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现代书籍装帧的概述(一)书籍装帧与现代书籍装帧的概念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经过艺术设计(点、线、面)赋予书籍一个恰当的形式、设计的对象包含了一本书所有形的全部因素。书籍设计是一项整体的视觉传达活动,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用一定文字和符号把作者的思想记录下来,并印刷在纸张上;二是将其传达给其他人。现代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是通过特有的形式、图像、文字色彩向读者传递书籍的科学知识信息。书籍的设计艺术正是体现了现代意识趋势下书籍装帧的新概念,是符合时代追求创新的特性。一部好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要具有五个方面的美感:阅读美、视觉美、嗅觉美、听觉美、触觉美。(二)现代书籍装帧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书籍装帧观念的不断发展,数字信息、快餐、广告等新型媒体的刺激不断加强,如今的书籍装帧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书籍的视觉传递强化了商品的概念,研究了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市场消费心理、社会时尚、审美情趣等市场运畴规律,在市场中优胜劣态,竞争日益激烈中脱颖而出。而不象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不考虑市场需求,不研究读者心理,孤立地单纯从书籍出发,书籍装帧设计只限于“从属性”、“书卷性”。人类已进入了数字信息时代,世界经济也已全球化,各民族的文化加快了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于本国文化之中。电子计算的广泛的应用,对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与制版印刷带来了革命和繁荣,书籍的设计艺术逐步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轨道,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制版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对于设计手法本身赋予了强烈的商品竞争意味。书籍装帧设计不是单一的,而是向多向化发展。书籍装帧设计要注重文化含量,充分体现出书籍装帧设计的空间性。同时,书籍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单向性知识平行传递向知识多的方向多元化放射式传递。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趋向于从情韵美、含蓄美、内在美、形式美和广告味到图书市场定位与读者心理分析等全方位的整体设计,并注意书籍传递的广告信息、陶治情操,以增强装帧设计的内涵。这要求设计者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变化,既要有大胆创新意识又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要注重书籍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态、文字与图像、设计工艺与流程等一系列系统化的问题。不仅要注重书籍外在形态的静态美,还要考虑到书籍阅读时翻动书籍的动态美。同时也必须根据社会审美意识和视觉心理,市场需求,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在设计手段上进行创新,并掌握市场经济运筹规律,赋予创新意味,与时俱进。二、书籍装帧的设计理论分析(一)书籍装帧的设计理论(1)从材料、技巧、手法等方面来分析书籍的设计艺术书籍装帧设计包含了书籍所需的材料与工艺总和。它是书籍装帧设计者以感情与思想进行创作表现,把握和反映书籍内容的特殊方式。书籍的最终目的是用于阅读,但只把书籍印刷、装订成册还远远不够。能够赋予书籍以美观,传达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才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最终目的。因为书籍装帧艺术包涵着艺术与技术、生理与心理、美感与功能等的相互联系和高度融合。书籍装帧的设计艺术是对读者的诱导,是视线的流动和渗透,是书籍内涵的再现。现代书籍装帧设计注重视感、质感、手感三方面,它包含着造型设计、材料运用、印装质量。以广告设计的手法介入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将更有效地传递书籍商品特性,使书籍具有“广告味”,赋有更好的视觉传递效果。广告性是书籍封面的第一属性。书籍装帧的“广告性”与“书卷性”相互辨证统一,“广告味”具有一定的视觉传递诱导性,诱发人们去购买书籍的欲望,它和书籍视觉传递出的“书卷性”(文化性)统一,能相辅构成,相得益彰。所以,要达到即使不想买也要对精美的封面恋恋不舍的感觉。这样,这个封面设计就是成功的。好的封面设计不仅能招徕读者,使其一见钟情,而且耐人寻味,爱不释手。当然,封面设计不能只是追求形式美感,没有内容的封面设计,是对内容的误导和对读者的欺骗,没有丝毫实际的意义,封面设计应该是封面形式与书籍内容的完美结合,书籍的内容决定了书籍封面设计的形式,书籍封面的设计又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完全忽视书籍的内容,只注意表现封面设计的形式,或忽视书籍的形式,只注意表现书籍的内容,都是失败的书籍封面设计。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优胜劣态,以质量取胜。创新是每家出版社所关注的问题,书籍装帧的设计艺术,必须是书籍整体创新,以提高设计视觉的冲击力;必须根据社会审美意识和视觉心理,市场需求,具有现代设计意识,在设计手段上进行创新,并掌握市场经济运筹规律,赋予创新意味,与时俱进。给读者强力传递着新信息、新感觉,又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风格的现代设计,在浩如烟海的书籍的市场中醒目。(2)书籍装帧的设计艺术原则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因而在封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二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既要有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美感。达到雅俗共赏。封面是书籍的外貌,是读者了解书籍内容的一个窗口,好的封面能更好地阐释内容,是内容的延伸,而不只是内容的解释。书籍装帧中的封面设计除受书籍内容的制约。有其从属内容的一面外,它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一个好的封面设计,是书籍内容的体现。在这个前提下,它同时是一件有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新颖性、欣赏性、时代性、个性等特点。书籍装帧中的封面设计要求一定要新,避免养成设计上面的“习气”、“习惯颜色”、“习惯构图”、“习惯笔法”等。要刻意求新、求变。首先应该确立表现的形式要为书的内容服务的形式,用最感人、最形象、最易被视觉接受的表现形式,所以封面的构思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弄通书稿的内涵、风格、体裁等,做到构思新颖、切题,有感染力。其次要注重书籍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态、文字与图像、设计工艺与流程等一系列系统化的问题。不仅要注重书籍外在形态的静态美,还要考虑到书籍阅读时翻动书籍的动态美。三、现今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状况(一)书籍装帧设计整体形态结构的功能性把握书籍装帧设计整体形态结构的功能性,“整体性”是书籍装帧说设计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形神兼备”是书籍形态的整体之美的最终要求,也是贯穿书籍装帧设计始终的基本要求。所谓“形”即书籍的结构形态;所谓“神”即书籍原稿的精神内涵。设计时要“形”与“神”和谐发展,使书籍成为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生命体,才能形成书籍形态的整体之美,“形”与“神”若脱节甚至相背,就无法形成完整的书籍形态,更不可能有“整体之美”。书籍装帧设计离不开理性智慧。书籍装帧设计是对信息进行再加工和传递,这就决定了信息传递的系统性和秩序性,而如何将错综复杂的信息按照合理的秩序传递给读者是设计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二)印刷工艺与材质美感表现考究的装帧材料和精湛的印制工艺,是构成书籍装帧美感的重要因素。电子计算的广泛的应用,对书籍视觉传递设计与制版印刷带来了革命和繁荣,书籍视觉传递设计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轨道,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制版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对于设计手法本身赋予了强烈的商品竞争意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的品种愈来愈多,特种纸应运而生,广泛用于各种平面设计中,尤其是高档画册、书籍封面的设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特种纸所具有的可压缩性、可折叠性,及便于加工,又易成型的特点,是其他包装材料所达不到的,也是其作为纸质承印材料的一大优势。特种纸的类型繁多,印刷设计的效果表现力也有很大的差异。设计者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特种纸的特点和性能,才能更好地利用其优势,设计出古朴典雅、豪华喜庆、现代简约等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特种纸具有一定的强度,质轻,有表面凹凸、纹理、平滑、光泽等不同类型,其颜色多样、外表美观。特别是由植物纤维制造加工的纸质材料,对环境无污染,又可回收利用,是绿色包装的首选材料。书籍装帧设计应该把封面、版面、材料、印装等当作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来进行。割裂开来做的结果,肯定是缺少整体的美感。四、书籍装帧设计在市场中的调查状况(一)书籍装帧设计在市场中的定位主要从书籍装设计的材料、技巧、手法等方面以及书籍装在市场中的需求探讨,向读者传递书籍的科学知识信息进行分析。设计者设计时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市场消费心理、社会时尚、审美情趣等市场运畴规律,使书籍在市场中能优胜劣态,提高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在竞争日益激烈中脱颖而出。(二)书籍装帧设计在市场中的销售状况要根据书籍与封面设计的广告性来确定市场调研的目的。读者价值观不同,物质文化需的不同,所以产生文化市场需求选择的多样化,这就决定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多元化趋势。同时要借鉴广告设计方法来加强自身的设计,首先,要做到作品欣赏性(艺术性),要调动读者的审美情绪,否则广告性也失去意义。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该书籍在市场中的销售状况,以及了解消费者认可该产品及其原因,针对消费群,得知现阶段该产品存在的问题。其次,作品的保护性(物质性),用各种物质材料去体现它于广告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关系,同时,恰如其氛地表达思想内容和实用价值,并保护书籍商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作为设计师进行市场调研,自己可以采取主观观察的方法调研,这主要是从设计的角度对书籍装帧在市场上的情况,包括竞争对象、销售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观察,搜集资料。五、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一)我国书籍装帧的生产与发展书籍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投入市场的最终目的也在于实现它的商业价值。书展上许多品牌书籍除了以数量、和个性的书籍外壳设计来获取较好的视觉注目以外,还尽量做到陈列的系列化、整体化,以次烘托、营造出一种气氛,来吸引、打动读者。书籍设计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书籍装帧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承认,书籍装帧的风格和制作工艺也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同时,市场经济也为设计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设计观念、设计手段、设计方向也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书籍装帧的设计艺术要不断服从于市场开发的需求,设计思路要以时代意识为基础,帮助书籍装帧艺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使书籍装帧艺术在充满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促进我国文化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效益,更大满足人们的精神与物质要求。(二)国外书籍装帧的生产与发展日本书籍设计家原弘先生说:“尽管说书是文化产品,但只要在书店里出售,就必须把它看成商品。”因此,有必要把书的外观设计作为商品包装来考虑,将重点放在书籍外观的装潢上。其特点是简洁明快色彩组合,美观大方的字体设计,条理清晰版式设计,强调空间想象对比,重视材质自然美,提高视觉设计的冲击力。国外的书籍视觉传递设计迈入了精细化和个性化、多元化轨道,设计师们利用计算机、光盘图库,运用不同制版印刷工艺、各种纸张材料,不同设计造型手法去表现新视觉空间,新的观念,以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加快信息表述的传递。德国、美国、日本等,它们的设计风格各具有民族风格和艺术特点,注重视感、质感、手感三方面,它包含着造型设计、材料运用、印装质量。六、结合设计,分析书籍装帧设计的应用(一)书籍装帧设计的各要素在设计中的体现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图形先于文字,文字源于图形。设计者常用生动的图形来增加文字说服力,引起阅读的兴趣。在设计师眼里,一切空间的存在,都可以把它看成是点、线、面的构成。它们相互交织、融合、渗透、依托、烘托,且造就一种秩序、一直韵律。组成一个绚丽多姿、奇妙无比的世界。由点、线、面构成的形象,能形成一种矛盾、一种对比、一种节奏。所以,点、线、面是构成设计语言的基本造型要素。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色彩先于形象,尤其在远距离识别上,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比形象更强烈一些。在设计封面的色彩时,也要力求简约,要简化用色,用色越少,形象和构图的表现张力越强。设计颜色时,首先要考虑色彩的主调。因为色彩的主调是由面积较大大的颜色来控制的,这样,既保持了主色调,又产生对比层次,使设计统一中有变化。设计主色调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
本文标题:现代书籍装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4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