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一、日升昌的诞生•日升昌做的是汇兑买卖,就是你把银子交到它的柜上,拿上一张由商号开出的汇票,到别的地方就可以凭票再把银子取出来。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时人们把经营这种业务的商号叫票号。•1823年,清道光三年前后,一个叫雷履泰的山西商人开办了日升昌票号。在那以后的一百年时间里,陆续由山西商人开办的这些票号曾一度控制了整个大清国的金融流通。正因为如此,山西票号被当时的学者梁启超称为“执中国金融界牛耳”。•当时江苏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巡抚陶澍向皇帝解释说,“苏城为百货聚集之区,银钱交易全籍商贾流通。向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每年来苏办货,约可到银数百万两……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贾,具系汇票往来,并无现钱运到。”•取名为“日升昌”,用意是愿该票号如东升之旭日,繁荣而昌盛。•上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下联: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横匾:丽日凝辉•二、经营方式与内容•(一)汇兑及其方式•平遥票号的产生,开始并形成了我国比较成熟完善的汇兑制度。汇兑主要分为票汇和信汇。•1、票汇•票汇是采取用汇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汇兑方式。•汇票分为即期和期票两种。•即期是指见票兑付;期票是在约定日期付汇。票号就是沿袭了即期和期票两种方式。后来都实行了“见票迟三五日交付”的制度,而且要把这几个字写在汇票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是票号可以多使用三五日顾客的银两;•二可以避免顾客来兑取钱时,因为暂时银两不足而遇到付款困难,影响票号的社会信誉;•三是可以防止持假票冒领,或遗失汇票被冒领等。•票号由于凭票兑付,有时应顾客要求而履行保证顾客的汇款不遗失的义务,在汇票上加盖“讨保交付”和“面生讨保”的戳记。•凡是“讨保交付”的汇款,交付时必须取得商保。“面生讨保”是指在取款人生疏的情况下才要保。•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第一,要做到“平色余利”。“平”,即天平;“色”,即银的成色,或曰含银量。在平色一致后长余的银两,就是“余利”。•当时山西商人为了鉴定银子成色,编了这么一首歌:“天津化宝松江京,纹银出在广朝城,上洋豆规诚别致,金陵顷化是足色。”•第二,就是汇票的防伪。•票号兑付都实行“认票不认人”的制度,所以汇票的防伪性就极其重要了。•口诀中,天津的银叫化宝银,北京的银叫松江,上海的银叫豆规银,南京的银叫顷化银,其中以南京的银质量最好,含银量达97%,上海的只73%,,所以,“日升昌”票号就以南京的顷化银为标准,把其他地方产的银子按上述比例换算后兑付,这个换算比例就是今天的汇率,比如,顾客在南京“日升昌”票号存入100两顷化银,在上海“日升昌”票号就可取出豆规银133两•第二,就是汇票的防伪。•票号兑付都实行“认票不认人”的制度,所以汇票的防伪性就极其重要了。•首先,要有专人书写汇票,各分号能够熟练地辨认书写人的字迹。•其次,票号创造了以汉字代表数字的密码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月的代码就是:“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每个月30天的代码就是:“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道,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代表银两10个数字是:“赵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或“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万千百两”数字单位由“国宝流通”四个字分别代替。•假如在6月20日为某票号汇银4000两,它的密码就是“取人城宝通”。•第三,建立信用制度。雷履泰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规范的信用制度。•“票号以道德信义树立营业之声誉,故遴选职员,培养学徒非常慎重,人心险于山川,故用人之法非实验就无以知其究竟。”•雷履泰建立了一套考察和培训伙计的制度。他把总号的伙计,分别派到远近、繁华、贫富不同的地方去,让他们面对并处理复杂的业务,以考察他们做人的准则和能力。这套考察和培训伙计的制度,后来作为“日升昌”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100多年。后人给它概括为一套店规是:“远则易欺,远使以观其忠;近则易狎,近使以观其敬;烦则难理,烦使以观其能;卒则难办,卒使以观其智;急则易夹,急使以观其信;财则易贪,委财以观其仁;危则易变,告危以观其节;杂处易淫,派往繁华之地以观其色。”•“日升昌”为了赢得顾客的信任,宁可损己也要利人。例如,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北京城里的王公贵族都跟随慈禧、光绪逃往西安,他们在仓皇出逃中,对金银财宝来不及收拾,只携带“日升昌”票号银票,一到山西,他们就凭这些银票到“日升昌”山西分号取银子,但“日升昌”设在北京的分号也因战乱而被洗劫一空,连账簿都被烧掉,没有账簿怎么兑付票号的银子呢,但“日升昌”宁可自己损失也要照原凭“日升昌”票号的银票给顾客兑付银子。“日升昌”的这一信义之举,果然大大地提高了“日升昌”票号的声誉,战乱后,北京分号再次开业,不仅普通百姓放心将银子存入“日升昌”票号,就连朝廷也将大笔官银交给“日升昌”票号汇兑。•2、信汇•信汇就是采用书信汇兑的方式。这种方式“非素有往来的大商号”而不采用。”•由于是熟悉的商号才采取这种汇款方式,所以费用少,被称为“半信用汇款”。•3、电汇•我国开办电报业始于1880年。电报允许民用后,给票号汇兑带来了极大方便。•除以上汇兑业务以外,还有存款、放款业务、为商户调拨资金、为商号钱庄存放款、汇兑官款等业务内容。在此,不一一讲了。•三、组织结构与管理•(一)开设票号•开设票号,一般由独家或多家股东出资设立或由商号改营而成。总经理由财东家或股东聘请。•书立合同,“写明资本若干两,以若干两作一股,几年合算大账一次,盈亏按股均分,‘经理顶身股’若干。”•山西商人是中国最先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商者,他们在全国遍设分号。•货物不论运到哪里,都有山西商人设在当地的机构组织安排,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山西商人。这种在当时近于网络化的经营方式,为票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1884年以前,设立票号无需向清政府注册领贴。1884年之后,开设票号需要向道台衙门呈请批准,领取部帖。•(二)总经理的责、权、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苟非人力所能制止而丧失资金,财东不但不责经理失职,且加慰勉,立即补足资金,令其重振旗鼓。盖以商业之赔赚,犹如兵家胜败,倘出于误而非故致遭损伤,亦须励其前进,始可挽回颓势。”•经理在号内对一般事务是全权负责,一些较大事宜如“扩充业务,赏罚同仁,处制红利”是有财东裁定执行。财东对票号负无限责任。如果票号倒闭,所有负债由财东负责偿还。如果所放之款不足以支付存款,财东要补充现款支付。•(三)分号的设立及其人员构成•票号的业务主要靠在外的分号经营。因此,设立分号是票号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分号地点的选择,有的是因为地点是大商埠而设立,如平、津、沪、汉等地;有的是因为本号业务所涉及的范围而设立等等。•全局统筹是山西票号联合组织的巧妙之处。其相互联络的原则是“酌盈济虚,抽疲转快”。这种制度是总号集权制,资既储总号,获利也归总号,以总号为中心,各分号只是补充机关。总号掌握全局大权,分号不易舞弊。•各分号要经常通过信件向总号报告分号营业状况和当地行市。市面平稳时用平信,有急事如行情暴涨暴跌时用加急专信,电报产生以后用电报,以便互通信息。日升昌总号内专有一间“信房”,用来处理信息用。各分号要每月以“月清”,年终以“总结账”的形式向总号报告每月全年的营业状况。•分号经理由总经理选派精明强干、相对优势者前往担任。分号经理要对总号负连带无限责任,“即其家族,亦不可不负责任”。•有一个规定:总号要付给分号经理“损失赔偿准备金”,这项资金是在营业决算后,依据纯利润的多少由总号分给分号经理一定数量的银两,叫作“花红”。•花红要存在店里,并付给一定利息,用来填补分号经理的损失赔偿所需。只有当分号经理出号时,才付给他。•各地分号内部人员分工大致相同。一般分号多不过十几个人,少则五六人。主要有经理1人,副经理1人,管账1人,负责帐目司信1人,是号内的文书,向各联号通报本地金融情况。•(四)股本与分红•票号的股份分银股和身股。“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1、银股•银股分为正本和副本,即名义资本和实际资本。正本是股东的合约投资,没有股息,只享受红利。每股投资几千两到1万两。一家票号有十几股投资。•副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东家、经理以及顶身股伙计在结账期,所分得到的红利中的一部分存入号内,称为“统事”或“获本”,不分红,只得利息,不得随意抽取。•另一种是票号东家的存款。副本是票号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列入票号的正账。所以,票号的实际资本都要大大超过其名义资产。•2、顶身股•顶身股即人力股,是票号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财东按银股粉红,劳动者按顶身股分红。顶身股不承担亏损责任。在这种激励机制作用下,从经理到伙友“莫不殚心竭力,视营业盛衰,为切己之利害”。票号之所以能发达,分红制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3、分红、薪金及待遇•票号每3-4年结一次大账,即“合账”。红利的标准一般由财东和总经理商定。在票号兴盛的光绪年间,一般每股可得红利8-9两,好些的可得1-2万两,个别的可得2-3万两,最差的也得5-6千两。•总经理在一个账期可得1.6-2万两,每年平均得4-5千两。•另外,再加上“统事”每股2千两,两项合计每年可得7千两。如果有几个“统事”,就了不得了。其他人员吃2厘股的每年也有1200两,并且红利存在票内,享受利息。票号每年按股厘数目给顶身股者,每年约3-5百两,到合账时从红利中扣除。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包括大掌柜。•没有股吃的伙友,票号每年给予薪金。一般在20两到200两不等,到年底还有赏金。学徒也有薪水,每年2-4两起到12两、14两逐年增加,到年俸70、-80两时就有资格享受1-2厘的“顶身股”了。•此外,票号人员还享受一些生活上的待遇。•(五)人员管理•票号经营管理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有一个严格人员管理制度。票号在使用经理和一般职员,一向取轻用重托制。•当练习生求人与票号联系工作时,票号首先,询问他前三代操何业,以示出身贵贱;其次,要询问本人履历、资历。如果认为尚可,就进行口试测试其智力,再试其文字水平,合意后便择日进号。•学徒期一般3年,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做一些日常勤杂事务。•第二阶段:要熟背“平码银色歌”,以有利于以后进入角色。此外,还要抄录书信、练习如何写信、记账等。•第三阶段:掌柜认为有出息的学徒,就要教他一些做生意的方法。•在3年学徒期间,票号还要对其进行道德训练,如重信用、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喜辛苦、戒奢华等等。•如“远则易欺,远使以观其志;近则易狎,近则观其敬;烦则难理,烦使其观其能;卒则难办,卒间以观其智;急则易爽,急期以观其信;财则易贪,委财以观其仁;危则易变,告危以观其节;久则易情,班期二年观其则;杂处易淫,派往繁华而观其色。”经过考验证明此人确实可用,才由总号派往分号。•(六)假期与纪律•票号人员没有固定的休息日,每个人只根据自己在号内服务年限的长短、以及分号离家乡的远近得到相应的假期。•在号内工作期间的纪律也相当严格:不准接眷出外;不准在外娶妻纳妾;不准宿娼赌博;不准在外开设商店;不准捐纳实职官衔;不准携带亲故在外谋事。这些规定的用意是:一恐耗费精力,二怕耗费金钱。•至于不得带家眷一条,根据有关调查资料理由有三:(1)不带家眷出外是山西商业界的习惯;(2)节省费用,以免侵蚀庄款;(3)预防舞弊,如卷款潜逃。因为家眷在山西,就有了安全的保障。所以,票号除1-2名仆役外,其他人员都是山西本地人。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为本省人谋生计,还能起到监督舞弊的作用。•四、日升昌的终结•自1898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到1911年,国内共成立了17家官办和商办银行。这些银行都以汇兑为主要业务之一,而且不惜降低汇费来招揽业务。“汇丰银行汇票不赚不做,通商银行不赚亦要收,”与票号争夺业务。•清政府还规定“凡各省如有应行解部之款,一律由户部银行兑交京师。”1906年全国票号汇兑公款数额达到2250余万两,到1911年下降到530余万两。银行在汇兑公款的同时,还大量地为工商也承担汇款。在这种背景下,票号的业务在银行与官办银行的竞争下开始走下坡路。
本文标题: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5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