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道医养生要义(修改版) - 副本
道医养生要义胡孝荣胡孝荣,著名糖尿病专家、养生专家;道教全真龙门派二十五代传人,道名信任,师从唐诚青(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方宗骅(峨嵋剑仙派气功掌门)、王裕康(青城孙门传人、青城武术馆顾问)、王庆余(著名道医学者,著有《秘传道家经筋内丹功》、叶自若(唐道宗维世玄门道传人、著名道易医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中国十九冶都江堰糖尿病医院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专家;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副秘书长兼学术部副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西南分会副会长,慢病干预专家小组副组长;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商儒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高级讲师;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成都市劳动模范;都江堰市长寿研究会副会长;都江堰市国学会道医养生院院长;青城道家武术研究会养生专家;青城山道家养生院副院长,首席讲师;都江堰市政协委员;都江堰市科协中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中国武术名家刘绥滨合影留念胡院长与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凤楼合影留念国家发改委领导题词胡院长传授“绿色整体平衡疗法”养生之道胡院长为澳门教育署长及夫人传授养生知识胡院长荣获“慢病干预专家小组副组长”称号胡孝荣曾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开展养生保健讲座,介绍的方法科学易懂、简单易学,效果显著,受益者达数万人,深受听众好评。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曾被《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文学》、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四川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采访报道。多次荣获省市级以上表彰和奖励,2010年,经全国名老中医临床技术高峰论坛会组委会评审,被授予“中医经络诊疗杰出医术人物”;创立“绿色整体平衡疗法”,被世界养生大会授予“2011年世界养生特色疗法”荣誉称号。2012年,被卫生部相关部门评为“2012年健康管理杰出人物”。一、医道渊源及其关系医道同源同体二者历史发展均源于上古原始巫术文化母体,都是研究阴阳变化之理,天人合一之机,均以道家经典学说,如《老子》、《道德经》、《易经》及阴阳五行哲学作为共同的思想渊源与哲学基础,以精、气、神及经络理论为共同的生理学说,而且最主要的表现是中医的基本思想来自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阴阳五行观念及易经哲学,构成了中医与道家思想的核心骨架。医学与道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经有过极为紧密的血肉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许多著名的道家兼医家,他们既是高道,亦是名医,集医道于一身;二是道家与医家在医学理论发展中,互相渗透,互为融合,这就使得中医与道医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同源共济,互生共存,结成了医以道行,道以医显的血肉关系,在相当长时期内,形成了医道一体,亦医亦道的状况。二、道家养生观概述道家始祖——黄帝道家道祖——老子庄子炎帝,尊号神农,医药、农耕的发明者,著有《本草》。道教教主——张陵范长生100岁(218—318),蜀中八仙之一(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李八百、严君平(严遵、尔朱洞)、青城五隐之一(薛昌、勾苻台、张愈、杨慎),长期修炼,得长生久视之术,为五斗米道发扬者之一,尊崇为“长生大帝”,著有《道德经注》、《周易注》。杜光庭(850—933):上清派著名道士,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孙思邈(542—682):《千金要方》卷一云:“上医医未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彭祖:800余岁,长寿仙人,擅长导引行气、药膳食术、房中术。调摄疗养。宁封子:又称“龙跷真人,为古代仙人,轩辕黄帝之师,传授黄帝《龙跷经》,被封为”五岳真人”、“五岳丈人”。葛洪(283——363)东晋时道教理论家、养生家,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主要著作为《抱朴子》。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主要著作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道家思想核心长生不老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著作中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个方面的例子。这种长生不老的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天人合一”道医的概念及特点是以老子《道德经》的“道”、《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特殊医学学派。道的内涵《道德经》的“道”是大宇宙的道,也是宇宙的基质,万物的本源。《黄帝内经》则阐明了人体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和自身之道。•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文道五术分为医、卜、命、相、山五大门类,医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首。道医与传统中医、道教医学的区别•道医包括传统中医、道教医学。近代中医分出后才有不同称谓。•基本理论、核心骨架一致。•对病因认识、经络认识、治疗养生方法和目的有很大区别。•道医更强调无形,中医更强调有形•“医道同源”,葛洪指出:“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民间历来也有“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之说,成为医道关系的真实写照。三、道医养生方法简介服食服用某些药物和食物以求延生益寿乃至长生不死。行气以意念控制呼吸吐纳或内气运行,从而气血舒畅,脏腑通利。导引用意念以自身引动肢体运动,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调摄对日常生理、生活的调养和精神生活的调养,以求健康长寿。房中即男女性生活的调养术。外丹以黄金和铅汞等金石为原料烧炼而成。服后身体强健,长生不死。内丹用精气神为原料,人体为炉鼎,在以意念和呼吸为火候的配合下,修炼而成。具体步骤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成神仙。起静功先醒心,再醒眼。打坐,叩齿36下,转舌头顺时针7下,反时针7下,鸣天鼓7下(两手掩耳,即以食指压中指上,用食指与中指弹拨脑后枕骨),拔耳朵7下,然后左脚先迈,下地。止境功先睡心、再睡眼。打坐5分钟,揉太极81下,念静心神咒。如厕男:咬牙闭气,(起到固肾固气的作用)抬脚跟,一口气撒完。女:咬牙,闭气,双手握固。不要一屁股坐下,最好是半蹲状态。(用大拇指压住无名指根部)四、道医房事养生(一)原则交合知机姿态适宜节宣适度和合有术(二)禁忌1、天时:大风大雨,雷鸣电闪2、地利:环境如噪扰、污秽、森严、寺庙、坟旁、井灶边3、人和:醉酒饮食后劳累疲乏后忧愁烦恼时(三)、怎样增强男女性功能食品适度服用增强男女性功能食品①蛋白质利于男子精液生成,增强精子质量和数量。②维生素B6参与雌激素代谢维生素E调整性腺功能,增强精子活力维生素C调整性腺功能,可增强整体免疫力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③补充钙和锌补钙:早晚各500ml牛奶补锌:牡蛎、牛肉、牛肝、鸡肝、鸡蛋、花生米及猪肉等④性功能减退者多吃动物肝脏,海产品、羊肉(每周一次)多吃大豆及豆制品、泥鳅、鳝鱼(因含精氨酸、增强生精子能力)3、强腰保肾功法:叩齿咽津法收提后阴法按摩涌泉法摩腰擦肾法耳朵按摩法点按穴位法肚脐穴关元穴浴足搓脚法屈肘上举法药物补肾•清宫寿桃丸:补肾养阳,固本培元•龟龄集:温肾助阳,补益气血•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五、我院常用的道医经络疗法1、经络拍打法2、防治感冒法3、提肾补精法4、按摩关元法5、道家浴足法6、摩腰强肾法7、青城太极拳8、道家排毒法9、道家辟谷法10、摆胯摩腹法11、呼吸吐纳功12、养生站桩功六、道医减肥针灸、拔罐、艾灸均能减肥按摩1、旋揉肚脐周围2、按摩足三里3、指压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三阴交作用保健子宫和卵巢健脾美容调月经七、道医运动养生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少时日诵千余言,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佛教经典。隋文帝时曾推拒当官。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叹其容色甚为年少,故知老先生为有道者,诚可尊重。著有《老子》、《庄子》,撰有《千金要方》、《福禄论》、《摄生真录》等。孙思邈养生十三式1.发常梳(1)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2)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1)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2)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弱视。2.目常运3.齿常叩(1)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2)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骨退化。4.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1)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2)口微微合上,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5.耳常鼓(1)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扑」的一声。重复做10下。(2)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压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扑扑」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6.面常洗(1)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2)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7.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8.腰常摆(1)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2)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9.腹常揉(1)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2)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10.摄谷道(即提肛)(1)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2)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11.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12.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13.脚常搓(1)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2)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八、道医饮食养生饮食有节顺应自然轻荤重素适量饮酒平衡中和九、道医药物养生膏丸丹散汤仙药:金石矿物质芝草类中草药类作用:益气补血、滋阴助阳、排毒养颜、美体瘦身灵芝人参枸杞蜂蜜大枣黄精十、道医美容养颜外用鸡蛋清益母草内养①桃花酒②桑叶茶③薏苡仁、百合适量煮粥:清热润燥、滋养皮肤④胡萝卜粥:健胃补脾、润肤美容⑤芝麻糊:补肝肾、黑须发、润皮肤⑥熙春丸:枸杞100g,龙眼肉100g,淫羊藿100g(去毛边),绿豆100g,上药研磨,炼药为丸,每丸10g,早晚服1丸,去皱纹、悦容颜。•平时多食:龙眼、黑豆、人乳、羊乳、牛乳、胡萝卜、红枣、樱桃、核桃、芝麻、蜂蜜、香菇、海参、南瓜子、莲藕、冬瓜、小麦。按摩养颜搓手浴面,点四白穴十一、道医美发1、顾护肾精2、注意休息3、舒畅情志4、食物养发•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黑豆、黑芝麻、黑糯米、黑木耳、黑蘑菇、海带、紫菜、核桃等可以补肾固发,养血润燥、乌发生发,健脑益智。5、药物健发•肝肾膏:滋补肝肾,健发乌发•七宝美髯丹:滋补精血、生发
本文标题:道医养生要义(修改版) - 副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5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