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儿科常见症状及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症状及疾病护理常规发热1惊厥2呕吐3常见症状一、发热发热即体温高于正常。为小儿时期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如高热持续过久,可使机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影响小儿健康。1、发热程度(以腋下温度为标准):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0.5℃超高热40.5℃以上儿童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腋下温度范围在35.9-37℃,偶尔>37℃,全身情况良好,又无其他症状,可不考虑病态。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其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动。2、发热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3、常见热型: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不规则热。1.合理物理降温(1)冰袋降温法将冰袋置于头部、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浅表处。(2)冷盐水灌肠采用冷生理盐水100ml灌肠。注意采用此方法时血压应正常。(3)头部冷湿敷将毛巾以冷水或冰水浸湿后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敷于头部。(4)温水擦浴温水擦浴可使患儿感到舒适而易于接受,同时还有消除汗液、清洁皮肤的作用,并且没有导致出血及惊厥的危险。水温以35-40℃为宜,同时保持室温25-27℃,避免空气过度对流。擦浴时以头颈部、腋窝、前胸及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走行处为主进行全身擦拭。并注意患儿的脸色、呼吸和肢端循环等。半小时后再测量体温,体温若降低到38.5℃以下,即可停止擦浴。(5)静脉降温法(6)医用冰毯降温法采用物理降温时,注意观察患儿的耐受能力,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调整降温措施。•在儿科临床中,不提倡酒精擦浴,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和纹状体发育不完善,神经髓鞘未完成,同时,儿童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皮下血管丰富,发热后全身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身体对酒精的耐受性低,酒精中的乙醇易被吸收而引起中毒。另外,酒精擦浴寒冷刺激后外周血管收缩,使肺循环阻力增大,加重低氧血症,易导致肺出血。所以,对婴幼儿不提倡用酒精擦浴降温。2、药物降温(1)根据医嘱给予患儿口服、塞肛、静脉应用退热药物或安乃近滴鼻(6个月内婴儿慎用安乃近)。(2)儿科退热药物的选择,建议以口服药物为主,安全性高。(3)降温过程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准确记录,以便观察热型。同时观察患儿有无体温骤降现象,如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虚脱现象,及早进行干预。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消化液生成和分泌减少,机体的代谢和消耗量增加,导致机体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同时高热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增多可致水分大量丧失。因此,发热患儿需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根据医嘱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水分摄入充足,既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又可达到降温的目的。4、口腔和皮肤护理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发酵,利于细菌繁殖引起舌炎、鹅口疮等。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腔干燥、感染和溃疡,增进舒适感,促进患儿食欲。5、保持清洁退热过程中,要及时擦干患儿汗液,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惊厥是指各种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致四肢肌张力增高,眼睛凝视,口角歪斜等一系列症状,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抽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甚至几分钟不等,有时反复发作,甚至持续状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损伤。可分为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种。二、惊厥1.就地抢救,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2.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松解衣领;②清除分泌物;③轻轻向外牵拉舌体,防止舌后坠。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原发病因,给予有效用药,同时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及各种能量的供给。护理措施4、对因止惊:高热惊厥者,在应用止痉剂的同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颅内压增高,反复惊厥不止者,遵医嘱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并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瞳孔、呼吸,预防脑疝发生;低钙惊厥者,遵医嘱补充钙剂,严防渗漏,引起皮肤坏死。5、防止外伤(1)惊厥发作时将纱布包绕的压舌板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止舌咬伤。(2)适当约束肢体,不能强行按压。(3)手中和腋下放纱布,防止摩擦受损。(4)放置床挡,防止坠床。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观察患儿惊厥发作的时间及次数,四肢张力、神志、瞳孔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2)惊厥发作时及时使用止惊药物,密切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及暂停,并将抢救用品、药物及气管茶馆物品备于床旁。(3)吸氧,减轻脑缺氧。7、健康教育(1)向家长交代病情,告诉家长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发作的关键措施,教会家长常用的物理及药物降温方法。(2)演示惊厥急救方法。(3)癫痫患儿坚持服药,门诊复查。(4)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康复锻炼。护理措施三、呕吐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有力痉挛性收缩,迫使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所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呕吐仅1~2次或吐物极少,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持续呕吐或反复出现则可为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应仔细寻找原因。1、营养和水分的补充根据原发病及呕吐的轻重,暂禁食或少量多次喂养,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重,遵医嘱给予止吐药,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2、体位患儿取头高右侧卧位,呕吐时可抱患儿取坐位,头向前倾,用手托扶前额,使呕吐物吐出,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护理措施3、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和记录呕吐的方式、次数、量、性质、颜色、气味及与进食的关系。4、保证休息,并做好心理护理。5、皮肤护理患儿呕吐后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清洗污染的皮肤(尤其是颈部),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及被褥。护理措施6、根据病情记录出人量。7、健康宣教指导患儿家长注意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饱,食物宜新鲜、清洁。少食辛辣、煎炸和肥腻等不易消化食物。哺乳时应防止吞入空气,哺乳后将患儿竖抱,轻拍背部15分钟,使吸入的空气排出。护理措施上呼吸道感染1肺炎2小儿腹泻3过敏性紫癜4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入院护理:患儿入院后接诊护士应热情接待,由责任护士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护理措施。2、环境适宜:冬季室温应保持18-22℃,夏季24-26℃,湿度以55%-65%为宜。3、饮食护理:加强治疗饮食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给患儿食用。4、基础护理(1)保持患儿头发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2)皮肤护理:勤换尿布,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必要时以10%鞣酸软膏涂于肛周,预防红臀。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落实预防压疮措施。5、病情观察:定时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输液、输血时,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输血反应。6、心理护理: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适当开展文娱活动。7、安全防护:加强患儿安全管理,防止走失、烫伤、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8、健康教育:宣传小儿疾病预防措施,母乳喂养的优点,小儿营养常识,儿童卫生习惯等。上呼吸道感染1、按儿科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2、休息:高热患儿应卧床休息。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4、鼻塞的护理:鼻塞严重时应清除鼻腔分泌物,遵医嘱给予药物滴鼻,使鼻腔通畅。5、咽部护理:咽部不适可给予雾化吸入,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咽部疼痛。6、、高热护理(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有无皮疹出现,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照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有高热惊厥史者,患儿体温在38℃即给予降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7、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有无口腔黏膜斑和皮疹,注意咳嗽性质及神经系统症状,以便早期发现某些急性传染病。8、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多饮水。9、健康指导(1)知识宣教:指导家长掌握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护理要。(2)活动锻炼: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3)预防接种: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病,按时预防接种。(4)自我防护: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工作场所,并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肺炎1、按儿科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应分室居住,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患儿安静,以减少氧气消耗。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吸痰时动作轻柔,分泌物多者可轻拍患儿背部以协助排痰,痰液粘稠时可行雾化吸入。4、高热的护理: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5、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哺喂婴儿应耐心,防止呛咳;重症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营养。6、病情观察: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发现呼吸困难及发绀加重、烦躁、心率加快、肝脏短时间内增大,提示心力衰竭;若出现双吸气、呼吸暂停,提示呼吸衰竭;出现嗜睡、惊厥或昏迷提示中毒性疾病,应及时通知医生。7、药物应用(1)抗生素:根据不同病原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重症者宜静脉给药,控制输液总量及输液速度,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速度宜更慢。(2)祛痰药:遵医嘱给予祛痰药,对严重喘憋者给予支气管解痉药。8、健康指导(1)知识宣教: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措施,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按时预防接种,加强锻炼,避免受凉。(2)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免继发肺炎。小儿腹泻1、按儿科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2、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患儿的用物、排泄物等做好处置,医务人员、家属等落实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3、皮肤护理: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选用柔软、透气、吸水性强的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肛周皮肤发红时可涂10%鞣酸染膏或40%氧化锌油膏。4、饮食护理:轻度腹泻者,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喂易消化的低脂食物,如米汤、稀释牛奶或脱脂奶,糖类食物慎用;吐泻严重者暂禁食6-8小时,禁食期间除呕吐者外,可少量喂水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者,可限制哺乳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必要时暂停哺乳,恢复期限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由稀到稠,逐渐恢复正常喂养。5、保证输液量准确供给,根据病情及需要量调整输液速度。6、病情观察(1)观察失水纠正情况及全身情况: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尿量、皮肤弹性、前囟和眼眶有无凹陷,口腔黏膜是否干燥等情况,详细记录出入量。(2)观察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及量,有无腹痛、腹胀。(3)观察有无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及酸中毒表现。7、健康指导(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循序渐进,避免夏季断奶。(2)卫生宣教:保持食物新鲜、清洁,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3)预防感染:感染性腹泻应注意消毒隔离,做好食具、尿布、玩具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过敏性紫癜1、按儿科疾病患儿一般护理常规。2、体位:保持患肢功能位置,协助患儿卧于舒适体位。3、饮食护理:有消化道出血时,给予无渣饮食,出血量多时应禁食,必要时经静脉补液补充营养。4、病情观察(1)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分布情况,是否反复出现,每天详细记录皮疹变化。(2)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情况。(3)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症状,注意腹部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4)观察尿色、尿量、尿液性质改变,定时做尿常规检查,若有血尿和蛋白尿,提示紫癜性肾炎,按肾炎护理常规护理。5、药物应用:遵医嘱使用解痉、止血、脱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出血量多时遵医嘱给予输血。6、疼痛护理:关节疼痛时可冷敷。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忌热敷。7、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擦伤和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预防出血和感染。8、健康指导(1)预防复发:避免接触这种可能发生过敏的致敏原。(2)知识宣教:过敏性紫癜可反复发作和并发肾损害,给患儿和家长带来不安和痛苦,应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指导,教会患儿和家长继续观察病情,合理调配饮食。(4)定期复查。
本文标题:儿科常见症状及疾病护理常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