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校代码10126学号00853020分类号密级《社会性别研究》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本科课程论文(设计)学院、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专业名称社会学年级2008级学生姓名孙宇指导教师张笑会2011年06月30日大众媒体对性别角色定位的社会学分析大众媒体对性别角色定位的社会学分析摘要: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科技,都有了月新日益的变化。而大众传媒的繁盛更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基于娱乐大众的心理,亦或是基于特定的政治、文化、社会等目的,大众传媒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影响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却发现,大众传媒给人们,给社会带来的,并不都是积极的、进步的价值观念,相反地,却充斥着消极、暴力、歧视、甚至是欺骗的各种混合体。关键字:大众媒体性别角色定位性别歧视性别观而今天想探讨的问题,恰恰是基于这样一种社会现实而影响人们性别观的价值判断,那么,不同角色在大众传媒到底是以什么面目出现?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角色的定位在何种程度上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而这种性别角色的定位和性别文化观念又反过来对受众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我们将在以下内容中加以阐述。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或媒体通常指那些专门用来向大众传播有关思想观念、信息的组织手段。从性质上看,大众传媒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反映现实的功能,另一种是构造现实的功能。而本篇文章,仅对电影、小说、新闻、等加工后的传媒作品进行性别角色的定位差异性分析。再次,我们还需对性别角色做一个简单界定。它是指男女性别角色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特质和自身特质。这里所谓的性别角色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意义层面的,而非生物学层面上的,是一种社会性别,而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越来越表明:男女在大众传媒中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所决定,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范的。所以,我们不在此探讨由于性别角色定位在生物学上的不同,而是挖掘其在社会意义上深层的差异性。在各种主流大众传媒中我们不难发现主要从事科学家、军人,政治家,工商企业老板都基本上都为男性,处于那种从事动手动脑、富于想象与刺激的活动;其出现的场景更多的是公司,酒会,和各种社交、富于挑战的场所;其想突出的男性通常是社会型、事业型、管理型、悠闲型的典型代表。而相对的把女性形象对象化、商品化,缺乏对女性内在价值的认可和肯定。其从事的职业多为家庭主妇,或是打工女,比如秘书、招待或是职场白领,亦或是无业游民,总之是那种安静的,不出众的,随遇而安的,而其出席的场景也多在家中,办公室,偶尔出现在聚会场所也是充当着交际花,总之就是商品腐朽化和生活琐碎型的统一体。虽然,目前,,在商业化浪潮冲击下,传媒越来越倾向于走“柔性化路线”,即主要描述女性的私人生活、情趣、爱心、女人味等。而很少表现或根本不表达现代女性在学业、事业等方面的奋斗经历、探索精神、所取得的成就等。以女性领导干部为例,不仅在一般新闻报道多‘一闪而过’更重要的是媒体对她们的政绩、她们的智慧、她们的能力、她们的人生追求很少报道和表现。而一些妇女杂志、生活杂志在做女性干部的人物专访时,又多侧重表现女性的传统角色。,现代女性在今天被突出了可视性、观赏性,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据调查,全国发行量较大的面对青年的期刊杂志,几乎每期都用美女作为封面的有20余种,约占2/3以上,而这些形象与女性的工作、生活、学习毫无关系,所注重的仅仅是美的外表。尤其是大众传媒广告,把女性形象商品化、对象化,不惜牺牲女性的尊严和主体性,刻意歪曲女性形象,以此来招徕消费者。以至于谈到女人,更多的是把她们与化妆品、服饰、减肥、宠物、购物、消费等联系在一起。大众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社会性别“刻板成见”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较早提出“刻板成见”(steorotype,也译固定成见),他认为,“所有影响中最微妙和最有普遍意义的是创造和保持固定的成见的储存物。在我们观察世界以前,已有人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了。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见通过两种渠道形成,其一是直接和某些人或群体接触,然后将其特点概括化和固定化,其二依据间接方式(别人介绍、传媒描述等)获得。在性别刻板成见形成中,大众传媒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比如,本质主义性别观念将男女两性截然两分,将女性特征归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把男性特征归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智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辨的”,形成关于男性和女性性别特征的“刻板成见”。媒介也不遗余力地强化这种两性成见。一份文摘报纸“女性世界”版中的9篇文章有7篇都先验地将女性归“类”:“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应“心善、性柔、衣俏、情醇、志坚”,“温柔是女人特有的武器”,“一个不温柔的女人……绝不是可爱的女人”。而大众传媒不遗余力地继续塑造传统的女性形象,不断在暗示和变相宣传“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的角色定型。据有关市场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反映出四种关于妇女的刻板形象:1、女性的位置是在家里;女性不作重要决定,也不做重要的事;女性依靠男人,需要他们保护;男人首对窈窕淑女通常”好逑“而对于半老徐娘不感兴趣”。实际上,无论男性个体或女性个体都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两性特征很难被非此即彼地二元对立起来。这种本质主义性别观反映的仍然是男性的“男性中心主义”传统,为男性统治女性和女性服从男性制造合理借口。二、大众传媒模糊男女地位差异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客观式的报道”,对于一些问题集中报道,而对其他问题忽视或掩盖,以影响公众舆论。“相对客观式的报道”认为,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地报道。因此,我们从传媒所获得的关于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并不能代表这个世界中两性形象的本来面目。而影响媒介进行议程设置时的“把关”因素,主要是男性中心的文化和社会观念。比如,媒介设置了“女人什么时候最美”这一议题;媒介常常报道一个成功男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却很少报道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等。大众传媒作为一种隐蔽的文化力量,不断强化男权意识。标举男权价值,通过大量的、重复的、高频率出现的含有男权文化观念信息的传播,对整个社会造成消极影响,对处于文化边缘和流浪状态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观念起到压制、约束、监控的作用,从而模糊男女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三、大众传媒传播的价值观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是一种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形成的一种认知潜在状态,是人类文化通过一代代人遗传而形成的,在群体生活的深层起作用的无意识现象。生活在被现代大众传媒笼罩中的女性,是很难抗拒这种无处不在的力量的。我们不妨看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以及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些文本或编造一个男人天经地义地玩弄、驾驭、控制一群女人,或表现女人为了获得一个男人的宠幸,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故事,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善,部分事实已为法律所制裁,但在不少男作家、男导演、男演员的心目中,“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观念依然牢牢盘踞着,他们依然认为,男人对于女人,是依附、崇拜、献身的对象,于是在电影、电视、书籍等媒体中,为早已不再的昔日辉煌大唱挽歌。而正是在这种媒体的巨大推动力下,在人们内心深处留下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潜意识,例如,女孩从小要被教育成乖巧懂事,不要像个“假小子”一样,要不然长大“嫁不出去”,而男生一定要敢闯敢干,敢做敢当,作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这正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是逐渐成为人们思想当中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认可甚至维护种种男女地位、性格上的不平等。究其原因有下面几点:一、大众传媒女性工作者人数和地位的局限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女性对媒介机构的参与程度及所处的地位和媒介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有着密切的关联。据《1995年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与发展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男性新闻工作者占人口总数62.7%,女性新闻工作者占37.3%;在报业中,男性新闻工作者占72.5%,女性新闻工作者占27.5%;在通讯社,男性新闻工作者占70.8%,女性新闻工作者占29.2%。拥有高级新闻专业职称的人员中,女性新闻工作者占7.12%;中级职称的占28.1%;女性新闻工作者进入高级决策层的占4.4%;进入中级决策层的占9.6%,未进入任何决策层的占86%。据对英国52家电视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员工中包括56%的男性和44%的女性。然而,88%的“低级”工作是由女性从事的,同时,63%的制片和76%的总监是男性。而另外一份数据也同样说明了大众传媒男女比例的失衡:1991年,美国导演协会公布了他们所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他们调查了自1939~1979年所拍摄的7000部电影的导演情况,其中参与执导的女性导演只有14人,独立执导的女性导演只有7人。另一项对1990年黄金时段的80部电视剧的性别构成的调查显示,女性占全部制作人比例的15%,占编剧的25%,占导演的9%。这些数据说明,在大众媒介中,女性从业人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地位上,都处于弱势,这个领域是由男性占统治地位。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必然会导致大众传媒对于性别观念的表达,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上和以男性的视角为出发点。二、陈旧的性别文化意识根深蒂固研究者认为,社会文化因素是性别差异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培养的结果,或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差异。比如男女两性特征,如依赖性、恐惧、同情心、攻击性、兴趣爱好和道德发展等。而正是由于不明白男女两性在身体、性格、心理上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父权制的社会将男性所拥有的社会性别特征如理性、坚强、勇敢等视为正面的高级的特征,而将女性拥有的社会性别特征如被动、感性、温柔等视为负面的至少是低级的特征。因此,父权制的社会价值观一方面让女性保持性别特征,一方面又对这种特征进行贬低。而与此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活化石,也正在不断传播着歧视女性的信息。所以,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男权思想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大众媒介广为传播就不奇怪了。尽管许多国家在社会制度中赋予了男女平等的地位,尤其是中国,更在各个方面立法来维护妇女的权益。但是,文化意识是深层次的东西,它的改变遵循由表及里的过程,制度的改变容易,而人们内心深处的观念更新却很难。男女平等的制度建立了,但男尊女卑的男权意识仍深埋在社会文化中,时时从大众传媒中流露出来。三、大众传媒普遍的商业化在西方很多国家,大众传播媒介多为私人创办,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追逐经济利益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把一切可以商品化的东西商品化,把女性性对象化和商品化也就不奇怪了。而在我国,“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轨制其实也把大众传播媒介推向了市场的最前端,自主经营、自负赢亏的压力迫使他们更多地去考虑经济收益而不是社会效益。对于形势宣传方面的硬性指标他们会照章办事,而对于促进男女平等之类的难以衡量的软性指标未必会有热情。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性的文化,实质是文化工业。文化工业特征归结起来:一是具有单一性及对人的自主意识的束缚。二是同质化及其人的批评功能的丧失。三是虚幻性促使人对现状的认同。四是霸权性及其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在马尔库塞看来,文化工业向大众提供了一种“虚假的需要”。大多流行的休闲、享乐、广告、消费等等都可纳入虚假需要的类型,其被当成真正需要而无止境地追逐的结果,是造成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为商品拜物教所支配,成为单向度的人,在这些虚假需要的生产与满足中,文化工业是罪魁祸首。[6]大众传播既然越来越多地承担的是把大众变成消费者的任务,那么它当然就会迎合一般大众的既有认识,利用大众最容易接受的思想观念来建构符号的表征结构。为了获取利润,传媒不断按照男性的期待塑造和制造着女性的形象,按照
本文标题:性别社会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2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