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本书及其作者简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TheBasicPrin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作者是R.W.Tyler,就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这本书是源于1940年泰勒在课堂中主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的讲义内容,1949年由芝加哥大学发行单行本。这本书由於奇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成为课程理论的里程碑,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自1949年初版以来,该书已重印40余次,并以多种文字翻译出版。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展开讨论——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泰勒在书中提出的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读这本书首先得到的是方法论的启示。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想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种方法论的思考实际上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很有启发的。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并给出了构架教育目标的几个来源。为了使论述过程更加的能为读者所了解,也为了本书能真正成为能指导教育工作者的书,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阅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内容和行为两维来界定教育目标。我们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的时候,对教育目标的表述有的时候容易流于形式,限于空洞,在说明教育目标的时候,泰勒指出:“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行为,是以这样的措辞来表达: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能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和内容。”并且还给出了一个二维图表形式。这种二维的思维方式对我将来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很有用。实际上,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编制测验的时候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我们通常将各章的内容列成一个纵列,而将实际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和“熟练运用”等几个程度来标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决定各个章节的权重和最后测验的形式——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样同一个教学科目的老师就能基于一个很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对于我们加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规范是很有帮助的。作为一本教育经典,《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迄今仍然是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给人的启示非常巨大,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思索。二、感想体会1、在最低层面上,学习心理这门学问,能使我们分辨出人类的哪些变化是可以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产生的,而哪些是不可以的。例如,很明显,年轻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养成卫生习惯并获得健康知识,然而,他们无法直接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身高。就学习问题而言,幼童能学会使他们的身体反应趋向更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向,却无法通过学习完全抑制身体反应。那种试图教儿童安静地呆在学校里的陈旧观念,其实是在强行实施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31页)这就是我常说的,不要和大自然作对,不要自以为人定胜天。教育者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能学会,不要以为教育万能。一定要搞清哪些变化可以通过学习产生,哪些则不能。获得这种清醒,这种见识,不但需要经验,而且需要“学习心理学”这门知识。无知者无畏。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会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学生具体情况,幻想只要自己“严格要求”,就什么都能“要求”出来,结果当然是碰一大堆钉子,搞得满心沮丧,或者满腔愤怒。所以我希望老师们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一条条具体写出来,然后冷静地审视它们,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只是主观幻想,属于“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2、在较高层面上,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使我们能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而哪些目标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或者在预期的年龄段根本就无法实现。例如,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通过教育经验能够使儿童的人格结构发生大量的改变,可是旨在使16岁少年的人格结构发生深刻改变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实现。16岁时,人格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基本的人格结构进行再教育就变成非常困难的任务,而且通过正规的学校计划已不可能完成。(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33页)高中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还经常强调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事实是高中生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学习习惯,高中老师能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做某些微调,就已经不错了。千年前的《学记》中就已提出了类似的“当其可之谓时”的原则了。其实初中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容易转变的。当然,比起高中生来,初中生可塑性要稍强一些,但因人而异,而且每个人可塑的部分不同。有的孩子或者学习成绩能提高,人格不会有什么变化,有的孩子或许能形成某种好的新习惯,但其他旧习惯是不会改的,有的孩子或许人际关系能打开新局面,但个性整体并无变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局部有可能调整,整体人格框架是不会变的。所以教师必须清醒而明智。清醒才能少做无用功,明智才能把钢使在刀刃上。3、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的另一个用途,涉及将可实现的教育目标安排到各个年级。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达到一个目标需要花多长时间,在哪个年龄段做这样的努力最有效率。(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34页)……一般说来,儿童的基本态度不会因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月的教学而发生显著转变。同样地,我们获得的关于发生其他类型的行为变化(如思维和学习的方式,基本的习惯和实践、兴趣等方面的变化)所需时间的资料,也说明了这一点。(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36页)三个月就是一个学期。就是说,学生要发生显著变化,没有一个多学期是不行的。日本有一位学者认为至少需要100天。如果这个结论有科学性,那么可以由此推知,我们很多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中学生的变化未免太神速了。或者这是特例,或者其效果是有水分的,欠真实。我们由此还可以推知,学校里流行的各项评比,要求今天发现问题明天就必须改正,班级平均分低几分就让教师下岗,在多数情况下是违反学生心理规律、也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果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大概也是假象为多,并非真实的进步。教育没有神话,教育是老老实实、耐心细致的事情。办教育不同于办公司,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乱搞指标管理。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真明白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他们就不会逼迫教师“一个月上一个新台阶”。如果教师真懂得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他们就不会逼迫学生迅速进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对上级的瞎指挥也就会心中有数,即使不得不执行,也会做些微调,来保护孩子。教师与教育者这两个称谓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为了成为成功的教育者,而不是简单重复的教书匠,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是必要的。4、“思维”这一术语被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但是一般来说,它所隐含的行为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和重复这些观念。(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60页)重复本质上是机器和动物的特点。我们在哪里看到不断的机械重复,就一定会在哪里发现思想的贫乏。思维不是复制,而是联系,是把一些概念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把重复性的记忆看成简单再生产,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而把思维看成扩大再生产,产生了新的东西。用这种观点观察我们的教育,你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思维含量”很低。我们的教学训练,几乎总是用不管的重复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技巧,考试也基本上是考这种东西,记性好的学生占便宜。我们还迷信“熟能生巧”,而这恰恰主要是手工业者的人生智慧。用这样的思路教育学生,结果他们脑子里就会装满“知识”,但缺乏思考能力,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思考的习惯。别处不用说,你从网上教师的提问就能看出,他们总是希望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办”,然后他记住,然后他就去做,至于为什么该这么办,他往往很客气地不予追究。他不想思考,而且已经不会思考了。教师如此,学生可想而知。重复很可能成为思维的敌人。只有大幅度减少对重复性记忆的关注,把注意力转移到思维能力培养上来,教育才算走上了正轨。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把精力集中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现在真懂得这一点的教育行政官员和老师,比例实在太小了。这也就造成了在新课改以后还有那么多的教师在拿着新教材教授旧课程。许多教师认为新课改的教科书“缺乏实质内容”,据我所知,以九年级化学为例,有一些学校用学案代替教科书,教科书根本没用过。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