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4第四章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第四章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4.1.1.1土壤形成学说4.1土壤的形成和分布4.1.1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一、土壤形成学说主要内容(1)土壤的本质是土壤肥力,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也就是土壤肥力的形成变化过程,土壤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2)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这种对比关系决定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其中生物起主导作用。二、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1、地质大循环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物理、化学风化,形成细小的颗粒,同时有一部分元素溶于水,这些岩石矿物的风化物随流水进人海洋,在海洋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重新形成各种沉积岩,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地质大循环。二、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2、生物小循环土壤中的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选择吸收各种矿质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当生物体死去之后,生物残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各种养分又重新释放出来,供给土壤生物循环利用,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之为生物小循环。3、地质大、小循环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土壤发生的基础,没有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不能进行;没有生物小循环,土壤难以形成。两种循环过程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同时同地进行,通过土壤相互连接在一起。4.1.1.2土壤的发生学层次一、土壤剖面(soilprofile)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次。二、土壤的发生学层次土壤的发生学层次简称土壤发生层或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剖面层次(或土体构造层次)。1、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层次层次自然土壤的发生学淋溶层AA00AA1A2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二、土壤的发生学层次1、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层次2、农业土壤中的发生学层次(1)耕作层(A)(2)犁底层(B)(3)心土层(W)(4)底土层(C)4.1.1.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是在五大成土因素(即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下形成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一、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1、母质的类型风化作用是指巨大坚硬的岩石,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逐渐破碎变成大小不等的颗粒,同时改变了原来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成为土壤母质的过程。2、母质对土壤的作用(1)土壤的质地主要是由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的。(2)母质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对所形成的土壤的性质有重大的影响。(3)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状况也不相同。(4)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气候支配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1)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和物质的淋溶过程。(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3)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4)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三、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是成土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1、植物能供给土壤有机质、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决定土壤类型,影响土壤分布规律。2、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3、土壤动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也非常复杂。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某些动物还参与土壤结构的形成,有的脊椎动物能够翻动土壤,改变土壤的剖面层次。四、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1、地形对母质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2、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3、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下水的活动情况。大的地形分布和排列能影响到气候带和生物带的分布;中小地形主要影响土壤水热条件、养分、质地、土壤厚薄的差异。五、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绝对年龄是指土壤在当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时起直到目前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万年”表示;相对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通常所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程度或发育阶段,即相对年龄,而不是指土壤发育的年数。六、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人类对土壤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某一成土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来调整土壤的发育方向的。4.1.1.4主要成土过程一、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出露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称为原始成土过程。二、腐殖化过程是指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在土体中,尤其是在土体表层所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4.1.1.4主要成土过程三、粘化过程是指矿物颗粒由粗变细形成粘粒的过程,或粘粒在土体中淀积使粘粒含量增加的过程。四、钙化过程是指碳酸盐在土体中的淋溶淀积的过程,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五、盐渍化过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中的盐分通过毛管蒸发而在表土层累积的过程。六、碱化过程是指土壤胶体中有较多的交换性Na+离子,使土壤呈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七、富铝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八、灰化过程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条件下,土壤中的SiO2残留、R2O3与腐殖质(有机酸)螯合后淋溶淀积的过程。九、潜育化过程是指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的还原过程。十、潴育化过程是指土体处于季节性积水条件下,在土体中交替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十一、白浆化过程是指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亚表层中铁、锰的还原淋失和粘粒的机械淋溶相结合,使土体中出现一个粉沙量高,Fe、Mn缺乏的白色淋溶层的过程。十二、熟化过程指人类定向培育土壤肥力的过程。白浆化过程的实质是潴育淋溶过程。熟化过程可分为旱耕熟化过程与水耕熟化过程4.1.2土壤的分布规律一、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带性。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受水热条件的控制。4.1.2土壤的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太阳辐射和热量在地表随纬度由南到北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导致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以及土壤的性质、土壤类型也按纬度方向由南到北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在我国东部,形成湿润海洋土壤地带谱,由南而北依次分布着: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2、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以及山脉,地势的影响,造成温度和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使水热条件在同一纬度带内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随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性质和土壤类型从东往西,从沿海到内陆地也随经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称为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在我国西部形成干旱内陆性土壤地带谱,由东向西分布着:黑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二、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称为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在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在中小地形上,土壤因为受要局部地形、母质、水文、地质、人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土壤类型的分布在局部范围类产生了差异称土壤的区域性分布或土壤隐域性分布。4.1.3土壤分类原则与分类系统4.1.3.1土壤分类的概念土壤分类就是根据各种土壤之间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的差异和内在联系,通过科学的归纳和划分,把自然界的土壤进行系统排列,建立土壤分类系统,使人们能更好的认识、利用、改良、保护现有的土壤资源。4.1.3土壤分类原则与分类系统4.1.3.2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征1、诊断层在土壤分类中用于鉴定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定定量规定的土层。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共设立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诊断表层:(共11个):有机质层、草毡表层、暗沃表层、暗瘠表层、淡薄表层、灌淤表层、堆垫表层、肥熟表层、水耕表层、干旱表层、盐结壳。诊断表下层:(20个)漂白层、舌状层、雏形层、铁铝层、低活性富铁层、聚铁网纹层、灰化淀积层、耕作淀积层、水耕氧化还原层、粘化层、粘磐、碱积层、超盐积层、盐磐、石膏层、超石膏层、钙积层、超钙积层、钙磐、磷磐。其它诊断层:(2个)盐积层,含硫层。2、诊断特征在土壤分类中用于鉴定土壤类别的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我国的土壤分类中一共设立了25个诊断特征有机土壤物质,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准石质接触面,人为淤积物质、变性特征,人为扰动层次,土壤水分状况,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土壤温度状况,永冻层次,冻融特征,n值,均腐殖质特性,腐殖质特性,火山灰特征性,铁质特性,富铅特性,铅质特性,富磷特性,钠质特性,石灰性盐基饱和度,硫化物质。以地理发生为基础,以成土条件为依据,根据不同发生层进行的分类称为发生学分类。4.1.3.2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在现行的我国土壤分类级别上,大都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主要供小比例尺土壤图确定制图单元用;基层分类级别:土族和土系。根据土层的异同点,将具有相同层次的土壤划为一类称为土壤分类。3、土壤分类4、亚类土类的辅助级别,主要根据是否偏离中心概念,是否具有附加过程的特性和是否具有母质残留的特性划分。代表中心概念的亚类为普通亚类具有附加过程的为过渡亚类,具有母质残留特性的亚类为继承亚类。5、土族是基层分类单元,它是在亚类范围内反映与土壤利用管理有关的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分异的续分单元,同一亚类的土族划分是地域性成土因素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具体体现。1、土纲最高土壤分类级别,根据主要成土过程产生的性质划分。2、亚纲是土纲的辅助级别,主要根据影响现代成土过程控制因素所反映的性质划分(如水分状况、温度状况或岩石特性等)。4、土系最低级别的基层分类单元,它是发育在相同母质上由若干剖面形态特征相似的单个土体组成的聚合土体所构成,其性状的变异范围较窄,在分类上更具有直观性和客观性。3、土类土类是分类级别中的基本单元。是亚纲的续分,根据反映成土过程的强度或次要控制因素的性质划分。4.2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4.2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4.2.1铁铝土纲铁铝土:又称富铝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具有明显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系列,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和赤红壤等4个土类。铁铝土共性:②主导成土过程是脱硅富铝化。大多数具有多元发生,即形成于古老富铝风化壳。①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氧化铁、铝,是不同程度富铝风化的产物;江西、湖南西省的大部分,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北部,贵州、四川、湖北、陕西、浙江、安徽等省的南部。红壤的基本性质:1、粘粒多而品质差2、养分贫乏,酸度高(pH5.0—6.0)3、土层厚而耕层浅一、红壤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25°~31°之间的中亚热带广大地山丘陵地区。包括:二、砖红壤砖红壤是我国最南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水平分布在北纬22°以南琼雷台地及滇南低丘谷地西双版纳热带区。1、土层深厚砖红壤的基本性质:2、质地粘重3、砖红壤盐基高度不饱和,土壤呈现强酸性三、黄壤黄壤是热带、亚热带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北纬30°附近亚热带、热带山地、高原,以贵州高原,四川盆地的盆边山地以及云南的东北部居多。黄壤的性质有:1、土质粘重,品质较好2、土壤呈酸性,土体湿润3、土层浅薄,但耕层较厚4.2.2淋溶土纲(1)与南方铁铝相比,风化程度明显减弱,粘土矿物以2:1型占主导地位;共同特点:(2)土壤中石灰充分淋溶,呈酸性反应,有明显的粘粒淀积。一、黄棕壤黄棕壤在我们国家有广泛的分布,主要分布于苏、皖及浙北的丘陵,在我省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700m的中山区。黄棕壤的基本性质:1、有机质的累积变化比较大2、粘化淀积作用明显3、土壤盐基不饱和,土壤呈酸性4、矿物的风化有比较弱的富铝化作用,4.2.3初育土纲一、石灰岩土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境内的山地丘陵区。石灰岩土的成土过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岩石的风化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2、成土过程以Ca的迁移富集为特征3、脱硅富铝化作用较弱4、生物累积作用比较强石灰岩土的基本性质:1、土层浅薄,石砾含量较大,剖面发生层次不明显。2、土壤呈中性反应,养分丰富。3、土层干旱4、土壤侵蚀的特殊性5、石灰岩土壤的土宜特性复习思考题1、自然土壤和
本文标题:4第四章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1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