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山东轮胎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山东省轮胎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轮胎工业是我省的重点优势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在“十二五”时期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轮胎工业,引导轮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省轮胎工业大调整、大发展的关键阶段。五年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造业强省战略部署,大力实施“新特优”工程和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美国“特保案”等不利因素影响,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轮胎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壮大,为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十一五”发展成绩。1.产业总量达到新高。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轮胎生产企业270余家,轮胎产量2.99亿条,占全国总量的46%。其中,全钢子午胎产量4455.8万条,占全国的50.9%;半钢子午胎9751.2万条,占全国的34%。轮胎产品门类丰富,包括载重、轻载、轿车、农用、工程、工业等六大类上千个品2种,基本可满足国内外各种车型的需要。经济效益大幅增长,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8亿元、利税111亿元、利润77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2.03、2.22、2.56倍;出口创汇50.85亿美元,占全国轮胎出口总量的50%以上。2.产品结构明显优化。与“十五”末相比,截至2010年底,全省轮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36.3%,半钢与全钢的比例达到2.19:1。半钢子午胎基本实现无内胎化,高性能、超低断面和高速度级别的轿车子午胎比例明显提高。全钢子午胎中无内胎的比例由2005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0年的40%以上。工程子午胎发展迅速,巨型工程子午胎系列产品已为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沃尔沃等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成功配套。3.骨干力量显著增强。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全省涌现出了三角、玲珑、成山、双星、赛轮、黄海、盛泰、兴源、金宇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带动支撑全省轮胎产业发展壮大的龙头和骨干。2010年度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我省有10家企业入围,其中三角集团(第14位)、山东玲珑(第16位)跻身10亿美元行列;国内轮胎企业前10强中,我省占5家。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果,三角、玲珑、成山、双星、赛轮5家全钢子午胎和双驼喜盈门、东岳、三工摩托车轮胎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中国名牌总数的一半和40%;有16家企业28个轮胎产品被评为“山3东名牌产品”。4.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拥有亚洲唯一的以橡胶专业为特色的青岛科技大学和全国唯一的“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橡胶助剂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全国仅有的两个“轮胎先进装备与新材料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拥有2个海外研发中心、4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行业技术中心和1所轮胎学院。2个轮胎试验场正在加快建设。轮胎设计、橡胶配方设计、轮胎制造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角集团发展了“WH轮胎整体动态仿真设计理论”,研发了“低温炼胶工艺”和“三段七鼓巨胎成型工艺及成套设备”,其中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和设备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突破了国外大公司技术垄断。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开创性地开发了BPSO设计技术以及三维可视化设计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子午线轮胎配方和结构设计体系。玲珑集团建设了国内轮胎行业首个噪音实验室,开发的超低断面低噪音抗湿滑高性能子午胎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的缺气保用轿车子午胎,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产业配套快速发展。“十一五”,全省轮胎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产业配套进一步完善。齐鲁石化公司顺丁橡胶、4丁苯橡胶等合成橡胶总产量跃居国内首位。青岛伊科斯和菏泽玉皇化工分别发展了异戊橡胶和乙丙橡胶等国内紧缺产品。烟台氨纶公司芳纶1313纤维实现产业化,并开发出芳纶1414纤维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批量生产芳纶纤维的国家。圣奥化工积极发展绿色防老剂,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橡胶防老剂6PPD、IPPD以及中间体RT培司的供应商。济南炼化公司的3万吨环保型填芳烃橡胶填充油工业示范装置成功投产,符合欧盟2005/69/EC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十一五”期间,我省轮胎工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缺少国际话语权,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意识不强,缺乏先进、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与法规;自主创新和低碳发展能力仍不够强,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偏少,循环经济发展较慢;世界品牌建设和网络化服务欠缺,低端产品占有较大比重,高端轿车子午胎产品少;新型装备特别是自控设备和新材料应用差距较大,限制了轮胎质量的提高和高性能轮胎、特殊性能轮胎的开发生产;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量多分散,规模效应难以发挥;部分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严重。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是我省轮胎工业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攻坚5时期。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轮胎行业发展趋势,我省轮胎工业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困难并存。(一)市场需求趋于稳定。近几年,我国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超过6600万辆,公路运输周转量连年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对原配胎和替换胎的刚性需求仍然旺盛。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欧美等国汽车使用不会大幅降低,我省轮胎出口将逐步回暖,特别是出口到美国的部分轮胎为定制的特殊规格,短期内其他国家很难替代。总体上看,今后一段时期,轮胎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态势,我省轮胎行业具有宽阔的调整提升发展空间。(二)产品结构趋向“高、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子午线轮胎优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子午线轮胎的使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轮胎消费市场国际化发展,轮胎需求趋于个性化、多样化,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用途和不同功能的轮胎市场,开发专用型号和特殊用途的轮胎产品,如恶劣路面条件下使用的全路况轮胎、节油效果出众的低滚动阻力轮胎等。(三)国际竞争更趋激烈。随着国际经济及贸易竞争的加剧,我国轮胎行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遭受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行业之一。同时,以全球前十位跨国轮胎企业为主的外资轮胎在华扩充产销势头渐强,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外依存度高的我省轮胎行业,面临着自主品牌建6设和国内外市场开拓的巨大压力。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瞄准国际高端前沿,坚持科技创新,强化标准建设,拓展市场空间,推行骨干带动,加强协作整合,培育自主品牌,完善产业配套,注重绿色低碳,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适度调控产品总量,提升全省轮胎工业的综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轮胎工业由大变强,打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建设制造业强省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1.树立国际视野。以全球化思维和世界战略发展山东轮胎工业,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追踪世界轮胎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合作和竞争水平。2.突出创新驱动。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山东轮胎工业的核心,善于运用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突破影响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自主品牌和标准建设。3.坚持科学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全面优化产业、技术产品和布局结构,推动轮胎工业转型升级。4.注重社会责任。坚持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不断提高轮胎工业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水平,树7立山东轮胎工业良好形象。(三)发展目标。1.轮胎产能适度扩张。到2015年,全省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保持在2.7亿条左右,其中全钢载重子午胎7000万条,半钢子午胎2亿条;高性能子午胎比重达到50%以上。2.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全省轮胎子午化率争取达到70%。全钢载重子午胎基本实现无内胎化,产品寿命里程数达到50万公里以上;半钢子午胎产品质量达到欧盟B、C级,实现为世界主流品牌汽车配套。3.经济效益稳定增长。到2015年,全省轮胎工业争取完成增加值600亿元,实现利税230亿元、利润130亿元。4.培优育强实现突破。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及以上的轮胎企业集团15个、10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集团6个。创建世界知名品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5.市场开拓有力推进。到2015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出口达到45%以上。四、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改善产品、突破技术、产业配套、集聚发展四个方面,加快调整提升,努力构建国际化轮胎产业发展框架。(一)提升产品水平。1.全钢和半钢子午线轮胎。通过美国Smartway认证,8达到欧盟REACH法规及燃料标签法标识要求。全钢载重子午胎,着力改进工艺设计,逐步形成公制、扁平化、专用化、无内胎轮胎系列产品和完整的配套技术,静态和动态试验达到国际先进技术的内控标准。半钢子午线轮胎,着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继续提高轻载和轿车子午胎比例;推进产品系列化,提高低断面、扁平化、大轮辋高性能轿车子午胎比例,瞄准国际高端汽车市场,为世界主流汽车品牌研制配套。2.工程子午线轮胎。在生产技术、装备、材料配套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突破关键技术,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增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扩大高性能子午胎生产,积极发展巨型工程子午胎和宽断面、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工程作业时间达到5000小时以上。3.农业子午线轮胎。积极开发节油、负载能力大、牵引性能好、对复杂地面的适应性和抓着性强的农业子午线轮胎,重点发展农业驱动轮轮胎和农业导向轮轮胎。4.高端轮胎。以绿色、低碳、环保、高性能和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和辅助设计技术,采用新型材料,改进胎面花纹设计。重点对轮胎的滚动阻力(燃油经济性)、平顺性、操控性、噪声、湿地性能、安全性能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低滚动阻力、高耐磨、低噪声、超安全、高性能的全新概念轮胎产品。安全轮胎,发展液体自封式、自修复组件式跑气保用轮胎,胎侧补强、加支撑物等自9体支撑型跑气保用轮胎和内装弹性填料轮胎、活节式轮胎、高抗湿滑轮胎、全天候轮胎等。节能轮胎,发展高效低滚阻轮胎、高平衡性能轮胎和轮胎扁平比0.35以下、大轮辋、高速度轮胎、高里程等超高性能轮胎。智能轮胎,发展具有自动调压、监控气压温度变化和防爆报警等特点,能够掌控轮胎受力变形动态新型智能轮胎。多功能概念轮胎,发展仿生花纹、椭圆、扁形、方形、轮辋一体化等异形轮胎和闪光轮胎、烟雾轮胎、气味轮胎等,加快巨胎、全钢宽基无内胎载重子午胎、冬季轮胎、军用特种轮胎和子午化航空轮胎开发。(二)突破关键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轮胎设计理论,力争实现轮胎设计理论的突破。重点开发低温炼胶成套生产线及轮胎制造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自动化、柔性化、模块化装备技术,实现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的新跨越。研发轮胎翻新、再生橡胶生产、橡胶粉直接应用、再生橡胶尾气净化、废橡胶环保节能型热解等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推广一次密炼多机开炼工艺、开炼低温连续混炼工艺技术、电子辐射预硫化技术和充氮高温硫化工艺等节能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应用。(三)强化产业配套。1.新型合成橡胶和橡胶助剂。重点发展异戊橡胶、乳聚丁苯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和具有特殊用途的新10品种丁基橡胶、粉末橡胶等。通过分子设计和链结构优化组合,研制高性能集成橡胶。采用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动态硫化与增容、互穿网络及其他改性技术,提高通用胶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重点发展防老剂RT培司、促进剂、防焦剂、增粘剂、橡胶均匀剂、抗硫化还原剂、绿色化学塑解剂、白炭黑分散剂、喷涂剂、预分散助剂、内脱模剂、模具清洗剂、无锌胶片隔离剂、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等助剂,开发生产综合性能好的低滚动阻力炭黑和高补强易分散的白炭黑、纳米无机等补强材料及环保油,开发无臭味、无迁移污染新型再生活化剂和再生软化剂。2.骨架材料和模具。重点发展高强及超高强钢丝、新型结构钢丝帘线、高模量低收缩涤纶帘子布、高强力尼龙帘子布和芳纶帘线,生产符合子午胎要
本文标题:山东轮胎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0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