学第3页的例题,要注意几点:①让估算和笔算相互促进。在列出算式420÷30后,教材呈现了三种估算的情况,其中第三种可以看作是对前两种估算结果的提升和概括。如果学生估计有困难,可以设计台阶:分给10个班够吗?20个班呢?在确定商的书写位置时要利用估算的结果加以解释。②把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除法分几步进行?先把被除数的哪部分除以30,商写在哪里?然后把什么除以30,商写在哪里?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确:这样的计算分两步进行;“1”要写在商的十位上;要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③通过验算,对计算结果加以确认。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后验算的良好习惯,形成对探索的结果自觉反思的意识。教学第3页的“试一试”,重点在“比较”。比较内容:商的位数,位数不同的原因。比较目的: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把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上升到理性的层面,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的过程,初步总结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过程。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物体能够吸引他们去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7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2)时间2011年9月13日地点汇报室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参加人111222333333主持人111中心发言人111备课内容第二单元角单元课时划分1.角的认识和度量………………………3课时2.角的分类………………………2课时3.练习四……………………1课时4.怎样滚得远…………………1课时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2、使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计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和60度的角。3、使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每课教学目标角的认识和度量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⒉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⒊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⒌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8角的分类⒈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⒉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练习四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各自的特点2、熟悉掌握角的测量方法以及角的分类。3、通过折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滚得远l、让学生参与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实验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让学生感受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的角每课教学重点难点角的认识和度量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7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