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社会问题以下是否是社会问题?1、个人困境2、就业性别歧视3、因贫困和就业压力而弃考4、母猪下崽请客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的界定(一)社会问题的含义及构成要素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出现障碍,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它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专指各种社会病态。广义:指凡是导致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出现障碍的问题。我国当代社会学家大都持广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要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否构成社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社会问题是社会结构或功能的失调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称作是社会问题,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好,也有时把某一领域中的话题称作是“问题”,把“问题”与“课题”、“难题”等混同使用。而这些都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社会学中的社会问题必须涉及到社会的结构性或功能失调,因为只有这种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失调才能直接关涉到社会的运行,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进步产生影响。如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人,在我们中国就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偏低;人口结构(年龄、性别、职业、城乡、文化等)与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协调。由此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进步产生影响。2、社会问题必须是社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公共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果这种问题仅仅是个人或部分人的遭遇,而不是全社会或大多数成员共同的遭遇,那就不成为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必须是社会普遍存在的,涉及全体或大多数成员和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影响了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正常社会生活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如就业问题,重庆万人弃考只因贫困与就业难;零工资就业致吉林一导游精神压抑而砍伤游客。3、社会问题必然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负作用。社会问题不仅会对社会成员的生活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必须是对整个社会的运行产生威胁的问题(如犯罪)。如果一种社会现象使相当一部分人当前的生活或利益受到影响,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却并没有什么危害,那么这种现象就不成其为社会问题。比如,我们的体制改革起初必然影响到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使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但却是对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关系的理顺,对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它不仅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反而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4、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运用社会力量。由于社会问题的起因一般是社会性的,并且社会问题的后果也是社会性的,不仅影响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而且对整个社会运行造成危害,因而,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必然是社会性的,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解决。(二)社会问题的特征1、普遍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是指社会问题无所不在(空间上的普遍性,即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无时不有(时间上的普遍性,即社会问题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对社会成员的影响是普遍的。2、复杂性。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是指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具有复杂性质。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1)多因性。即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形成,往往不是某个原因引起的,而是诸多原因复杂组合的结果。例如贫穷问题(资金短缺、交通落后、人才缺乏、观念保守、信息封塞、体制抑制等等;谈谈自己的家乡是否贫穷?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何走出贫困?)。(2)影响的广泛性。社会某一个领域出现问题,总是迅速向其他领域渗透,造成广泛的消极影响。根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分析,人口剧增将对社会22个方面产生影响。可概括为:政治、经济、社会类(影响人均国民收入,带来严重就业压力等);生态类(导致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引起生态恶化、能源危机等);医疗健康类(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陕西神木,全民医疗能走多远?)。(3)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上的综合性。要解决社会问题,决不是一两个部门或一个政策一个口号就能办得了的,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如城乡差距问题。3、时代性。社会问题的时代性主要是指在不同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下,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性质各不相同。第一,特定的社会问题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有些社会现象此时成为社会问题,彼时就不一定成为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人肉搜索问题;环境恶化问题等。第二,同一类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有不同形态的表现,而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如人口问题,在中国古代,人口不足——鼓励生育——多子多福;现代,人口膨胀——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再如近年《社会蓝皮书》提出的首要问题2009年:饭碗钱袋。就业和收入将最受关注2008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成了民众普遍的切肤之痛2007年:看病难。医疗成第二大家庭消费2006年: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到18倍4、空间性。社会问题的空间性表现为在不同地区、民族或社会里,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性质各不相同。社科院2009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8年全国社会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物价、看病、收入差距和失业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城镇和农村居民由于利害关系不同,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有显著差异。城镇居民关注“就业失业”和“住房价格过高”,把它们列为最要紧事务的人数远远超过农村。而在农村居民看来,“看病难看病贵”则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他们还认为,“城乡差距”是主要的社会问题。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的公众对“住房价格”、“环境污染”和“社会治安”等矛盾的关注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居民认为“养老保障”很值得担心;西部地区的人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和“收入差距大”让人非常担忧。二、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视角(一)社会病理学认为社会就像一个生物有机体,而社会问题就是这个生物有机体的病态现象,必须按照病理学给予诊断和矫正。(二)社会解组论社会解组论把注意的重点由人转向社会规则,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由社会变迁而“失去规则”和“乱了规矩”。(三)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价值冲突,社会冲突的本质是人们的价值观及实际利益不同。(四)偏差行为理论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平等,使得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的途径可以顺利达到目标,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合法的途径,只好铤而走险,参与偏差行为。(五)标签论标签论偏重于问题的主观认定过程,认为社会问题往往是因为社会按既定标准给某些人贴上“越轨者”,“麻烦制造者”的标签,使其受到社会歧视而导致大问题,大麻烦的自我形成。(六)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即采取的是主观主义的立场,“谁”“为什么”把此问题界定为社会问题完全是人设计的。如“同性恋”。(七)批判理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完全是由统治阶级或政治权力和其他强权一手造成的,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第二节若干社会问题分析一位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放羊......1、此对话反映了什么?2、此种思维方式会导致什么?一、贫困问题(一)、贫困的含义与类型1、贫困的含义:从抽象意义上说,一般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生存资源、发展资源等),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狭义:指人们缺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造成生活困难的状态;广义:不仅包括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等因素,比如文化教育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和人口预期寿命。贫困标准:世界银行建议将日均生活消费低于1美元的人口看做贫困人口,年均低于275美元,则称为赤贫人口。2、贫困的类型(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收入不足以维持人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的状态。而相对贫困则是指低于社会一般生活水平的贫困状态。(即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却不能满足人的教育、社交、卫生健康以及文化需要。)(2)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长期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无法摆脱或不愿摆脱贫困地位的一种情形。暂时贫困指在特定时期内陷于贫困的状况。(3)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制度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如一段时期我国形成的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西部;重经济轻社会等的倾斜政策。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给的相对缺乏,贫困人群相对集中。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二)关于贫困的理论1、个体主义观点。此观点将贫困的原因归咎于个人,认为任何人都有同样的、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发展的机会,如果一个人陷于贫困,那肯定是由于个人的原因(个人经济上的失败、遗传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不良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等)。2、结构主义理论。(1)功能论:认为贫困是所有社会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普遍存在证明了其自身的合理性,即它对社会系统一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运行的某种需要。因此,反贫困不仅不是必须的,而且也很难奏效。(2)冲突论:认为社会中的贫困现象主要是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结果。因此,反贫困的重点在于调整社会资源分配,特别是权力资源的分配,通过各种组织与制度创新,增进穷人的权利,从而使其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经济机会,维护和获取正当利益,摆脱贫困状况。(3)转型论:转型论主要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认为特定的社会转型过程也可以改变贫困者的构成,“制造”新的贫困阶层。如当前中国城市中部分人员因失业、下岗而陷于贫困的现象,正是经济结构转型的结果之一。3、建构主义的观点。建构主义对于上述几种观点把贫困看做一种客观事实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如何界定贫困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如何理解“什么是合理的社会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的”等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则受到文化、宗教、阶级、性别等因素的影响,甚至牵涉到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等问题。他们批评现有对于贫困的理解具有单一化的倾向,认为现有确立贫困标准的方法,实际上是将发达国家或富裕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强加给落后地区或经济条件不足的阶层,简单否定了这些地区或阶层所积累的知识、习惯、信仰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期望,并进一步造成了所谓贫困地区或贫困阶层的自我否定,使他们失去了对于自身生活的自持与自信,只能转而追求单方面的物质改善,并认同物质缺乏即为“贫困”,物质满足即为“富裕”或幸福。因此,建构主义呼吁对现有贫困研究进行反思,主张深入解析贫困问题的界定过程及其影响,并倡导行动取向的研究策略。4、贫困文化论。此观点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因此,要消灭贫困,不能仅在物质上帮助穷人,还需要彻底改造其贫困文化。贫困者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生活、去发展,他们总是向往着一种与他们自己的目标与价值观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如果我们无视贫困者的思想、“发展观”,只是盲目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制度;如果这些人民自身还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和技术的人,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进行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英格尔斯(AlexInkeles)的这句名言除了讥讽贫困者以外,同时也警告了那些无视贫困者文化的热情的发展经济学家或现代化改革家们。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必须考虑贫民的想法、思想以及他们的“发展观”,即他们所拥有的贫困文化(cul
本文标题:47社会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0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