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及作业指导
1《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及作业指导责任教师:杨大江8978858第一次作业第一编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一、填空题:1、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形成于_______代,极盛于______,动摇与______。2、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思想。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4、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田之下,_______,率土之滨,_______”的土地国有制基础上的。二、单项选择题: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A代天行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世卿世禄2、()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继承制D君主制3、“礼治”的基本原则是()A亲亲、尊尊B刑不上大夫C礼不下庶人D世卿世禄制4、殷商奴隶主所崇拜的至上神是()A上帝B天C巫D玄鸟三、多选题:1、1、1、周礼具有以下性质()A道德规则B宗教仪式C法律规则D根本大法2、2、2、慎罚的内容包括()A“眚”者从轻,“非眚”从重B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C“父子兄弟,罚不相及”D刑罚适中3、3、3、周公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周公在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的贡献有(ABC)A西周立志思想的奠基人B提出明德慎罚思想C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D“天命”“天罚”思想的创造者四、名词解释:1、惟命不予常2、以德配天3、宗法4、亲亲5、周公制礼6、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7、明德慎罚五、简答题:1、1、1、简述夏商西周神权法思想的表现?2、“以德配天”的意义何在?3、简述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六、论述题:21、1、1、试述周公“明德慎罚”思想的内容及意义?2、2、2、何谓“宗法等级制”?答案:1、夏、殷商、西周2、天命、天罚3、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4、莫非王土、莫非王臣B、C、A、A、ABCD、ABCD、ABC第二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总的来说,制度上讲,是由礼制到_______的变革,从政治法律思想上讲,是由礼治到“_______”的变革。2、管仲十分重视“礼”在治国中的作用,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国之四维”。3、在经济立法方面,管仲提出了“_______”,“与民分货”的思想。4、公元前536年,子产进行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改革,这便是“_______”。5、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之旨是“_________,_______”。6、先秦儒家对西周之礼的改造经历了三个阶段:________以仁入礼,突出了礼的伦理性和强制性;________倡导“仁政”,使礼成为国家意志的表现;_______沟通礼、法,使“礼治”理论化、制度化。7、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以德去刑”的教育预防思想,是_______家的创造和贡献。8、孟轲的法律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论”。9、荀况认为,“法义”、“法数”于“类”之间,“______”是“______”的指导,“______”是“_______”的体现,当“法数”不能包容一切时,“类”可作为“法数”的补充。10、墨家“天志”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和“______”,而“尚同”则是“天志”的表现。11、《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思想,其理论根据是“_______”。12、《庄子》的自由观,集中表现为他提出的“_______”。13、前期法家中______被称为重“势”派,_______被称为重“术”派;_____则强调“变法”。后期法家的_____成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以《管子》一书为代表的______兼论礼、法。14、商鞅的变法口号是“______,_______”,变法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变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中国法之思想史上,______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思想家。答案:1、法制、法治2、礼、义、廉、耻3、令顺民心4、铸刑书5、不法先王、不是礼义6、孔丘、孟轲、荀况7、儒家8、仁政、性善9、法义、法数、法数、法义10、兼相爱、交相利11、无为道12、逍遥游13、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齐国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历史进化论治、富、强、王15、商鞅二、单向选择题:1、春秋时期的革新家中,()代表了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新封建贵族。A管仲B邓析C子产D鲍叔牙2、()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A管仲B子产C邓析D齐桓公3、春秋时期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学派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4、儒家对周礼所采取的态度是()A照搬死守B批判和抛弃C继承和改造D取其形式变其内容5、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一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著名论断3的是()A管仲B孟轲C孔丘D荀况6、()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明确提出了既隆礼又重法的思想主张。A孔丘B孟轲C荀况D贾谊7、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A荀况B贾谊C管仲D孟轲8、()最早提出了我国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律观。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9、《老子》“无为而治”的本义在于()A消极等待B绝对虚无C效法自然D出世遁世10、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韩非C慎到D申不害11、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贵族与平民平等使用刑罚的思想家是()A商鞅B韩非C管仲D邓析12、在人性问题上,法家主张()A“好利恶害”的人性论B人性善C性三品D性相近,习相远三、多项选择题1、春秋时期革新家的主要代表时()A慎到B管仲C子产D邓析2、2、2、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时()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德“合礼合法”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3、3、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是()A维护“礼治”B重视“德治”C提倡“人治”D“无为而治”4、4、4、孟子的“仁政”在法律思想上表现为()A“正经界”,保障土地私有B“去甚,去奢、去泰”C“薄税敛”,征收赋税徭役有定制D“省刑罚”,反对繁法苛刑5、5、5、孔丘的仁者“爱人“的特点是()A主张“兼相爱”,爱无等级B“爱人”具有强制性C“爱人”具有等级性D“爱人”由亲及疏,由己及人,具有宗性。6、6、6、荀况“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其表现在()A以“明分使群”的礼法起源论证封建官僚等级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B强调礼的实质和作用在于“分”“别”C突出了“礼”的客观性,强制性、制度性D主张以礼“举贤能”,确立官僚制度7、7、7、墨家德法律思想集中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小生产劳动者的思想特质和历史局限性,表现在()A既有朴素的平等观,又有尊君集权的专制倾向B及反对宗法等级德“礼治”原则,有主张新的官僚等级C及主张法律高于君主,由八立法司法大权归于君主D及要求法律承认并维护劳动民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又把希望放在明君贤臣身上8、8、8、道家理论体系上有两个主要特点()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道法自然D无为而治9、9、9、老子主张以道统法,是因为他认为“道”具有以下性质和功效()4A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是最高的原则B道无处不在,普遍而且无私C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D道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寡制众,且无往而不胜10、法家的执法主张所包含的内容()A明法B任法C壹法D从法11、法家法治的理论根据是()A、好利恶害的人性论B“人民中而财货寡”的人口论C发展进化论的历史观D君主独制的认知12、商鞅把人类社会化分为()A上世B上古C中世D下世今世E中古F近古当今答案:CAACCCDCCBAABCDABCABCACDBCDABCDABCDCDABCDABCDACACD四、名词解释:1、铸刑书2、宽猛并用3、不法先王不是礼义4、竹刑5、父子相隐6、导之以德、齐之以礼7、性善论8、惟仁者宜在高位9、法义、法数、类10、有治人,无治法11、兼相爱,交相利12、非攻13、不党父兄,不偏富贵14、《老子》15、无为而治16、三易17、壹刑18、报法处世则治19、信赏必罚五、简答题:1、简述管仲“令顺民心”、“与民分货”的经济立法思想?2、简述子产宽猛并用的刑罚思想。3、简述儒家对周礼的改造。4、简述孟轲的民本主义的法律观。5、简述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6、墨家的“天志”、“兼爱”、“义”、“尚同”等概念的相互关系。7、墨家在维护劳动者权利方面的法律主张。8、《庄子》中法律虚无主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9、简述法家关于法的概念、性质及作用。10、简述商鞅“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六、论述题:1、试述管仲在政治、法律上的革新思想的主要内容。2、试述儒家“为政在人”的人治论。3、为什么说荀况的法律思想具有儒法合流的特征。4、墨家的理想法——“天志”的主要内容。5、试评《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及其“无为而治”的法律观。6、试比较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7、试评韩非法、势、术相结合的思想。第二次作业第三编封建社会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5一、填空题:1、秦朝推行“法治”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2、东汉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_______,强调“人道为本,天道为末”,深刻揭露了神学法律观,提出了独特的变法改制的思想主张。3、张斐《________》和杜预《________》作为注释晋律的专门著作的出现,表明律学已成为依据经义原则研究法律问题的独特科学。4、_____是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5、唐律疏议》中关于“________,刑罚为政教之用”,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已基本定局。6、礼法结合在《_______》中已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7、在国家与法律的起源问题上,韩愈提出_______,而柳宗元则认为法律起源于“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早期黄老治学明显具有()结合的性质A道法B儒法C儒墨D礼法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完备最全面论证封建制度和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轲C荀况D董仲舒3、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是()A明的慎罚B德主刑辅C简直D礼乐抚于中4、玄学实际上不过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是一种以()家的虚无来论证儒家纲常的思想理论。A阴阳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韩愈的()说,为后来宋儒提出气质之性、天理人欲之说开辟了道路。A性三品B天刑C赏罚及时D崇礼重法6、《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A文武张设B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C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D刑、礼、道迭相为用三、多选题:1、董仲舒在论述治国应当“大德而小刑”的两点理由是()A阳德阴刑说B性三品说C无为而治说D“事皆决于法”2、魏晋时期在治国主张上先后出现了()A名法之治B德礼之治C名教之治D无为而治3、北魏孝文帝纳礼入律的主要表现()A创制“存留养亲”B加重对不孝罪的惩罚C废除“裸刑”处斩的行刑方法D速决轻罪,不使久留狱奸E严格区分斩、绞两种死刑等级4、律中体现“君为臣纲”的犯罪主要有()A谋反、谋大逆B危害皇帝安全C大不敬D恶逆四、名词解释:1、三纲五常2、性三品3、原心论罪4、《律表》5、名教出于自然6、存留养亲7、《唐律疏议》五、答题61、述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变2、简评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历史地位3、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的三大思潮。4、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六、论述题:1、试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及其形成。2、试述杜预《律本》的法律思想。3、《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答案:填空题:1、事皆于法2、仲长统3、律表、律本4、鲍敬言5、德礼为政教之本6、《唐律疏议》7、圣人制刑、势单选题:ADCBAC多选题:ABACDABCDEABC第三次作业第四编封建社会宋至鸦
本文标题:中国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及作业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