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共50张PPT)
时间(min)细胞数020406080100202122232425分裂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3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4二.“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2、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λt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J”型数学公式(Nn=2n)与曲线图时间分钟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数量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11直观,但不够精确。248163264128256512三、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讨论:①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②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Nn=2n解:n=60minx72h/20min=216Nn=2n=2216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2n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细菌的数量/个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某海岛上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变化1859年,24只野兔6亿只以上的野兔近100年后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10实例二:凤眼莲11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曲线实例三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12实例四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13在大自然中食物有限空间有限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天敌捕食环境阻力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141.原因: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2.特点: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5高斯(Gause,1934)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0.5mL的培养液中,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数据,经过反复实验,结果如下: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请你绘制大草履虫的种群增长曲线!16[例]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P6717A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8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停止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19增长速率=增加的个体数/时间20★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K值: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021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22五、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2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24注意:☻“K”值☻N=K/2,种群增长量最大。从理论上讲,海洋捕捞的最佳时期应在1/2K后,使被捕鱼群种群数量保持在1/2K25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26思考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27思考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灭鼠措施?28提示: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思考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灭鼠措施?29苍鹭的保护云豹的保护野猪的保护救护被困的鲸鱼全力防蝗减灾30六、“J”型和“S”型两种曲线的比较31“J”型“S”型增长速率(斜率)种群数量32“J”型“S”型增长速率增长率种群数量33增长速率=增加的个体数/时间34种群增长率Nt—Nt-1Nt-1=λ-1351.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2.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36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K值(环境容纳量)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无K值有K值37•1.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D382.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B393.下图表示接种到一定容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生长曲线图,曲线中哪段表示由于有限空间资源的限制使种内竞争增加()A.CD段(增长速度慢)B.DE段(速度加快)C.EF段(变化速率加快)D.FG段(速度逐渐变慢)D40D4.41•5、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B、bC、cD、dC42•6、如图表示在一个池塘中当鱼的密度上升时,鱼产量、个体生长量、食物量和寻食耗能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能代表鱼个体生长量和鱼产量的曲线是()A、1和3B、2和4C、1和2D、2和3A43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采用抽样检测法441.介绍:血球计数板的构造45化放大后的方格网计数室IHGFEDCBA25×1616×252、方格网的构成: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9个大方格461ml=1000mm3•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计数室内共25X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体积为0.1mm3。用五点取样法,取五个中格为样方共80个小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个。2.4X10848/80X400X104X10047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计算公式(如长和宽各为1mm,厚度0.1mm):(1)16格×25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稀释倍数×104(2)25格x16格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稀释倍数×10448注意事项1、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5、28℃)。2.在实验前应对计数板、吸管等进行灭菌处理。3、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4、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5.如观察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措施:适当稀释。6、应连续七天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7.要减少误差,需多次计数,求平均值。491.取少量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测得的数目是()A.活细胞数B.死细胞数C.菌落数D.细胞总数A2、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操作过程如下:(1)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于冰箱中培养,(2)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计数,(3)到第七天取样计数,请纠正其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用25格x16格,其中长和宽各为2mm,深度为0.1mm的血球计数板计数,用五点取样法读取酵母菌有40个,其中稀释了10倍,则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为_____________应将静置改为轻轻振荡几次.应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应连续七天取样计数.练习(40/80)×106×10=5×10650“J”型“S”型时间种群增长率K种群增长率Nt—Nt-1Nt-1“J”型时间种群增长速率K/2KAB=λ-1“S”型
本文标题: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共50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3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