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评定仪器1、量角器(1)通用量角器根据所测关节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器。如测量:膝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时应选择40cm的长臂量角器,而测量手或趾关节时,应选用7.5cm的短臂量角器。(2)电子量角器:电子量角器的重复性好,使用方便,精确度优于通用量角器。(3)小型半圆形量角器:为指关节测量器。2、其他评定仪器(1)手指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除了小型半圆形量角器外,也可用直尺量手指外展或屈曲的距离,或用圆规测量拇指外展即虎口开大程度。(2)脊柱活动范围的测量:可利用专用的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或电子量角器来测量脊柱的屈伸活动范围;通过站立位时,测量躯干前屈、躯干后伸以及向两侧躯干侧屈时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活动范围。二、评定方法1、评定体位测量各关节及各关节不同功能活动时,都有标准的测量体位,一般情况下均应按要求操作,如患者存在特殊情况无法处于标准测量体位时,应在评价表格备注栏内加以说明。2、量角器位置(1)通用量角器:使用时将量角器的轴心与所测关节的运动轴心对齐,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的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的长轴平行并随之移动,移动臂所移动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2)电子量角器:使用时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重叠,并用固定胶带(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肢体表面;当所测关节运动时,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3)指关节测量器1)小型半圆形量角器测量:①测量掌指关节时,将量角器的固定臂放在掌骨远端,移动臂放在近端指骨上,并随之移动;②测量指间关节时,量角器的两端分别放在指骨关节的近端和远端,移动臂随远端骨移动,所移动的弧度即为所测关节的活动范围。2)直尺测量:测量手指外展时,将直尺横放在相邻手指的远端,测量手指外展的最大距离(以cm表示);测量手指屈曲时,将直尺放在测量手指与手掌之间,测量屈曲手指指尖到手掌的垂直距离(以cm表示)。3)圆规测量拇指外展:先将圆规两脚放在拇指和示指指尖,测量两指之间的最大距离,再在直尺上测出距离(以cm表示)。(4)脊柱活动测量1)背部活动范围测量计:将测量计放在拟测量活动范围的脊柱节段的棘突上,随着躯干向前屈曲,测量计上显示的度数即为所测节段的屈曲度数。2)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被测试对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分别进行躯干前屈、躯干后伸以及分别向两侧的躯干侧屈。通过测量中指指尖与地面的距离来评定脊柱的整体活动范围(以cm表示)。三、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1、记录方法(1)关节活动度:即运动开始的角度与运动结束的角度之间的范围。结束时的角度一般为运动受限的位置。常用确定关节活动度的方法采用中立位(解剖0°位)法,即将解剖学中立位的肢体位置定为0°。(2)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如患者存在关节活动受限,则应先测量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再测量被动关节活动范围。2、特殊情况下的记录(1)若患者不能从解剖0°位开始运动,则应准确记录实际开始位的角度。(2)当患者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度伸展等现象时,可采用“-”表示过度伸展情况。(3)正常情况下可进行双向运动的关节因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可记录为“无”。3、结果分析(1)关节被动活动时,如出现抵抗(又称运动终末感),应能判断这种抵抗是生理的(正常的)还是病理的(异常的),同时应分析病理性抵抗所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2)生理性抵抗包括软组织抵抗、结缔组织抵抗和骨抵抗。1)软组织抵抗:由软组织之间的接触所致。2)结缔组织抵抗:由肌肉、关节囊、韧带的短缩。3)骨抵抗:由骨与骨间的接触所致。(3)病理性抵抗包括软组织抵抗、结缔组织抵抗、骨性抵抗和虚性抵抗。1)软组织抵抗:见于软组织的水肿、滑膜炎。2)结缔组织抵抗:见于肌紧张的增加、关机囊、肌肉、韧带的短缩。3)骨性抵抗:见于骨软化症、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性肌炎、骨折。4)虚性抵抗:见于疼痛、防御性收缩、脓肿、骨折、心理反应等。四、关节活动度正常值1、上肢关节运动受检体位量角器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肩屈/伸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展肩峰与腋中线平行与肱骨纵轴平行屈:0°~180°;伸:0°~50°外展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展肩峰与身体中线平行同上0°~180°内旋/外旋仰卧,肩外展90°,肘屈曲90°鹰嘴与腋中线平行与前臂纵轴平行各0°~90°肘屈/伸仰卧、坐位或立位,臂取解剖位肱骨外上髁与肱骨纵轴平行与桡骨纵轴平行0°~150°桡尺旋前/旋后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曲90°,前臂中立位尺骨茎突与地面垂直腕关节背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各0°~90°后)屈/伸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尺骨茎突与前臂纵轴平行与第2掌骨纵轴平行屈0°~90°伸0°~70°腕尺/桡侧偏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腕背侧中点前臂背侧中线第3掌骨纵轴桡偏0°~25°;尺偏0°~55°关节运动受检体位量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掌指屈/伸坐位,腕中立近侧指骨近端与掌骨平行与近侧指骨平行伸0°~20°,屈0°~90°(拇指0°~30°)指间屈伸同上远侧指骨近端与近侧指骨平行与远侧指骨平行近侧指间为0°~100°;远侧指间为0°~80°拇指腕掌内收/外展同上腕掌关节与示指平行与拇指平行0°~60°下肢关节运动受检体位量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髋屈仰卧或侧卧,对侧下肢伸展股骨大转子与身体纵轴平行与股骨纵轴平行0°~125°伸被测下肢在上同上同上同上0°~15°内收/外展仰卧髂前上棘左右髂前上棘连线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各0°~45°的垂直线心的连线内旋/外旋仰卧,两小腿于床缘外下垂髌骨下端与地面垂直与胫骨纵轴平行各0°~45°膝屈/伸俯卧、侧卧或坐在椅子边缘股骨外踝与股骨纵轴平行与胫骨纵轴平行屈0°~150°伸0°踝背屈/跖屈仰卧,踝处于中立位腓骨纵轴线与足外缘交叉处与腓骨纵轴平行与第5跖骨纵轴平行背屈0°~20°,跖屈0°~45°外翻/内翻俯卧,足位于床缘外踝后方两踝终点小腿后纵轴轴心与足跟终点连线内翻0°~35°,外翻0°~25°脊柱关节运动受检体位量角器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颈部前屈坐或立位,在侧方测量肩峰平行前额面中心线头顶与耳孔连线0°~60°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50°左、右旋转坐或仰卧,于头顶测量头顶后方头顶中心矢状面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各0°~70°左、右侧屈坐或立位,于后方测量第7劲椎棘突第7劲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头顶中心与第7劲椎棘突的连线0°~50°胸腰部前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第7劲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0°~45°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0°左、右旋转坐位,臀部固定头顶部中点双侧髂嵴上缘连线双侧肩峰连线的平0°~40°的平行线行线左、右侧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第7劲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各0°~50°注意事项1、评定方法(1)被评定关节需充分暴露。(2)评定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须保持正确体位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3)评定者应熟练掌握评定关节活动度的仪器操作。(4)关节被动运动时手法要柔和,速度缓慢均匀,尤其对伴有疼痛和痉挛的患者不要进行快速运动。(5)为防止其他关节出现代偿运动,或构成关节的远端骨运动,而导致近端骨出现固定不充分的现象,检查者应辅助被检查者保持固定体位,并熟练掌握各关节运动时相应的固定方法。(6)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评定关节活动度。2、结果记录(1)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均应测量并记录中注明。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不一致时,提示肌肉或肌腱存在瘫痪、挛缩或粘连等问题,则更应分别予以记录,且以被动活动范围为准。(2)肢体关节活动度的检查结果应进行健、患侧比较。(3)记录检查结果时,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0”点十分重要。一般除前臂旋转检查以手掌处于矢状面为“0”外其余关节一律以肢体处于解剖位时的角度为“0”。
本文标题: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37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