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从自由意志观解读弥尔顿《失乐园》中人文主义思想论文
从自由意志观解读弥尔顿《失乐园》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摘要本文从自由意志的角度,分析解释了弥尔顿《失乐园》中的人文主义,即人类的自由意志与上帝所代表的理性之间的调和关系,以及撒旦违背上帝的意旨从反叛的英雄堕落到恶魔的过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而阐明了弥尔顿的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独有的理性与信仰能力,肯定了人自身固有的主动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并警示了人性的幽暗,即失去理性的指引而任由自由意志泛滥必将导致堕落,由此揭示了《失乐园》人文主义主题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约翰·弥尔顿《失乐园》人文主义自由意志理性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是英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作为文艺复兴末期的殿将,弥尔顿的思想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人文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定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推崇自立、理性的精神,认为人有能力发现自身和外界一切真实、正确和美好的东西,理性是根本,追求幸福生活是终极目标。弥尔顿生活在那场震动世界的英国的大革命时期,他积极地投身于反封建的革命中,将人文主义思想付诸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他反对以“神”为宇宙为中心的神本主义,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以“人”为中心,主张将重心从神的世界转向世俗的人的世界,将人视为万事万物的中心和出发点。弥尔顿一生都在宣扬和歌颂人类的自由,并为了人类的自由倾其毕生的精力。而自由在他那里说到底就是意志的自由。自由意志(freewill)是一个哲学信条,是相信人类能选择自己行为的信念,是人类灵魂本质的产物。它认为,我们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哲学家哈里·弗兰克福说,“人这一概念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拥有意志”。他认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所独有的特征在于人不仅仅有欲求的能力,更有形成意志的能力。弥尔顿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力作就是《失乐园》,《失乐园》中的人文主义可以说最突出地表现在作者关于人的自由意志与理性的观点。二《失乐园》中人类的自由意志弥尔顿崇尚理性、自由,企求信仰与理性和谐一体。因此,他的自由意志观有其丰富的宗教和人文主义的内涵,这点在《失乐园》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全诗中,充满了他对自由的倡导、人的价值的肯定、人类选择权利的尊重。弥尔顿认为上帝造人的本意是使每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切方面,尤其是在选择上,充分地使用其最高的智能;而对于理性的信仰,使他断言上帝是至高无上,是理性的上帝,无论天使或人类违背理性(自然法则)就要受到惩罚,只有遵循它,人类才能找到真正的乐园,并启示人们:自由意志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中按照正确的理性行事,才能使人类由堕落而获得拯救和新生。这一主张在其诗作《失乐园》开篇部分已彰显:“阐明永恒的天理,向世人展示天道之公正”(asserteternalprovidence,/andjustifythewaysofgodtomen)。弥尔顿借用《圣经》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作为《失乐园》的主角,让其成为一条纽带连接了《圣经》与《失乐园》,使这部诗歌有了更多宗教的人文主义的意义。《失乐园》中的两条主要的情节线,一是人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了违背上帝(理性)的选择,受到诱惑从而堕落;另外一条线是神降罪人类和圣子拯救人类。在第一条线中,弥尔顿在《失乐园》的第一、第二卷中,描写了以撒旦为首的集团因战败被打入了地狱,为了向上帝复仇决定去上帝所创造的新世界中诱惑人类,以毁灭他们的新世界。第三卷转到了天堂,上帝已看清撒旦在向伊甸园逼近,预见了撒旦诱惑人类终将成功,人类将因此而受到处分,并制定了圣子救赎人类的计划。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以预知未来,因此对于撒旦的野心及引诱计划,人类经不起诱惑而偷吃禁果,全在掌握之中。弥尔顿极为仔细地表明了这点,上帝虽然提前知道了此事,但是并没有干涉人类的选择,而是给予了人类充分的自由,让人类自主的选择是否吃禁果。强调了他们是在没有丝毫外力的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地做出的选择。所以说,弥尔顿是借上帝之口表达了对人类自由意志的尊重,充分地享有自由。在第九卷中,夏娃受到诱惑偷吃了禁果,弥尔顿精细地描写了亚当得知此事后的大量内心独白,就是为了显示亚当为了爱情如何自由地做出选择。第十和第十一卷则重点描写了人在悲苦的境地中决心向神悔罪,并最终得到拯救。弥尔顿再次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即使获罪也依然能有赎罪的机会,并相信人类在全面地接触并了解所有的善与恶、真与假、对与错后,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回顾在第三卷上帝与圣子的谈话中,上帝反复强调了自由这个词,上帝说:“人不会完全堕落,愿者可以自救,不过挽救不是出于他的意愿,而是由于我所自由给予的恩惠。”全诗从一开始人类在伊甸园快乐地生活,然后受到外界诱惑偷吃了禁果,经历了苦难选择向上帝悔罪,到时最后获得圣子的拯救,都是由人类自由意志这条无形的线所联结起来的。从神的降罪和拯救人类这条线来看,弥尔顿强调了上帝所代表的理性,上帝是理性的化身(godofreason)。人在上帝理性之光的指引下,拥有自由的意志。而欲望冲决理智的堤防则只会带来如魔怪世界般的人生灾难。在第四卷中,亚当和夏娃希望能“和神一样知道善和恶”,于是违背神的命令偷吃了禁果,暴露了人性的弱点——骄傲、野心、欲望,一旦受到邪恶势力的引诱,就会导致堕落。弥尔顿说过:“上帝给了他(指人)理性,给了他选择的自由,因为理性就是选择”。弥尔顿在全诗中倾注了他对自由意志与理性选择的思想,借用圣经题材象征性地表达了理性指引性的自由必将为人类恢复乐园,而欲念冲决理智则是人类灾难之根源的人生哲学。在诗歌中,弥尔顿不断强调:人类作为上帝的造物是不完美且最终走向堕落的;这种罪的倾向表明了人类本来就处于罪中,而非从无罪出发而堕入罪;将罪的根源追溯到人本身,并笃信上帝,人类才能具有甄别善恶的能力以及理性的力量,得以救赎和重生——超越自我。《失乐园》所展示出人类的自由意志的瑰丽的同时,也强调了人类“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或受野心驱使而行事,只有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现实的诱惑,坚定地遵从上帝(理性)的旨意,才能达到真正和上帝精神融为一体的精神乐园”。三《失乐园》中的撒旦与自由意志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撒旦的形象,把撒旦写得有声有色。在史诗的前两卷中,我们看到的是闪耀着英雄光辉的撒旦形象发出了革命者般的豪言壮语,“我们损失了什么?并非什么都丢失:不挠的意志,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宁可在地狱为王,也不愿在天上称臣。”在他的号召下,军威得以重振,队伍整装待发,“那时,号角、喇叭齐声奏响,所有官员高声呐喊,那声音振裂地狱的苍穹”,一个英武壮烈,有勇有谋的英雄跃然纸上。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这样说,“弥尔顿写到天使和上帝时,感到缩手缩脚,写到恶魔和地狱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但笔者认为,《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仍然沿袭了《圣经》中撒旦人物的本质,对撒旦形象的重新塑造,包涵了如下三层意思:其一,在史诗的前两卷中,将撒旦塑造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是对撒旦形象的“扬”,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自由意志权利的充分肯定,追求自由是值得称颂的,对撒旦不屈的斗志描写得入木三分,这其中也暗含了弥尔顿的革命精神。其二,前者的“扬”是为从第三卷开始的“抑”做铺垫,从第三卷开始,诗人的笔峰陡转直下,撒旦的形象开始变得猥琐,当描写撒旦化身为蛇用诡计来诱惑夏娃时,诗人用到这样的字眼,“像小偷一样想要接近她”,“谄媚的舔着她所踏过的泥土”;从外表上,英雄的形象消失了,撒旦从一个伟岸的天使统将变成了一个卑鄙的窥视者,一只丑陋的蟾蜍,一条令人生恶的蛇,叹息着“不久前还与天天帝并座,如今却要蜷缩在爬虫体内,和畜生的粘液相混”,最后在火海中“满嘴嚼着苦灰”,与之前体态魁伟的英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滥用自由意志的警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旦超越了理性的约束,终将受到惩罚,带来悲惨的后果。弥尔顿曾说过:“谁侵犯他人的自由,自己便首先失去自由,变成一个奴隶”。撒旦从本质上彻底地堕落是源自于对于他人的诱惑,即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干扰和阻挠,为了个人自私的欲望,而妄图毁灭他人。因此,撒旦面临的只有永恒的地狱。其三,对撒旦从扬到抑的描写切合了《失乐园》人文的主题,撒旦形象的变化反衬出只有人类才是宇宙万物中的真正英雄。综上所述,撒旦是弥尔顿笔下关于自由意志的反面教材,警示了人性的幽暗,不能任由欲望的洪水泛滥,冲决理智的堤岸。否则,只能导致堕落,面临无边的苦海。四《失乐园》中的自由观的人文主义进步意义17世纪的英国是个伟大而动荡的世纪,正是在这种思想、政治、宗教错综复杂的历史变革时期催生了弥尔顿的《失乐园》。诗歌借鉴了《圣经》的故事,强调上帝是理性的化身,而弥尔顿的自由意志观则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类的理性的光芒置于《圣经》之上,成为18世纪启蒙思想的先驱。《失乐园》贯穿始终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崇尚人类充分享有自由权利经验和理性。史诗中处处表现出弥尔顿的人文主义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亚当和夏娃爱情的歌颂,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而这也正是文艺复兴精神之根本所在。同时,诗歌在客观上反对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统治,反对神权对人的统治及宗教神学对人类的禁锢,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推进了资本主义的革命进程,加速了中世纪的瓦解。五结语《失乐园》是弥尔顿最杰出的作品,被后人称为“用英语所写的最伟大的史诗”,三个多世纪以来,始终在文学的殿堂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是弥尔顿酝酿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积蓄了一生的丰富的政治、宗教斗争的经验、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创造而成的鸿篇巨著。人文主义精神让他把关爱人类作为他精神的乐园。《失乐园》把弥尔顿身上人文主义思想充分展示给了读者,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独有的理性与信仰能力,肯定了人自身固有的主动追求至高精神的行为,同时也给人性的幽暗面做出了警示。诗作深刻揭示了人类精神层面的本质及浩瀚的心灵宇宙,成为人之灵魂的伟大史诗。注: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资助项目“论弥尔顿《失乐园》的人文主义”。参考文献:[1]harry,frankfurt,“freedomofthewillandtheconceptofaperson”inthejournalofphilosophy,1971.[2]弥尔顿,朱维之译:《失乐园》,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3]milton,john.‘areopagitica’[c].m.h.abrams,etal.eds.,thenortonanthologyofenglishliterature[m],3rded.,vol.i.newyork:norton,1974.[4]danielson,dennis.‘thefallandmilton’stheodicy’[c],inthecambridgecompaniontomilton[m],ed.dennisdanielson,shanghai:sflep.,2000.[5]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殷宝书:《弥尔顿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7]安妮特·鲁宾斯坦,陈安全等译:《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上)——从莎士比亚到奥斯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作者简介:赵娟,女,1977—,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标题:从自由意志观解读弥尔顿《失乐园》中人文主义思想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28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