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术中输血护理操作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术中输血护理操作2017.11王霜一.概述目的:维持血容量一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纠正红细胞减少——可提供具有携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携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血症。纠正凝血功能——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二.名词术语输血输血指将血液制剂通过静脉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术中输血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将血液制剂通过静脉输液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血液制剂指经严格体检合格的献血者的血液与保存液形成的制剂。全血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将血液采入含有保存液的血液中,不做任何加工,即为全血。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指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着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注相关血液成分,成分输血。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指采集或收集患者字体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经适当的保存或处理后回输给患者本人,以满足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临床输血治疗技术。目前常用的自体输血有储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法。自体输血储存式——指手术前预约先采取患者的自身血液(全血或血液成分)予以保存,以备手术失血较多时采取的一种临床输血治疗技术。稀释式——又称急性正常血容量血液稀释,是指在患者麻醉后手术前为患者采取并短暂存储,同事输注胶体液及晶体液维持正常血容量,手术过程中利用稀释血液进行循环,术后及术中回熟存储的自体血液的一种临床输血治疗技术。回收式——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再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治疗技术。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发生率约10%。输血不良反应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指通常受血者在输血液成分分期间,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或输血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的原因后,即可诊断。过敏性输血反应包括单纯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休克甚至死亡。输血不良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的或非免疫的原因,使输入的红细胞在受学者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大量输血——是指12-24小时内快速输入相当于受血者本身全部血容量或更多的血液,常见于快速失血超过机体代偿机制所致的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外伤、肝移植等。除了输入红细胞外,患者往往还输入其他类型的血液制品。对婴儿的血液置换也被认为是大量输血。加压输血——是指如果术中输血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或已建立通道输血、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取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加温输血——是指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对血液进行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无血外科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赋有一定理念的外科医学技术、无血手术是为了避免输血,在围手术期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血液丢失,在不输血情况下保证手术安全。•术中输血护理操作。操作要点——取血流程•1医务人员凭取血单,携带取血专用箱到输血科(血库)取血。•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的颜色、形态是否正常)等,核对正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出发。输血流程1取回的血液制剂应有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核对,首先,双方确认取回的血液制剂是否为此手术间患者的血液制剂,然后,核对相关信息。2输血前再次由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3输血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5术中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但同时依据病情和年龄遵循医嘱调节输血速度。婴幼儿患者输血宜采取注射泵输注。6静脉通道观察:保持输血管道扭曲、受压;当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7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应对血液输注进行记录和签字,并将数学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放在病历中。将空血袋低温保存24小时。输血流程•术中输血护理操作——注意事项1严禁一名医护人员同时为两名患者取血。输血时必须实施两人核查流程。2血液制品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血小板输注前应保持震荡,取出即用。3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剂应从血库取出30分钟内输注,4小时输完。4用于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术中输入不同组交叉的血制品,应更换输血器。5术中大量输血时,建议使用输血输液加温仪,确保输血安全。6术中加压输血时,要确保输血通道的通畅,避免压力过大破坏血液的有形成分。7使用输血加温仪或加压仪器时,遵照使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术中输血护理操作•常见术中输血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一.不良事件发热性输血反应非溶血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二.护理措施1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准备好检查,治疗和抢救的物品,做好相应记录。3遵医嘱给予治疗及配合抢救。4加强体温管理,采取适当的温度措施。5低温保存余血及输血器,并上报输血科及相关部门。•加压输血——操作要点1为确保静脉通道通畅,静脉输注针头成人不小于20G(儿童不小于22G),以便血液顺利快速输入。2将一接上经脉通道的血袋小心装入加压血液输送器中。3拧紧充气塞,手握皮球缓慢充气,加压血液输送器开始加压,可根据病情需要施加压力,加压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min.4血液输注完毕,拧松充气塞、放气,输血管接静脉注射用生理药水冲洗管道。•注意事项1缓慢加压,压力300mmHg.2保证静脉通畅,确保血液顺利注入血管。3加压输血时,全程监护,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并报告医生。•自体血•自体输血•自体输血属于无血手术方法之一,主要有三种方法,储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目前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手术中应用最简单、最广泛的自身输血方式。•自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的适应症•1心胸血管外科•2矫形外科:如脊椎侧弯曲娇形术,椎体融合术,髋关节置换术:整形外科的大面积植皮等。•3创伤外科:严重创伤的大量失血。•4妇产科:如异位妊娠破裂等。•5器官移植等。•6特殊宗教信仰人群:如耶稣华见证教友。•回收式自体输血的禁忌症1血液离体时间超过6小时2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3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毒液污染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操作要点1血液回收前准备术前提前准备好设备,耗材和相关药品2检查血液回收机,安装一次性耗材.3按血液回收机要求,准备血液抗凝剂,如ACD或肝素4将Y型管一端至于手术野并与吸引头连接,吸引管剩下的一端与抗凝带连接,无菌空袋与引流袋连接,引流袋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操作要点5回收的血液达到一定量后将血液转至无菌空袋,按洗涤红细胞制备操作对回收的血液进行洗涤并浓缩。6需要输注时按输血常规进行输注。7输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出血倾向、肾功能不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注意事项1术中回收处理的血液不得转让给其他患者使用。2术中常规回收处理的血液经洗涤操作,其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基本丢失,故应根据回收血容量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3术中快速回收处理血液未做洗涤时,含大量抗凝剂,应给予相应的拮抗剂。4对回收处理的血液回输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自体输血的优越性1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或血液成分而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2防止因抗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或蛋白抗原产生同性异体免疫作用引起溶血、发热、过敏反应和移植抗宿主病等免疫性输血反应。3减少有创操作不需同种异体输血前的多项检测实验,节约患者的费用。4避免异体输血配型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5解决了稀有血型患者,特殊宗教信仰患者的输血反应。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液供应的紧张状态。•自体输血的优越性1避免因输注同种异体血液或血液成分而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2防止因抗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或蛋白抗原产生同性异体免疫作用引起溶血、发热、过敏反应和移植抗宿主病等免疫性输血反应。3减少有创操作不需同种异体输血前的多项检测实验,节约患者的费用。4避免异体输血配型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5解决了稀有血型患者,特殊宗教信仰患者的输血反应。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血液供应的紧张状态。
本文标题: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术中输血护理操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5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