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政治著作。它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1940年2月15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写作背景:该文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内日军已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进攻势头,把重点转向巩固已有的占领区,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文化,国内政治形势恶化,国民党内的顽固派不断制造同八路军的军事摩擦;国际上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全文共15节,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主要分为六个部分:㈠中国社会的性质;㈡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㈢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㈣新民主主义的动力和领导力量;㈤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完整的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首先,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不但有新经济、新政治,还有新文化,改变过去受压怕、受剥削而愚昧落后的中国现状。早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然而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2主义革命,改变为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而辛亥革命在其社会性质来说,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具有天生的软弱性,不能提出一个彻底的革命纲领,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政治的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绝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绝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计民生”,绝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绝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这样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这种经济的集中体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所谓新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是贴近民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章一、二、三、四、七等五节中则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社会革命所需要经历的步骤。驳斥了资产阶级所要在中国建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专政道路是行不通的。在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指导下,中国人民必将在客观实践中找到中国的解放道路,建立一个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和文化上先进的新中国。在文章的第八节驳“左”倾空谈主义中,毛泽东系统地讲述了中国革命必须要通过两步走来完成,现在是第一步,将来要发展到第二步,发展到社会主义。中国革命不能不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地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文章中主要驳斥了“一次革命论”,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张君劢mài为首的一批当时被称为“玄学鬼”的反动文人。3这种理论故意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不同的阶段,竭力证明三民主义能包括一切革命,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在中国没有存在的必要,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污蔑和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陕甘宁边区。这种理论的实质是不要任何革命,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性,分裂和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毛泽东在总结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即整个中国革命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犹如一篇文章的上篇和下篇,只有做好上篇,才能去做下篇。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在于:第一,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只有首先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然后才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第三,不同性质的革命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阶级阵线,如果“毕其功于一役”,必将四面出击,分散我们的革命力量,结果欲速则不达。而且还会把革命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当作革命的对象,混淆阶级阵线,削弱革命的力量。在该阶段,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政治诱降,国名党内部对于抗战路线的选择出现分歧,国名党内部顽固派开始施行“消极抗日,积极剿共的政策”。“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言论成为顽固派借以打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借口。面对这种情况,该文问世现实意义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加之,适逢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通过对中国社会革命事业的经验的总结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认识到——中国革命事业的进行需要一种新的、科学的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就这样诞生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明,中国社会革命前进方向得到指明,党内错误思想得到澄清,全党认识得到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阐明时机业已成熟。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领导广大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事业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建设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仍然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国内的学者主要对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做了详细、具体的研究,1993年,汪海波又有了新的提法,认为新民主主义论适合于中国的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这段时期应该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属于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理论最早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而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发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尽管这个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因素占优势,他的发展前途也是实现社会主义,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阶段,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有原则区别的。
本文标题:新民主主义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6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