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翻译史·概论第一讲(2012.9.6)一、学习中国翻译史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程2.了解我国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往过程3.认识到翻译对文化进步的重要作用4.学习先哲,做一个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二、中国翻译史要学习些什么翻译史料:什么时候,什么人,翻译了什么著作,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思想(翻译理论)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分析史料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呢?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必须先有一本“历史账”,对历史上的重要节点比较清楚“设身处地”“穿越”到历史情境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史料四、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一般而言,我们把我国的翻译史分为5个时期,称之为“翻译的五个高潮”。【对于每个翻译高潮,我们都应该提出并解决如下问题:这个时期的翻译家有哪些?各自有些什么贡献?出现这样的翻译现象的历史机缘是什么】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民国时期的翻译【鲁迅、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五、参考资料(略)第二讲(2012.9.13)一、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2)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这是对翻译官的不同称呼。后翻译之职,又称“象寄”“象胥”“鞮译”。又因“夷语与中国相反”,古文把夷语称为“反舌”,而译官又叫“舌人”。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二、佛经翻译活动分期张振玉认为,“佛教之传入中国盖在西汉末年”,那就是公元元年前后。东汉明帝八年(65年),蔡谙赴天竺取经,两年后,蔡自天竺归,佛经翻译由此开始。佛经翻译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由东汉末年到西晋,名译家有安清、支谦、支谶、竺法护等。第二时期自东晋至南北朝,名译家有南方的佛陀跋陀罗、宝云等,北方的昙无谶、鸠摩罗什等。第三时期,则是唐代,为佛经翻译之大成。玄奘孤征天竺,研求佛法,历17年;回国后,19年里翻译了佛经73部(相当于25部圣经的分量)。三、佛经翻译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1.《高僧传》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遣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竺法兰,中天竺人也,自言诵经数万章,为中天竺学者之师。时蔡谙既至彼国,相随间行而至,既达洛阳,便善汉言。谙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所谓……四十二章等五部。四部失本不传,江左惟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又有《释老志·序》说,秦景和蔡谙同往天竺求经,后与摄摩腾、竺法兰回洛阳,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最早翻译出来的佛经了。2.早期佛经翻译的一大特点:很多经书没有书面原本,多为合作翻译的结果。西域或天竺来的高僧口诵经文,然后由中方人员合译出经文。公元2世纪,安世高译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同时代的译者有支谶、安玄、严佛调等。安世高,即安清。公元3世纪:支谦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原为月支人,故姓支。祖父东汉时率数百人来华定居。支谦生于中国,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三人均闻名于世。汉献帝末年,谦避乱入吴,孙权赏识其才华,拜为博士。他通晓六种语言,博览群书,本人并非沙门,但佛理精通。《法句经序》:我国译论的开山之作,《法句经序》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什么叫“法句经”。第二部分,《法句经序》的主体部分,就是平常所见与翻译相关的部分,主要讲述《法句经》在我国的翻译、传播的问题。第三部分,说明《法句经》原文在源语文化中的地位,说明后来与竺将炎进一步修订译文的过程。《法句经序》中的翻译思想:核心的问题在于提出了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如何理解“文”和“质”文质与信达雅文质与归化、异化文质涉及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第三讲: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2012.9.20)一、复习:佛经翻译的分期第一时期,由东汉末年到西晋,名译家有安清、支谦、支谶、竺法护等。第二时期自东晋至南北朝,名译家有南方的佛陀跋陀罗、宝云等,北方的昙无谶、鸠摩罗什等。第三时期,则是唐代。安世高、严佛调、支谦《法句经序》这节课转入佛经翻译的第二个阶段。二、佛经翻译第一阶段的特点马祖毅总结第一阶段佛经翻译的特点有四:1.佛经翻译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以汉族知识分子为辅助力量。2.翻译全凭口授。外僧背诵,一人口译,另一人笔录。“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咫尺千里,觑而难通。”3.佛经翻译的草创期,译者对佛经有虔诚态度;另一方面则经验不足,语言能力不够,多用直译法,译文多直质。4.佛教作为外来神学,多与神仙方术相结合以传播。安世高“七曜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变,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济,乃至鸟兽呼鸣,闻声知心”。康僧会等人,也都通晓道术。佛经译文多用道家术语。三、佛经翻译第二阶段(317-617)1.历史背景:东晋时期,偏安江左,北方为十六国。后南方渐次为宋齐梁陈,与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对峙。隋统一中国。2.东晋时期,南方译经的主要人物有法显、宝云和跋陀罗。北方十六国,在后赵、苻秦、姚秦、西秦、前凉时译经的主要人员有佛图澄、释道安(314-385)、赵政、鸠摩罗什(350-409)、昙无谶等。3.南朝时期的译经家有谢灵运、真谛;北朝有菩提流支、彦琮(557-610)。四、法显东晋时期,中国僧徒西行取经回国的有法领、知严、宝云、法显等。法显(334-420)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到达中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人,也是世界上横穿中亚、南亚次大陆并由南洋海路回到中国的第一人。著有《佛国记》(即《法显传》),是研究我国西域地区和南亚各国中古史以及东西交通史、佛教史的重要资料。公元400年,法显65岁始往天竺:“法显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他渡流沙,越葱岭,403年进入中天竺,404年参观访问了净饭王故国、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伽罗卫城(今尼泊尔南)。后在达摩竭提国住三年,在多摩梨国住四年,刻苦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文。409年,渡海到狮子国(斯里兰卡)。两年后,由海路回国,遇海难漂流到苏门答腊,五个月后乘船北上,漂流到山东登陆。413年回到建康。译经有《长阿含》、《杂阿含》等,在道场与跋陀罗合译经论100多万字。五、宝云和跋陀罗宝云与东晋397年到于阗,后到印度,遍学梵书,搜得经书。回国后与凉州僧智严合作译出多部经书。后在建业(南京)译《佛本行赞》。以四言、无言、七言无韵诗译韵文。“江左译经,莫逾于云。”跋陀罗,罽宾(西域地名,在喀什米尔一带)人。受姚秦僧知严邀请来华,从越南乘船到山东,406年来长安,见鸠摩罗什。415年南渡,到建康,次年始由中国僧人法业、慧义等充当“笔受”,译经十五部。六、释道安(314-385)12岁从佛图澄受业,被提拔为大弟子。使佛教拜托对玄学的依附关系,有弟子数百人。364年南下襄阳。379年,前秦苻坚攻下襄阳,道安被劫持到关中。苻坚对权翼说:“我以十万大军拿下襄阳,只得到一个半人。”权翼问是谁,苻坚说:“一个人是释道安,半个人是习凿齿。”释道安后期主要从事译经活动,并讲述般若各经。其对佛教的贡献主要有:一、总结了汉以来流行的禅法和般若学说;二、确立成规;三、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四、整理了新旧翻译的经典。道安不懂梵文,在研究般若的过程中,开始研究翻译。他的研究是通过对同本异译的比较进行的。他的比较使他提出了翻译中的“繁简”“文质”两种倾向问题。七、鸠摩罗什(350-409)与真谛、玄奘、不空齐名,称四大佛经翻译家。高僧传:(其父鸠摩炎)家世相国,聪明有懿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及见鸠摩炎,心欲当之,乃逼与妻焉。罗什9岁随母来到罽宾国,先学习小乘,后学习大乘,13岁回龟兹时,“诸国皆聘以重爵,什并不顾”。苻坚答应释道安提出的迎接罗什来华的请求,于385年命吕光率兵灭龟兹,劫罗什来凉州。期间苻坚被杀,吕光在凉州割据称王,罗什居凉州15年,学习汉语。姚秦弘始三年(401),姚兴遣使西迎罗什,12月20日到达长安,开始译经。罗什译经被僧佑称为“新译”,此前一切翻译均为“旧译”。罗什译经74部,384卷,今存39部,313卷。他第一次把印度佛学按本来面目介绍过来,对六朝时中国佛学的繁荣以及隋唐佛教诸宗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八、昙无谶412年,北凉王沮渠蒙逊灭西凉,大兴佛教,宠信昙无谶。昙无谶深通咒术,西域人称之为“大咒师”。因为他有法术,能医治百病。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知道了,就让沮渠蒙逊把昙无谶进献给自己。半仙儿怎么能随便给人,沮渠蒙逊一气之下把昙无谶给宰了,断了拓跋焘的想法。昙无谶译有《佛所行赞经》等十几部经。九、真谛(499-569)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西印度优禅尼人,学成后四处游历,在扶南(今柬埔寨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碰到梁武帝派人送扶南使者回国,被推荐来到中国。546年到广州,进入陈代。在僧人僧宗、法准等人的协助下,译出《摄大乘论》等。真谛在广州郁郁不得伸,弟子僧宗等请求朝廷召他回京无果,曾一度想自寻短见。后病死广州。真谛所传,主要为大乘瑜伽行学派,其译《摄大乘论》对中国佛学影响较大。十:彦琮《辩证论》(略)第四讲: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2012.9.27)一、彦琮《辩证论》彦琮(557-610),俗姓李,十岁出家,通梵语。杨坚于581年建立隋朝。583年,西域来经,彦琮奉诏翻译;592年,到大兴善寺管理译经事务。前后译经23部,100多卷。总结翻译经验,著有《辩证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在《辩证论》中,彦琮提出了对翻译人员的素质要求。思考: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人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1.“八备”原文及含义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衒,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熟悉)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释彦琮提出的“八备”,是对从事翻译者具体的资格要求。彦琮的“八备”之首要求佛经译者忠于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辛苦费时;“八备”之二要求佛经译者遵守佛教戒律,不招世人非议;“八备”之三要求佛经译者博览佛家教典,理解佛典的主要义旨,消除理解上模糊不清的问题;“八备”之四要求佛经译者博览经典史籍,提高文学素质修养,让译文不生硬;“八备”之五要求佛经译者气度宽和,谦虚,不武断;“八备”之六要求佛经译者潜心研究道术,甘于寂寞,不出风头;“八备”之七要求佛经译者精通掌握梵文即外语,洞悉正确的翻译方法,如此才能不违背原著的义理;“八备”之八要求佛经译者基本掌握中华文字训诂之学,精通本土文字。这八条中,第一、二、五、六条关系佛经译者的人格修养,其他四条关系佛经翻译者的学识修养,此二者均是优秀的译者所不可或缺的。2.“八备”的当代视野梁启超:其中之一、五、六条注重译家的修养,深源本原,余则常谈尔。陈福康:一、二、五、六条是人格修养,余为学识修养,两方面都是优秀译者不可缺少的。“八者备矣,方是得人。”马祖毅:以上八条确是经验总结,甘苦之谈,并非对于译人的苛求。二、佛经翻译第二阶段的特点1.苻坚和姚兴开始组织译场,翻译活动由此前的个人翻译转入集体翻译。第一阶段的佛经翻译分口授、传言和笔受三人,有时口授兼
本文标题:中国翻译史课件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2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