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 中国近现代音乐赏析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赏析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第一节:创作歌曲欣赏曲目:《送别》、《教我如何不想他》《毕业歌》、《红豆词》第二节:新型器乐欣赏曲目《光明行》、《二泉映月》、《彝族舞曲》、《苗岭的早晨》、《彩云追月》、《森吉德玛》近现代音乐作品一、概述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歌曲是新音乐文化的主题,按照时代的发展可分为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相对独立的创作时期。近代声乐发展的里程中主要经历了学校音乐和抗日救亡歌咏两个音乐潮流的洗礼。辛亥革命后遍设全国的学校皆开设了乐歌课,使集体歌唱成为了社会的时尚。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李叔同由一个浊世公子,到留学生、艺术教育家、最会成为了历代高僧的弘一大师,早年才华横溢,在艺术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了。他虽避世绝俗,而无处不尽人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是他的多才多艺和认真的精神。他一生做人凡事认真而严肃。他要学一样就要象一样,要做什么就要象什么。创作歌曲赏析《送别》电影《城南旧事》插曲李叔同词(英)奥德韦原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崖,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酣此歌虽为借鸡生蛋之作,却在中国获得了长久以至永久的生命。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四千余年古国古”的20世纪中国人,已经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到的东西。赏析《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此歌作于1926年,初刊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它反映了“五四”时期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真的爱情的热情歌唱,并被传诵一时。赵元任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的描写,引人入胜的描写表现了青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水面落花慢慢,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的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一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赏析《毕业歌》故事片《桃李劫》主题歌田汗词聂耳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会聚一堂时唱的,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这首歌起了提示影片的主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喜爱。在我国革命战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任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的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赏析《在那遥远的地方》哈萨克民歌王洛宾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经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间奏)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宁静的情歌,原为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洁白的前额”,又名“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1939年经王洛宾改编,流行于甘肃、青海至全国。1948年,电影《小城之春》将此曲选为插曲。歌曲是上下句结构的单乐段,上乐句是在高音区,曲调明亮而充满激情,下乐句是在中低音区,音调温柔而饱含深情;上乐句调式较为模糊,下乐句调性确定;上乐句节奏舒展,强调歌唱性,下乐句节奏紧凑,注重诉说性。上下句形成一问一答,手法独特,堪称典范之作。赏析《红豆词》词:曹雪芹曲:刘雪庵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樽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歌词取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贾宝玉所唱《红豆》曲的歌词。这是一首爱情的颂歌。整首歌曲可以说是架构在抒情、婉转、规则、整齐、平和与伤感的气氛上。因此,《红豆词》所言所诉,绝非尽是诗情画意,而包含痛苦与伤感的呈诉,《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词施光南曲这是斐声当代乐坛著名的词作家晓光、作曲家施光南于1982年创作的一首活泼生动的抒情合唱曲,。这首歌具有一股振奋民族精神、号召人民奋发图强的向心力,倾吐出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心声,因此得于广泛流传。表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生动描绘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农村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始终洋溢着豪迈、激昂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新型器乐近现代时期的新型器乐是指与传统民族民间器乐相对应的新创作的各类器乐作品。它可分为中国器乐音乐和西洋器乐音乐两类。前者既有全新的创作,又有基于传统器乐形式而采用新的音乐思维的创作,以二胡独奏音乐的进展最为显著。在西洋乐器音乐创作中,钢琴、小提琴独奏音乐及管弦乐队音乐从无到有,经过黄自、贺绿汀、马思聪等音乐家的努力,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使得新型器乐的创作在解放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器乐曲欣赏《光明行》刘天华刘天华(1894年-1932年),江苏江阴人,为中国近代的作曲家、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对于传统中国音乐及民族乐器的改革有很大的贡献。赏析《二泉映月》华彦钧(小名阿炳)钢琴曲《牧童短笛》贺绿汀赏析《彩云追月》任光、聂耳赏析《森吉德玛》贺绿汀赏析《瑶族舞曲》传唱了几十年的《瑶族舞曲》半个多世纪以来,云南民歌“瑶族舞曲”以其生动优美的旋律,浓浓的民族韵味,响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她不但为云南人民所喜爱,也为各族人民所喜爱;不但征服了国人,也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几十年来,“瑶族舞曲”似乎可以以一种国乐的身份在节日的庆典、重要的场合和大型文艺汇演中闪亮登场。我国国庆庆典中演奏她、民族乐团出访时演奏她、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她、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她、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里,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她……,这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瑶族舞曲”,花样繁多,各种乐器都能演奏,曲调也各有其特色和风格,可谓悠静委婉、婀娜多姿,爱不释手,现在就让我们尽情地欣赏和品位吧!瑶族舞曲三重奏《彝族舞曲》(原为琵琶独奏曲),作曲:王惠然。创作于五十年代末期,此曲中首次运用了“四指轮”的演奏技巧,该曲广为流传,影响很大,1993年被“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艺术委员会评为经典作品之一,曾被高等音乐学院选为民乐教材。彝族舞曲(琵琶独奏曲)王惠然于1956年根据云南彝族民间音调编写。它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粗犷强悍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青年人舞蹈欢乐的场面。《北京喜讯传边寨》邓路马洪业创作背景:1976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一举粉碎“四人帮”,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全国各族人民满怀激情,欣喜若狂地庆祝这一伟大胜利。作品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北京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边寨时,群山沸腾,人民欢歌起舞,热烈庆祝胜利的情景。作品曾在文化部举办的国庆38周年庆祝演出中获创作一等奖。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那些我爱的人那些离逝的风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那些爱我的人那些沉淀的泪那些永远的誓言一遍一遍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手握阳光我们望着遥远轻轻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长大间我们是否还会再唱起心愿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音乐赏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2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