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梳理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及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生产和生活特点。概括原始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特点和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理解从原始部落到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梳理夏、商、西周王朝更替的史实,运用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及文献记载,理解早期国家治理的特点,认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概括夏、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表现,理解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的地位和特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旧石器时代遗址1.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______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人类化石点遗址(1)代表:距今约________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2)生产与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______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______。打制170万群居用火(二)新石器时代1.概念: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____________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生产与生活特点:人们已经开始大量使用______,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2)文化遗存特征: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打磨结合陶器(3)文化遗址代表文化遗址时间活动区域基本特征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___________,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____________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长江下游种植水稻,掌握了____________技术彩绘陶器河姆渡养蚕缫丝文化遗址时间活动区域基本特征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黄河中下游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________”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北方辽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______和神庙______文化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蛋壳陶良渚祭坛【特别说明】促使从猿到人转变的因素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在从猿到人的演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三)原始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分段:原始社会组织分为____________、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氏族成员____________,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1)权力机构:社会____________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原始人群共同劳动贫富分化(2)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__________。(3)文明的萌芽:__________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部落联盟私有制【概念区分】母权制与父权制(1)母权制是指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初期,妇女在经济上和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此种制度下,经营农业、饲养家畜和管理家务,都以妇女为主。世系也以母系计算。(2)父权制是指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一是由于男子所从事的畜牧业和农业在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导致造成氏族内男子地位的上升;二是由于对偶制婚姻的出现,子女的血统关系由确认生母转为确认生父等导致的。【史料实证】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的分布及中华文明的起源史料一石器时代重要古人类和文化遗址分布史料二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上有先有后,规模上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有若干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单一中心”说质疑》,载《华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4期[研读](1)史料一图一反映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区域。图二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布。(2)史料二从新的史学研究角度论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的特征。[思考](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我国古人类和文化遗址分布的重要特点。这说明了什么?提示特点:东西南北都有发现,分布区域广泛;大都分布在江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厚的平原地带;分布区域的自然条件较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等。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留下我们祖先生活过的遗迹,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2)据史料二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途径。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总体特征。提示途径: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特征: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相互融合、绵延不断。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一)炎黄联盟1.三皇传说: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____________浓重。2.人文始祖: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____________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为____________。神话色彩黄河中上游华夏始祖(二)尧舜禹的禅让1.尧舜时期: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_____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2.“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_____”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__________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推举万邦阶级阶层(三)夏朝的国家治理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__________代替了禅让制。2.夏朝的统治(1)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2)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______而居。除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____________。(3)夏朝文化遗存: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________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世袭制聚族间接统治二里头【构图解史】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史料实证】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变化史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史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礼记·礼运》[研读](1)史料一反映的是“天下为公”、选贤任能、人们和睦相处的大同世界。(2)史料二反映的是“天下为家”、私有制和阶级及等级产生的所谓“小康”社会。[思考](1)据史料一指出“选贤与能”的制度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提示禅让制。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史料二反映了当时社会有何重要变化?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提示变化: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贫富分化的阶级对立产生,早期国家体制形成,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文明时代。看待: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上的私有制扩大到政权私有的结果;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是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产物,表明国家形态出现。②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早期文明。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异同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异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发展盛行时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阶级社会产生,至封建社会结束反映的社会状况“天下为公”“天下为家”首领的继承方式由各部落首领推选世代相袭同都是我国古代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都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知识点三商和西周(一)商朝的国家治理1.商朝的建立: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2.迁都于殷: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商朝也称______。殷朝3.殷墟文化(1)甲骨文: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______记录。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2)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占卜4.政治统治(1)中央机构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____________。(2)地方管理: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____________。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事务官内外服制【概念阐释】内外服制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其特点是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二)西周的国家治理体系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在_____,史称西周。2.政治统治(1)政治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土—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2)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镐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分封制:周王将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____________、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这样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3)宗法制:具有______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王族子弟血缘嫡长子继承制【构图解史】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3.西周衰亡(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____________”。(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______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共和行政犬戎(三)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2.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商和西周的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历史文献中所说的_______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3.手工业:____________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____________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青铜铸造养蚕缫丝井田制【微点拓展】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2)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3)二者相互影响,是西周奴隶制兴盛的支柱。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瓦解、分封制破坏,奴隶制文明逐
本文标题: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49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