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羄旱农:是指在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干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雨养农业而言,为旱地农业的类型之一。旱农学研究的内容有:1研究国内外旱农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主要问题及经验、教训2研究世界干旱的类型、成因,旱区的划分及其地理分布3研究旱农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和特点4研究旱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综合应用技术及其体系5研究旱农地区开发的方向和途径。我国旱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重水池轻旱地2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3投入少、经营粗放4人口问题。世界干旱气候的类型:热带季节干旱型、热地半干旱类型、亚热带半干旱类型、中纬度干旱半干旱类型。干旱气候的成因:它是自然气候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1大气环流与干旱的形成2地形地势与干旱形成3人类活动与干旱形成。中国旱农地区水资源特点:1降水有限,水资源数量少,作物亏缺量较大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十分突出;降水年变率、季节变率大,导致旱灾频繁3防水强度大,洪涝威胁,水土流失严重4蒸发量大,蔷水保墒艰难5田高水低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常常有水难用。栗钙土:是半干旱偏旱和半干旱旱农地区的主要土类。可分为:暗栗钙土、栗钙土、谈栗钙土和草甸栗钙土四个亚类。黑钙土:旱农地区的黑钙土主要分在暗栗钙的东北边缘。黑钙土在发生与肥力上兼有黑土和栗钙土的某些特点。黑垆土:是在半干旱地区的黄土母质上发育起来的土壤。黑垆土具有深厚的黑色垆土层,故名黑垆土。黑垆土通常由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即熟化层、腐殖质层和石灰淀积层。娄土: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晋南、豫西地区,气候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带,是棕壤向栗钙土的过渡性土壤。娄土也是我国特有的耕种熟化土。黄绵土:又称绵土或黄土性土壤。是在黄土母质上直接耕种熟化而成的土壤。盐渍土是盐土、碱土和各种盐化、碱化土的统称,有时也称为盐碱土。它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和滨海地区。盐土是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达到足以妨碍大多数作物生长的晨读,但代换性钠尚不足以显著改变土壤特性的土壤。盐土分为六个亚类:滨海盐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洪积盐土、残积盐土和城化盐土。碱土:是指含交换役钠足以妨碍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但不含大量可溶住盐的土壤。碱土分为:草甸碱土、草原碱土、龟裂碱土三个亚类。风沙土:可分为以下四种: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和草甸风沙土。旱农区光资源的特点是: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大,光合有效辐射充足。旱农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光资源比较丰富,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大;水资源比较欠缺,大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有一定困难;土地资源,从量的方面来讲,尚不算太少,目前人均耕地一般尚占有3-4目,在土地较广的地区人均尚可占有6-7亩,甚至10亩以上;但从质的方面来讲,70-80%以上多属山旱坡地或沙荒地或盐碱地,更由于干旱缺雨、缺肥,风沙及水土流失危害,从而肥力很低,产量不高,亟需应用科学的旱农技术进行改造。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有:1盲目扩大更低级耕作粗放2草场退化,超载过牧。半干旱地区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应是:1积极而稳妥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2集约地经营种植业,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3畜牧业也需要改变粗放经营,积极恢复和提高天然革原的生产力,逐步引用优良草种发展人工草场4加强农田防护林和薪炭林的建设。半湿润偏旱区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1必须特别重视保水保土2调整农业结构,搞好农区的农牧结合3增加投入,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1土地资源受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它的评价必然是综合性的,要求进行多学科的探讨2要考虑过去演变的历史、目前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方向3土地适宜性的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的评价啊5土地的限制性评价6土地质量的评价7评价要在不用的用途之间进行比较。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两个以上的因素组成的统一集合体。水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化合物,它是所有生物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旱作物的水分利用,主要包括:1土壤诸多性质的降水渗入,蓄存和不断向根系移动的过程2旱作物本身许多性状,诸如根系延伸的深度和广度、根系的结构和密度,与吸水有关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特征等等影响的吸水、失水过程3经常变化的气候状况等。植物对水分吸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动吸收,一是主动吸收。被动吸收:由核物体表的蒸腾作用所引起的根对土壤水分的吸收,称为~。主动吸收:由体液溶质浓度造成水势梯度而引起根对水分的吸收,称为~。旱作物缺水的生理效应:主要原因在于水分胁迫对它们各种生理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膨压降低2光合作用削弱3呼吸作用异常4新陈代谢受阻5原生质脱水6激素变化的阻抑或促进诸多生理过程的变化7水分传输困难8缺水与养分吸收。根系受土壤水分影响的表现有许多种,在旱地上主要有:1随着缺水程度增加,根的生长速度下降,但根系生长所受的影响要小于地上部分2当小雨多,仅有一小部分根际的土壤湿润是,则根系集中在浅层而不下扎3一般适于旱地生长的作物,在旱地上其根系如能够穿过较干土层而下扎到深层,其前提是前期根系的生脏必须良好4根的吸收与地上部分蒸腾面比例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缺水对谷类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1穗部形成时期,决定小穗小花原始体的数目2花粉形成及授粉期,确定籽粒形成数目3籽粒灌浆期,影响籽粒重量。水分亏缺对旱作物产量的影响:1水分亏缺对旱作物根系的影响2水分亏缺对旱作物叶片的影响3缺水对谷类作物籽粒产量的影响4缺水对不同收获物的产量的影响5干旱之后水分条件改善对产量的作用和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土壤氺蚀的方式:坡面水蚀和沟谷侵蚀。防止水蚀,保持水土的措施:1生物措施:2耕作搓死3工程措施。建立水土保持林应重视的几个原则:1按照当地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水土保持林2把水土保持林作为综合措施总的重要一环,应与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并与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紧密配合4重视经济效益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较佳的生态效益。
本文标题:旱农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9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