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朦胧诗派诗派简介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的诗派,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等人。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支持者认为:青年诗歌(朦胧诗)摒弃了空洞、虚假的调子,厌恶陈腐的套式,探索新的题材,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风格,是对“权威和传统的神圣性”挑战的艺术革新潮流,是“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它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艺术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格局的出现。批评者认为:朦胧诗思想艺术倾向不健康,有“反现实主义”的性质,认为它们捡拾西方“现代派”的余唾,排除了表现自我以外的东西,把自我扩大到遮掩整个世界。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1980年,著名作家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文章把这些诗贬意为“朦胧诗”,“朦胧诗”的称呼也就是由此文而来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决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红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舒婷1977年3月27日《致橡树》:《致橡树》是舒婷的名篇,写于1977年3月。1979年4月在《诗刊》,本诗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崇高的人格精神和对爱情的热烈呼唤,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被多种诗歌选本选入,并成为朗诵会的保留篇目。舒婷写《致橡树》首先是植根于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人被封建的纲常礼教压在最底层,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地扭曲,形成了对男人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人的生活内容、夫唱妇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荣妻贵成为女人的生活理想。代表诗人—顾城顾城简介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顾城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他认为现时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苦痛,将在诗中得到解决,在诗中可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想什么就是什么。现实生活是痛苦的丑陋的,而在诗中的世界则是纯洁的美丽的童话世界。如是,他的选材,是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是孩子的心灵和眼睛。乡村、自然、孩子。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诗人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顾城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北岛的诗作特点:北岛1970年开始诗歌创作,在他的生活中的两次死亡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是好友遇罗克的被“四人帮”的专政机构枪决,二是他妹妹为救一个溺水儿童遇难,这不仅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冷峻的观察,也使他对于死亡——生命的意义有了省思。北岛表现出沉思者的姿态,诗风凝重,眼光犀利。他的诗中充满着许多警句式的诗行,极富概括力与洞察力。回答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赏析《回答》: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回答》被称作“以孤篇压倒当代”。《回答》作于1976年的“四五运动”期间,被广泛传抄,后发表于油印刊物《今天》第一期。1、社会背景:写于“文革”结束前后,以清醒的眼光审视过去,愤怒而又不失理性,以一种批判的立场,为了重新确立人类的基本价值,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庄严宣告。北岛在《回答》一诗中向世界喊出“我不相信!”传达了一代青年人的心声,使由来已久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主义道德神话的大厦开始坍塌。2、作品意义:《回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与诘难,是在“文革”的摧残之后的历史感与现实感的重生,是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走向清醒的开端与标志,是对历史与伤痛的诘问与回答。它典型地体现了朦胧诗中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对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呼唤,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等被践踏的愤慨与反抗。一切北岛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一切语言都是重复一切交往都是初逢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北岛与顾城的比较:两人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但两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特点又有很大的差别。所受的文化教养不同:北岛在思想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曾接触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而顾城较少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态度不同:北岛虽然拒绝与现实社会合作,但始终表现出自己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而顾城在对现实失望后,以逃避的态度去寻找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去创造一个与世俗世界相对立的美好幻境。朦胧诗的发展与变异朦胧诗江河、杨炼的史诗新生代后朦胧诗第三代诗人“后朦胧”诗人,以海子、王家新、骆一禾、西川等为代表“第三代”诗人,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为代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关于海子1964年生于安微省怀宁县,在农村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的创作特点:1、独特的想象力2、元素性的意象:麦子、河流、太阳、村庄3、语言的创造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日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Inastationofthemetro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庞德庞德(1885—1972),是美国著名诗人及评论家。1908年离美赴欧,在伦敦加入了以诗人叶芝为中心的一批作家、诗人的小圈子,成为意象派的一员。1914年编成《意象派诗选》第一辑。此后,帮助詹姆斯·乔伊斯发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又帮助T·S·艾略特发表长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20年去巴黎,在那里结识帮助了年轻的海明威。1920年去意大利,在拉巴洛一住就是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思想极为混乱,他在罗马电台每周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策进行宣传,抨击美国的战争行动。战后被判犯有叛国罪而遭逮捕,关押在比萨附近的监狱中。后因被认为精神失常而住进医院,直到1958年,在一批诗人和同情者的呼吁下,对他的控告才被撤除。获释后他返回意大利,1972年病逝于威尼斯。作者简介
本文标题:朦胧诗派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1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