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毛概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015年最新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八章讲五个问题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讲四个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认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经济的基本理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是严禁涉足的禁区,我们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二阶段: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1979年初,陈云重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是他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翻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过“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党的十三到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党的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阶段。4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非常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是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智能是不同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是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的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3)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形成和确立•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2)党的十二大,“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3)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4)十四大,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5)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1)为什么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①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决定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2)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①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实质和核心: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②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质的提高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50%100%静态数量上动态数量上公有制主体地位数量标准图示社会总资产公有资产>70%公有资产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4)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关系: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4.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又一原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个体经济(既是劳动者也是小私有者)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港澳台投资的经济(私有部分)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5.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⑴什么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决定按劳分配的条件•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社会分工没有消失,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⑶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第一,按劳分配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第三,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第四,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其根源: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⑴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⑵生产要素分类生产要素物的要素人的要素土地厂房设备资源材料货币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信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⑶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知识产权分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①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劳动力收入(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主要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事业单位空闲时从事的经营性劳动所取得的收入。劳动力收入:主要指外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系概论》第八章第一节②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资产收益、资本收益(按资分配)按资分配(资本收益、资产收益)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参与他人劳动成
本文标题:毛概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2015年最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5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