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读经教育手册(全书)
读经教育手册(全书)目录为“儿童中国经典文学诵读”乐园介辞从微尘到宝塔儿童读经教育简易三百读经法迈向“全民读经”的时代──与经典有约:论语一百外文读经教育之基本理论英语学习从莎士比亚开始英文读经释疑重启中国乐教之门唱诗和唱诗课中国书法经典导读“数理读经”的构想神童之父走过的路附录一、小学“读经教学”实验计划附录二、读经儿童“在家自学”方案初议为“儿童中国经典文学诵读”乐园介辞◎南怀瑾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本来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但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差饷),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很好的“生活”。甚之,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逼迫他去上学读书。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性向”个性的所好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一味地逼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因此,妨害了孩子一生的后果。尤其是现代化的学校和课外补习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使一般还未成年童子们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最为严重。其实,一般的人们,太过年青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有多么地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人所说“弦歌不绝”,就是这种境界。尤其是所采用的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叫做“经典”。而且所谓这些“经典”的古书,它本身的文字,便是“文学”的“艺术”作品,所以也叫它是“文章”。好“文章”,就是“文学”的“艺术”,一定可以朗朗上口,便是很有韵律的歌唱。无论古文和现代的白话文,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因此古人把最难记的“算术”,和其他“天文”、“地理”、“物理”等学识,都编成“歌诀”来唱,声声“朗诵”。那便是最高明的方法,使儿童不用绞尽脑汁去背记,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而且犹如现在的电脑一样,意识一动,就在嘴上背诵出来了。只要有内行的好老师,懂得这种不是“注入”式的教育法,就可很自然地达到“启发式”的“注入”效果了。我是从幼小开始,亲身经历新旧各种读书的教育法,现在已经活到八十年了。从十二岁起,一边做学生,一边代老师上课。以后又经历过文的、武的、入世的、出世的、中国的、洋式的各种教育方法,都做过学生,也都当过老师,一直看到现在,深深感觉到现代的学校教育法,以及家长们对儿女的教育要求,都有很大的偏差,应当“反求诸己”,不可再来自误误人了。不过,文化教育是国家民族全民的大问题,我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可以补救。但很高兴看到了有心之士能够领先尝试传统文化的教育法,为后一代的民族幼苗,培养文化的读书种子,使他们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不禁使人倦眼顿开,欣然乐为之介。丁丑春一九九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从微尘到宝塔──开创教育无穷的新希望谈四阶段的人生教育前言我们关心教育的现况及未来的发展,故参酌古今教育方式,提出“四阶段的教育理念”,供各界人士参考,本文仅就其重点略述之,期能抛砖引玉加以引伸阐发,并愿与关心教育的家长及教师们共勉,并付之实践。本文专以品德及智慧教育为主,希望能和目前学校中的知识技能教育相辅相成,以培养出更具有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第一阶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众所周知,零岁至三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一般父母大都轻易错过。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其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回顾反省人的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这段期间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却能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正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教育端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正确了解幼儿学习的特性后,我们建议为人父母者以最轻松简易的方式来进行教育,现略述一些方法以供参考,若能举一反三、善巧融通,则不难掌握幼儿养性的教育要旨。例如,手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时,常用愉快的心情、轻柔的赞美来肯定孩子:“你(或直呼其名)是最孝顺的孩子、你是最善良的孩子、你是最开朗的孩子、你是最聪明的孩子、你是最健康的孩子、你是最勤快的孩子、你是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不胜枚举。此外父母亦可时常播放优美的中西古典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人父母者若希望子女未来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果),现在就应该多加赞美肯定孩子(因)。如此每天几次愉快的赞美肯定他,必然先入为主地深深印入幼儿纯净的心灵,形成终身不移的人格特质。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亲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完成。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后,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需要父母亲加倍的赞美肯定来弥补,以导正或减轻其不良习性于无形中。这可是幼儿教育的秘诀!贤明的父母们,请千万别错过这短短的三年啊!第二阶段: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当幼儿渐渐成长到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应用,学习能力亦逐渐地增进,此时即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教育。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我们了解: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仰赖父母之处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何把握其记忆的特长而善加教育,是最值得深刻反省的问题。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熏习,可以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这种书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此种终身受益的教育,就在童蒙读经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切莫等闲空过了。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读经呢?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得非常流利。若父母亲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读,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也是最佳的亲子活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天能读诵30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有关童蒙养正的教育,请参考王财贵博士的“儿童读经教育说明”,其中有详细精彩的发挥。)第三阶段: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渐开,理解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渐渐脱离父母的关怀照顾,正是意气风发的学习独立阶段。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养志,是指鼓舞他们追求崇高理想的勇气,培养宏观远大的志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我中华民族青少年们立志向学的典范。处于初中、高中时期的青少年,除了学校正常课业及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书籍外,我们建议父母老师们选择下列课外读物,鼓励他们阅读。(1)古今中外各类伟人传记。(2)历代忠孝节义,及深明因果事理的典范故事。(3)各行各业坚持理想、努力耕耘、不断奋斗的榜样。以上书籍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其熟读,找出自己心中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最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有了这股积极力量,不仅点燃了青少年立志的热诚,也建立了坚定的信心。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第四阶段: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成年以后,进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专长而立业成家,应尽力以求自立,进而提携后进以立人。尔后,在与人接触日渐频繁,人事环境愈加纷杂的过程中,必难事事周全、尽如人意,因此更须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处处抱持真诚笃厚之意来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如更深一层体会,小我只是沧海中之一粟,所学亦不过是学海中之一滴,便能常怀谦虚之心,效法明朝袁了凡先生的精神,以改过、积善、谦德来充实自己,并以之净化社会。然修德立业无有穷尽,且三人行必有我师,随时随地皆可致力修习长进,只要自我生命能逐渐畅达,眼前世界亦将生机日新,故成年养德,尽此一生无限向上,无有终时。如果我们的社会像个大花园,那么每位初诞生的婴儿,就像刚出土的幼苗,需要父母亲本著爱心,以四个阶段的教育为养分来灌溉幼苗,深信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果实鲜美的大花园,将会自然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扎根教育持续会谨述)儿童读经教育◎王财贵敬告读者儿童读经——参酌古典教育再造文化人才所谓“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什么是“经典”?又怎么“诵读”呢?而且又何必强调“教儿童”去读呢?在现代的社会中,这是颇为陌生,而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论题。其实,这是吾人祖先所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理念,既一举而对个人与社会有多种利益,又合乎人类学习心理的自然发展。适当地恢复读经教育,是中国现今教育的新尝试与新希望。吾人所推广的“儿童读经”理念,包含三个重点:从教材方面说,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从教法方面说,就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从教学对象说,则以儿童为主。这样的“教材”是重要而现成的,这样的“教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又正好配合儿童的心灵发展而“施教”。所以从一开始,吾人即相信这种教育是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又很容易推广开的。我个人思考此问题已二十五年,家庭小规模实验也已十年以上,长期地从理论与实际两面证实其可行,八十三年(1994年)一月才正式在社会上“推广”,期望激起风气,普遍施行。目前的“推广”工作,最主要的办法是用讲演的方式宣说观念,并鼓励有心人士开班教学。这八年多来,包括台湾、扩及港、澳、东南亚、美国等华侨社会,以及大陆地区,大大小小约有七、八百场演讲,听讲者计有十万人以上,而整个台湾地区,截至九十一年(2002年)四月为止已有一百余万小朋友正接受“读经”的教育,若合计海外及大陆,读经总人数更已超过五百万人(欲得各地开班资料,请洽“读经推广中心”索取)而且此风气有日益扩大之效,依我预期,再过三五年,全世界至少应有数千万或上亿小朋友接受读经教育。若持续其效应,则将是五四以来最大的文化运动,而这却是“重新回归文化本位”的运动。回归
本文标题:读经教育手册(全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49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