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呀?你说说。生:去杭州的千岛湖。师:你呢?生:我去北京的。师:去北京的哪儿呀?生:哪儿都去的。师:有什么收获呀?生:人很多。师:哦,人很多。你呢,孩子?生:我去过青岛。师:好,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观。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同学们,齐读课题。【点评】从谈已有的生活导入新课,侃侃道出自己的旅游经历,激荡起心中的情思,易引起对新课文阅读的期待。师:同学们,你们刚刚才拿到教材,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请你们抓紧时间,反复的朗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语段,反复读几遍,好不好?生:好。师:好,开始!(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师:哦,胸有成竹啦,都读好了吗,同学们?师:谁能读懂这些词。(屏幕打出一组词语: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好,你来。生: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师:字正腔圆,没错,谁再读读。师:好,词语读好了,谭老师出些句子,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谁读这个句子。(屏幕显示: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生再读。师:哦,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词叫“明艳”,你能结合这句子,说说什么是“明艳”吗?你来。生:我觉得应该就是明亮、鲜艳。我把这两个字分开,明就是明亮,艳就是鲜艳。师:嗯,这是一种理解的好办法,还有吗?生:我也觉得是明亮又鲜艳。因为映山红有粉红色的,也有红色的,红色特别鲜艳,也特别亮,所以我认为,明艳是明亮……师:还有或浓或淡的……生: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课文知道,叶老先生是四月份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四月份可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同学们,谁能把北山这种景色给我们读一读?你来。生读。【点评】这是师生共同品读的快乐与惬意。“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共同想象着山花相映、红绿争辉的绚丽,从中感受作者的“明艳”一词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带给我们春天如此般明朗与炙热的情怀。师:真好,同学们,再看看一个句子怎么样?(出示: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试试!好,请你读。生读“一条迎着溪流……”,老师纠正“一路”,生再读,有些磕巴,老师轻声地跟着读,并提醒“变换这个词不能读错,变换调子”,生重复“变换调子”师:同学们看看,听听,“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一首溪流的欢歌,谁再读读,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师:同学们,这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呀。好,同学们的字词谭老师放心了,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好,坐好准备,请你在默读的时候边读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生默读。师:想好了吗?谁说说。生:他是按从下到上,从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外洞,然后再写了内洞。还有没有补充的。生:他是按位置顺序写的。师:详细地说说。生2:他先写了洞口,然后再写了洞内,然后再写了内洞。师:好,中间有一个游览的地点没有找到,同学们找到了吗,还有一个被忽略的,你说。生:我觉得应该是从洞外到外洞再到中间那个叫孔隙,再到内洞。师:来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是这样告诉我们游览顺序的。看——(屏幕出示)☆出金华成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教师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读标红的文字。)师:看看,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点评】如果课堂仅仅梳理出作者游览的顺序,而不探究“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学生对文章表达特点的体悟只能是模糊的,而如此明了清晰的梳理与探究不仅帮助学生明白移步换景是怎样的表达,还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师: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咱们读起来,也好像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所以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写作方法。好,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我们看看,一路游览,你觉得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当中,最惊险的是哪一处?你说。生:就是在坐船的时候,仰卧在小船里。因为,在外洞到内洞的过程中,他仰卧在小船里,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仿佛上下、左右的岩石都要挤过来,只要头抬一点点,就会碰到岩石。师:好,孔隙大家看看是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个自然段。生:第五自然段。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着了吗?边读边想,孔隙有什么特点?生读。师:好,哪位同学想好了。孔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好,请你说。生:我觉得孔隙非常小,只能容下两个人坐的小船。师:还有不同的吗?生:我认为孔隙很惊险。因为他说,他说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也就是表明这个石头都要掉下来一样,所以就说明很险。师:感觉到一个惊险,同学们,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这些特点,可是文章处处让我们有这些感受,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不好?谁能跟老师合作着,读一读描写小船的句子?师: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艘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生:小船一直小到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生:而且还没办法再容第三个人。师:好,跟老师合作着来一下。怎样小的小船呢?生齐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师: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再没法,谁读读,你读。怎样小的小船呢?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师:怎样小的小船呢?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师:同学们,作者通过写船小,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孔隙的……生:窄小。【点评】一唱三叹,不断去体会小船的乘坐方式独特从而进一步感受孔隙的低小,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师:好,作者就是通过小船的窄小来写出孔隙的窄小,同学们,谁能接着往下读?来,你试试!生:船两头都拉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师:嗯,同学们,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啦?在向我们介绍什么呢?生:它在向我们介绍,船就随着工人随便走动。生:它是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小船是怎样进出的。生:小船的两头系着绳子,里外各有一个工人,里面的工人拉这个绳子,往里面拉,小船就进去,外面的工人拉那个绳子,往外面拉,小船就出来了。师:同学们,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划着进去呢?生:因为像这么窄小的地方,你根本没有人能放桨,就是划桨。还有,你得躺着,稍微起来一点点,鼻子呀、额头呀,就会碰破,你怎么可能站起来划桨呢?生:我觉得,因为他说人必须仰卧在小船里,这说明洞的顶非常矮,如果还能划桨的话,为什么还要仰卧在小船里呢?师:很好,同学们真会思考。你说。生:既然是划,就应该是直着身子划,而如果弯下身子的话,划得肯定偏了,如果直着身子的话,就像后面说的,就会撞破了鼻子,擦伤额角。所以说,划着过去是不可以的。师:好,同学们,作者寥寥数语再一次告诉我们孔隙是多么的矮小。同学们,只有这样的小船才能安全进出。据说呀,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呀,因为发福,没有能够进入到内洞,被卡在了孔隙的中间,留下了遗憾。这一段话呀,同学们读的时候,可不能着急,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哪些词语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别放过它,画出来,品一品,开始!(生默读,边读边画。)师:好了,哪位小朋友愿意给大家汇报?好,请你来。生:我觉得第一个是仰卧,我就仿佛感觉到自己正仰卧在那小小的船里面。第二个是“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我就仿佛感觉到背部,全身几乎都贴到了船的底下。师:谁也找到了这一处?举手,给老师示意一下。这么多同学都找到啦,那同学们,“贴着船底”这个“贴”,看看课文,是怎么贴的,谁能读读,你读。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部,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师:好,从后脑到肩背,再读。生:从后脑到肩背。师:看准了,哪位同学还能再读读这句话,来你试试。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生:就是,因为石头就像人一样压了过来,说明它,这个孔隙很窄,所以他什么地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齐!生读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嗦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嗦吗?你说。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船非常小,跟那些钟乳石,和石笋压在一起,所以,就挤压在一起,比喻非常窄。师:你能读一下这句话吗?生: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像,都朝我挤压过来。师:孩子你读的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叶老先生的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点评】“哪些词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问题从表达和内容两个角度介入。学生先汇报对词语的独特感受,再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直至顿悟只有加入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使文章亲切生动、真实可感。如此体悟文本的过程经历了两个来回,且又不那么界限分明,理解内容与体会表达水乳交融,使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领悟了作者表达的秘密。师:同学们,很遗憾,我们还没有深入的品味叶老的真实感受,那么有一句话说,描述双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我们今天领略的是独特的进孔隙的方式,那么,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来了解奇观,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再见!总评:内蒙古自治区选送的青年教师谭培霞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过程中,谭老师不求大而全,只求美而真。针对叶圣陶先生这篇游记名篇的表达特点,谭老师确定了从“移步换景的叙写顺序”及“表达真实的感受”入手,随作者一同游历金华双龙洞的简约目标。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谭老师设计的精细与独具匠心,各个环节安排恰当,引导学习井井有条。谭老师的导语简练明了,目的明确,一要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必需眼界开阔,二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初读后,谭老师只是将生字学习作为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辅助环节,轻松处理后即时走进学生的心中,将时间交还给急欲一吐为快的孩子们,采用表达入手——定点细读——体会表达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学语习文的一条规律: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表达。教学中,学生既游历景点,又体悟写法,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得以有效落实。谭老师此课的教学的亮点在于理清课文思路后的时候,用一个睿智的问题引出教学重点:哪部分最惊险?让学生清晰理清旅游路线,用时虽短,却效益突现。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决不亚于文章的作者,但欲入“孔隙”体验之难显而易见,因为学生极少有亲历此举者,那该怎么办呢?谭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如“贴”、“挤压”等关键词语细细品味,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以读促讲,以诵传情,让抽象的文字在学生脑海中变成流动的画面,从而达到品味文字,深入情境,体验情感的目的。完成教学目标。因为比赛课堂教学时间只有三十分钟,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比较困难,而谭老师用自己不疾不徐的教学风格循循善诱,很好地把握住课堂节奏,同时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点拨学生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试想,如果我们每位老师每节语文课上都是这样,结
本文标题: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5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