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韩国称春节为“旧正”,与称新年为“新正”相对应,就是旧历年的意思。国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长的。韩国据说从新罗时代韩国就开始过春节了,然而在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时期,过春节被严格禁止。当时如果某个孩子的饭盒里被发现祭祀用食品,这个孩子就会受到处罚。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在韩国经历了一段“等待”的历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称再次出现。1999年,韩国正式恢复了春节这个节日。韩国人讲究年三十之前必须回家探亲,韩国人称春节回家探亲为“归省”。韩国饭店“三十不开门”的风俗由来已久。韩国人十分讲究年夜饭自家动手,并在家里就餐。他们认为春节是祭奠祖先、传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团圆饭不仅难得,而且象征了家族兴旺。连饭店老板都说,既然家家户户都回家过年,厨师和服务员也不能例外。回家祭祖与开业赚钱相比,还是前者更重要。在春节早上,韩国人早早起床,穿好美丽的韩服,祭祀祖先。韩国人认为,去世的祖先只有在这天才会回来,品尝祭祀食物。韩国人祭祖有严格的说法,仅供桌的摆法就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枣栗梨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规则,祭祀的程序也很严格。祭祀时,在写着祖先名字的灵位上供上各种食物后,子孙们倒上酒然后行礼。向祖先表达子孙们的感激之情,并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间的平安和健康。祭祀结束后,才能吃第一餐——米糕片汤。韩国人把春节食品统称为“岁餐”,米糕片汤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韩国朋友说,古代韩国人崇尚太阳和纯洁的白色。白色的圆状米糕片既代表太阳,同时也象征着辞旧迎新。初一的早晨吃上一碗,寓意迎接太阳的光明和万物更生的纯洁。按风俗,韩国人年三十的晚上不能睡觉。传说,全家族人必须同祖先一道熬夜迎接初一的日出。否则,人的眉毛就会变白。韩国的年夜饭讲究很多,最大的特点是饭菜一律为传统饮食,而且全部出自媳妇之手。全家要吃“五谷饭”,即云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饭。另外还要做“打糕”,包韩式“馒头”。主菜除烤肉外,还要摆上十几种山野菜或泡菜。由于韩国是汉字文化圈国家,所以春节习俗有很多相似之处。韩国也有给压岁钱的习俗,但和中国不同的是:中国人用红色信封做红包,而韩国人则习惯白色信封装压岁钱。尤茨游戏玩法:它是根据丢掷东西的翻扑来决定分数,按分数走棋(相当于中国的掷十二象游戏)。尤茨是用四根短木块做成,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半圆形。丢掷尤茨的记分形式为,三扑一翻为1分,两扑两翻为2分,一扑三翻为3分,全翻为4分,全扑为5分。棋盘由25步组成,传说是按星座的位置制成。哪方的棋子先走完所有步数就算取胜。此外韩国春节一家人凑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从日本传进的“花牌”了,据说90%的成年人都会打这种牌。跳板游戏在年初,女孩子们两人一组,在长木板中间垫上圆圆的稻草捆儿,在木板两端维持平衡,用脚辗踩,反复一上一下的游戏。也被称为“踏板”“跳板”“超板戏”“板舞”。由一方失去平衡,掉下木板为准,决出胜负。虽然主要是在年初玩的游戏,但有时正月十五与一些特别日子也会玩。关于跳板游戏的由来第一,旧时有两个犯了罪的男人被关了起来。其中一位的夫人想见见被关押起来的丈夫,与另一位犯人的夫人同谋,通过跳跷跷板来窥见墙内被关押的丈夫。第二,被困在高墙内的闺女们想见见外面的世界,就踩起了跷跷板,通过身体在空中高高升起,可以窥见外面的风光和男人们的样子。第三,传说嫁到夫家前踩跷跷板,有利于生孩子。而少女时代如果不踩跷跷板就不好生养。第四,据说年初踩跷跷板,一年内脚就不会被刺或钉子扎到,也不会得脚病。第五,踩跷跷板是为了驱逐恶鬼。在京畿道北面,在1月16号鬼神日踩跷跷板可以敲破恶鬼的脑袋。
本文标题:韩国人的春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0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