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兴NGN软交换技术概述
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NGN概述•集团客户部2010年重点业务培训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目录一、NGN概述二、NGN体系结构三、大客户解决方案四、川分软交换现状五、固网3G承载网的QoS要求六、软交换系统维护管理办法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一、NGN概述•NGN定义NGN是“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Network)”或“新一代网络(NewGenerationNetwork)”的缩写。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它是电信史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一、NGN概述(续一)•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一、NGN概述(续二)•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一、NGN概述(续三)•设备组成结构•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switchControl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业务平台(ServicePlatform)•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和应用服务器。•信令网关(SignalingGateway)•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载的,在软交换体系中则需要由IP来承载。•媒体网关(MediaGateway)•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ckingGateway)、接入网关(AccessGateway)、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ServiceAccessGateway)、无线网关(WirelessAccessGateway)等。•IP终端(IPTerminal)•目前主要指H.323终端和SIP终端两种,如IPPBX、IPPhone、PC等。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二、NGN体系结构•2.1、为什么要NGN众所周知,电话网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一直采用电路交换的方式,电路交换是最早和最传统的交换技术,公众电话网(PSTN)就是采用这种技术,PSTN通话双方从开始通话到通话完毕,一直占用一条具有固定带宽,被分配的电路。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信令和协议。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在通话过程中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而且实时性强,时延小,有QOS保证,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缺点是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当电路被建立后,不论通话双方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分配的电路都始终被占用。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PSTN面临着移动通讯和IP网络电话的激烈竞争,PSTN业务的发展也大不如前,目前,PSTN网络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对增值业务的支持日益显出力不从心2.对多媒体业务实现困难、运营维护管理要求高3.投资收益正在下降对于运营商来说,由于同时维护数据网和PSTN网,网络分离、运维分立,使得网络的整体运维成本居高不下,而且难以提供逻辑功能强大的融合业务,网络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由于传统的语音网络是一种资源独占型的封闭网络,以Internet技术为代表的分组网络,以开放的架构、低廉的成本以及庞大的规模等优势构建基于IP/ATM的VOIP话音和多媒体网络成为下一代融合网络的基础架构,在现有分组网的基础上构建下一代网络已是业界共识。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2.1、为什么要NGN(续一)•对于运营商来说,未来网络的建设必须要考虑资源利用以及投资保护的问题,一方面要紧跟最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尽量利用已有技术和资源,在尽量不涉及大规模网络改造的前提下,经济、迅捷地为用户提供大量业务,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平滑过渡的方案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软交换技术的SoftSwitch解决方案就是解决网络平滑演变的一种主流方案。•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式,固网运营商纷纷开始对现有的PSTN网络进行改造。目前,主要有两种改造方式,一种是在PSTN的基础上,进行网络智能化改造,希望能够在PSTN网络上提供更多的智能业务,另外一种就是向NGN网络转型,NGN网络采用了业务、呼叫控制、承载层三者分离的网络模式,以快速部署新的智能业务为驱动,并且妥善的解决了和现有PSTN网络互通的问题,因而成为运营商网络改造的主要模式,如下图所示为语音、数据、多媒体三网合一的下一代网络。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2.2下一代网络的标准体系架构•目前,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将NGN网络分为4层:业务层、控制层、核心传送层、边缘层,如下图所示。不同的设备制造商在开发自己的NGN网络产品的时候,都是围绕着这个网络模型进行的,层与层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互通,随着这些标准协议的成熟,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容易的互通。运营商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也促进了NGN网络产品的开发竞争,有利于技术的发展传统语音网信令网数据库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业务平台OSS业务层控制层CorePacketNetworkCorePacketNetwork信令网关边缘层核心层媒体网关分组语音网分组接入设备传统语音网传统语音网信令网信令网数据库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业务平台OSS业务层控制层CorePacketNetworkCorePacketNetwork信令网关信令网关边缘层核心层媒体网关媒体网关分组语音网分组语音网分组接入设备分组接入设备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2.3NGN网络协议概述•ZXSS10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是一个协议实体,系统依靠各种协议,实现各种网络之间的互通。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保证系统对于未来的技术有良好的适应性。一旦出现新的技术,只需对软件版本作相应升级,并在边缘层的网关设备上提供相应接口即可,不涉及硬件的大规模改造。•总体上,ZXSS10SS1a/1b支持信息产业部的YDC003-2001《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其中涉及的具体协议有MGCP协议、MEGACO/H.248协议、SIP协议、ISUP/TUP协议、SNMP协议、M3UA协议、SCTP协议、H.323协议等。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三、大客户解决方案•3.1、宽带接入•对于拥有内部局域网,而不具有传统PSTN资源的大客户,ZTESoftswitch系统可以根据大客户具体的网络情况及需求,灵活地提供各种接入方案。组网示意图•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3.2、传统PBX的接入•传统的PBX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基于TRK的PBX,一种为基于PRI的PBX,可以分别采用带模拟用户线接口的IAD及带PRI接口的IAD接入相应的PBX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3.3、企业私网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四、川分软交换现状•4.1、机柜图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4.2、MSG9000系统容量•下列性能指标都是指在系统满配置的情况下的指标。•1.处理能力•作为TG时:BHCA为20M。•作为SG时:最大信令处理能力不小于2MMSU/s。•2.接口容量•作为中继网关,最大容量336000端口(TDM端口和VOIP端口可以调配)•作为接入网关,最大容量为80万端口•作为独立信令网关时,相关性能容量为:•(1)最大64Kbits/s信令链路数6144;•(2)最大2Mbits/s信令链路数768;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4.3、SS技术指标•中继BHCA:•系统单框不备份4M备份2M•满系统不备份32M备份16M•用户BHCA:•系统单框不备份2M备份1M•满系统不备份16M备份8M•系统最大中继数:88万中继(呼叫时长70S,中继erl0.7)•系统最大用户数:400万(呼叫时长70S,用户erl0.07,)•目前可处理4万用户、9千中继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4.4、中继安排连接局点中继数量(2M)备注DC1A10直连DC1B10直连HSTPA2楼间传输HSTPB2楼间传输彩铃平台4直连成都北站汇接局8楼间传输成都南站汇接局4楼间传输中兴智能平台2直连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4.4、中继安排(续一)连接局点中继数量(2M)备注资阳汇接局2光口德阳汇接局2光口遂宁汇接局2光口绵阳汇接局4光口广元汇接局2光口乐山汇接局4光口眉山汇接局2光口雅安汇接局2光口南充汇接局2光口巴中汇接局2光口内江汇接局4光口泸州汇接局2光口达州汇接局2光口广安汇接局2光口宜宾汇接局2光口自贡汇接局2光口攀枝花汇接局2光口西昌汇接局2光口合计84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4.4、号段安排序号本地网名称软交换号码1南充本地网6854000-68549992巴中本地网8664000-86649993乐山本地网3517000-35179994眉山本地网6038000-60389995雅安本地网5199000-51999996成都本地网02868352000---0286835299902868355000---0286835699902868358000---028683599997资阳本地网08326082000---083260829998内江本地网5850000-58509999泸州本地网8950000-895099910宜宾本地网5891000---589199911自贡本地网8770000---877099912达州本地网08185852000-0818585299913广安本地网08268962000-0826896299914德阳本地网5927000~592799915遂宁本地网6807000~680799916绵阳本地网5099000-509999917广元本地网6150000-615099918攀枝花本地网6334000-633499919西昌本地网8612000-8612999网管中心长途交换室4.5、IP规划成都维护190.18.0.0宜宾维护190.27.0.0成都业务190.18.1.0宜宾业务190.27.1.0乐山维护190.19.0.0自贡维护190.28.0.0乐山业务190.19.1.0自贡业务190.28.1.0南充维护190.20.0.0达州维护190.29.0.0南充业务190.20.1.0达州业务190.29.1.0巴中维护190.21.0.0广安维护190.30.0.0巴中业务190.21.1.0广安业务190.30.1.0眉山维护190.22.0.0德阳维护190.31.0.0眉山业务190.22.1.0德阳业务190.31.1.0雅安维护190.23.0.0遂宁维护190.32.0.0雅安业务190.23.1.0遂宁业务190.32.1.0资阳维护190.24.0.0绵阳维护190.33.0.0资阳业务190.24.1
本文标题:中兴NGN软交换技术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