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飞地政策材料之一关于市区工业和服务业主导产业培育的调研报告飞地政策课题组近期,我们就落实市委蓝书记关于促进市区“飞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会同各市区和相关部门就市区工业和服务业分区主导产业培育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一、市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市区通过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2014年,市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8.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41.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9:54.9:41.2。(一)制造业发展现状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到2013年底,市区共有制造业企业8569家,占全市的42.8%;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73.52亿元,占全市的43.7%。市区制造业形成了以石化、电气、医药及医疗器械、交通设备、纺织服装、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粮油食品、金属制品、专用设备等十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十大产业共有制造业企业6498家,占市区的-2-7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57.27亿元,占市区的81.5%。1、石化产业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市区制造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13年,市区共有石化企业324家,占全市的4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1.82亿元,占全市的48.3%。主要集中在海陵区城西街道、医药高新区滨江园区、高港核心港区和姜堰区经济开发区。-3-2、电气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是市区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3年,市区共有电气企业583家,占全市的4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3.76亿元,占全市的48.0%。输配电设备生产企业18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7.26亿元,占电气行业的55.5%,主要集中在海陵区新能源产业园区(九龙镇)、泰州经济开发区、姜堰区梁徐镇。家电生产企业6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55亿元,占电气行业的17.1%,主要集中在海陵区工业园区(京泰路街道)。电机生产企业14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90亿元,占电气行业的17.5%,主要集中在姜堰区、高港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7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61亿元,占电气行业的7.2%。-4-3、医药及医疗器械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是泰州市特色产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五分之一。2013年,市区共有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220家,占全市的62.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6.03亿元,占全市的78.2%。制药企业4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42亿元,占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的88.9%;主要集中在中国医药城、高港区口岸街道。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企业7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4亿元,占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的3.9%,主要集中在姜堰区沈高镇、中国医药城、医药高新区明珠街道、高港临港经济-5-园。医疗器械企业10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96亿元,占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的7.1%,主要集中在中国医药城、高港区白马镇、姜堰区沈高镇和高港区大泗镇、胡庄镇。4、交通设备交通设备制造业是泰州市支柱产业。2013年,市区共有交通设备企业769家,占全市的5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22亿元,占全市的35.8%。汽车零部件企业237家,实现主营业务-6-收入41.16亿元,占交通设备行业的10.5%,主要集中在姜堰区华港镇、姜堰经济开发区、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港高新区。船舶制造及配件、配套设备、改装与拆除企业33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62亿元,占交通设备行业的58.9%。主要分布在高港区口岸街道、核心港区、海陵区城东街道,船舶配件及配套设备、改装与拆除企业主要分布在姜堰里下河地区一带。摩托车、自行车制造及零部件企业19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44亿元,占交通设备行业的30.6%,主要分布在海陵区九龙镇、姜堰区罡杨镇、姜堰区华港镇和海陵区城西街道。-7-5、纺织服装纺织服装是市区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市区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316家,占全市的60.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93亿元,占全市的57.3%。-8-6、通用设备通用设备制造是市区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市区共有通用设备制造企业1441家,占全市的34.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67亿元,占全市的35.0%。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09亿元,占通用设备行业的72.0%。7、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市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2013年,市区共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183家,占全市的4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93亿元,占-9-全市的63.8%。8、粮油食品粮油食品制造业是市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2013年,市区共有粮油食品企业180家,占全市的28.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82亿元,占全市的29.0%。9、金属制品金属制品制造业是市区制造业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市区共有金属制品制造企业886家,占全市的38.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12亿元,占全市的17.6%。-10-10、专用设备(不含医疗器械)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含医疗器械)是市区制造业传统产业之一。2013年,市区共有专用设备制造企业592家,占全市的33.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48亿元,占全市的32.1%。其中,石油钻具制造企业达4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87亿元,占专用设备行业的41.7%,企业主要集中在姜堰区白米镇和姜堰镇。泰州各区重点板块特色主导产业分布表地区板块一级特色主导产业二级特色主导产业三级特色主导产业其它比较优势产业海陵区城西街道石化176.84车件49.94纺织服装26.75机械21.29九龙镇(新能源产业园)电气160.95车件15.19---11-京泰路街道(海陵工业园)电气85.64计算机电子52.15机械47.04纺织服装37.74金属制品16.87粮油食品14.56医药医疗器械8.21城东街道船舶14.27---罡阳镇车件40.73---苏陈镇金属制品11.53---高港区核心港区粮油食品120.23石化48.40船舶44.76机械29.84口岸街道(临港经济园)医药医疗器械387.45船舶121.36计算机电子43.91-高新区粮油食品25.07机械15.35计算机电子15.27汽车零部件6.32姜堰区姜堰开发区石化37.88纺织服装37.65金属制品24.63机械19.53汽车零部件7.62粮油食品10.72姜堰镇医药医疗器械30.95金属制品17.16电气14.96-梁徐镇电气44.59---娄庄镇纺织服装23.46电气15.28机械10.90-白米镇石油钻具61.87电气9.67--华港镇汽车零部件11.94车件1.47--医药高新区泰州开发区计算机电子80.69电气57.62汽车零部件6.38-滨江园区石化109.72---医药园区医药医疗器械4.57---海陵区2014年,海陵区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四位的产业分别为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4.4%、21.7%、15.0%及7.7%;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2.3%、49.2%、6.4%、1.9%。目前已形成有海陵工业园和泰州市新能源产业园两大主要工业园区。其中:海陵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微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12-业、纺织服装、建筑机械、数控机床、环保产业,以及信息服务外包、数字媒体制作、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影视拍摄服务、文化旅游消费以及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园以薄膜太阳能为战略发展方向,以技术市场成熟的晶硅太阳能为板块增长重点,以汽车动力电池、大功率储能电池、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为突破口,重点打造光伏、储能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高港区2014年高港区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四位的产业分别为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8%、17.3%、16.9%和10.6%;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8.1%、14.2%、21.5%、1.1%。已形成高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泰州市泰州港核心港区和高港临港经济园三大主要工业园区。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新型装饰材料、汽车精密部件及通用动力、健康食品等产业,相继建成了“中国壁纸产业基地”、“江苏省汽摩配件产业基地”,获批为泰州市通用动力特色产业园。核心港区重点发展粮油食品、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新医药产业。粮油食品产业以食用油、大米、大豆浓缩蛋白、饲料等为主导产品,海工装备产业以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海洋疏浚机械、电气设备等为主导产品,新材料新医药产业以中成药、磷酸酯类、阻燃剂、绝缘材料、电子信息材料-13-等主导产品。临港经济园重点发展IT电子产业,主要包括柔性线路板、显示屏、芯片、连接件等产品。姜堰区2014年姜堰区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四位的行业分别为装备制造、化工、金属制品及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2.0%、16.7%、15.4%及12.3%,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0.8%、19.1%、17.3%、12.4%。目前已形成江苏省姜堰经济开发区、泰州市姜堰区高新技术装备产业园区和姜堰区现代科技产业园三大主要工业园区。其中:姜堰经济开发区内设有五大“园中园”,昆山高新区姜堰工业园以智能电网产业为特色,为两地产业转型升级搭建新载体;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船舶通用设备、石化通用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泰州市智能电网产业园重点发展发电、智能输变电、分布式储能和智能家居等;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磨具新材料、汽车、高铁新材料、粉末冶金、新型建材、电子材料等;节能环保产业园重点发展环保除尘、污水处理、节能设备等。姜堰区高新技术装备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石油海洋钻采装备为主体,石化冶炼、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等为补充的相关产业。姜堰区现代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汽摩配件产业、船舶配件产业、五金机电产业、石油钻具产业、新材料产业、磨料磨具产业等。-14-医药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医药高新区工业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已形成医药研发与生产、电子信息、化工为主的产业体系。201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5.6亿元,占市区规上工业的11.4%。其中:医药园区(中国医药城)西部板块拥有各类医药企业200余家,主要从事医药研发与生产。2014年园区实现公共预算收入达8.89亿元。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目前拥有各类工业企业700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16.4亿元,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6.86亿元,同比增长32.5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9.72%。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为互联网终端设备等产品及核心零配件。2014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144.62亿元,同比增长40.4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0.86%,主要以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SMT产业为主,其中SMT主要产品为高速多板贴合机、全自动焊接机、CNC数控机床、自动清洗设备和X-RAY检测设备等。滨江工业园拥有工业企业100家,实现规以上工业产值194亿元。主要产业为石油化工、医药、新型材料、建筑材料。(二)服务业发展现状到2013年底,市区共有服务业企业8777家,占全市的53.5%;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7.68亿元,占全市的50.8%。市区服务业形成了以流通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15-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健康服务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各区围绕各自优势,着力培植特色品牌,打造新兴行业亮点,区域特色日益明显。海陵区加快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断创新服务业态;高港区突出发展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集聚,着力推进两业融合发展;姜堰区围绕产业特色,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大力培育生产要素市场;高新区突出医药研发和信息服务,大力发展软件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业态。1、流通
本文标题:1.1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2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