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共30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70万年前—约BC2070)(约BC2070—BC476)(BC221—220)(220—581)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黄、尧舜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东周(约BC2070—约BC1600)(约BC1600—BC1046)(BC1046—BC771)(BC770—BC476)(BC476—BC221)(BC221—BC207)(BC202—8)(25—220)(220—280)(263—316)4、5123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蜀吴东晋【王朝更迭】【王朝更迭】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重大事件备注夏商周西周东周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北魏)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2、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3、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春秋战国:(BC770----BC221)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春秋)和推广(战国)使生产力大大发展。(发展)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变法革新。(动荡、变革)文化: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繁荣)朝代更迭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建立者重大事件暴君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亳殷汤盘庚迁殷纣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周武王牧野之战国人暴动周厉王东周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洛邑周平王制度时间内容相关人物意义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制度创新】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舜禹公天下原始社会末期家天下启夏朝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西周秦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周武王稳定了周初的政局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内容意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交通方面军事方面思想方面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央:皇帝制、三公制地方:郡县制1.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君主专制。2.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加强了管理,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统一文字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修长城、开灵渠保卫了国家的安全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统一车轨、修道路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制度时间内容相关人物意义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制度创新】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巩固了统一,尧舜禹公天下原始社会末期西汉家天下启夏朝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西周秦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周武王稳定了周初的政局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秦始皇问题措施作用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政治实施“推恩令”(主父偃)建立刺史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兴办太学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经济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诸侯王、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百家横流,思想不统一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制度时间内容相关人物意义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制度创新】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巩固了统一尧舜禹公天下原始社会末期西汉巩固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家天下启夏朝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西周秦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周武王稳定了周初的政局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察举制秦始皇汉武帝【重要改革】改革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时间在位君主背景内容作用启示公元前356年南北朝时期秦孝公北魏孝文帝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北方统一和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迁都洛阳;汉化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是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符合国情顺应历史潮流。春秋齐桓公诸侯争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增强齐国实力,齐桓公首霸。【政策调整】一、休养生息政策原因/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措施: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意义/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二、“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2、减轻赋税和徭役;3、重视“以德化民”;4、提倡勤俭治国。三“光武中兴”措施:(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农民起义】一、秦末农民大起义1、原因:秦的暴政的表现:沉重的赋税;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刑罚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2、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人物:陈胜、吴广口号(旗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果:失败意义/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首创精神。3、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灭亡秦朝的决定性战役)(成语: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灭亡秦朝的人物是刘邦)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二、黄巾起义:原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领导人: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特点:有组织、有准备结果:失败了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治。大泽乡起义黄巾大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184年原因因雨误期(直接)秦的暴政(根本)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贫民流离失所,灾荒不断领导人陈胜、吴广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义(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1.炎帝与黄帝:阪泉之战(炎黄之战)、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华夏族形成,炎黄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商朝:牧野之战(武王伐纣)3.春秋战国战争: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促进了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4、春秋:城濮之战(晋楚争霸)退避三舍【主要战役】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齐魏)马陵之战(增兵减灶)(齐魏)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秦赵)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封建社会形成)秦朝末年巨鹿之战(前207项羽、刘邦)破釜沉舟楚汉之争(前206-前202项羽、刘邦)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东汉末年官渡之战200年曹操袁绍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孙刘联军东晋十六国淝水之战383年前秦东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战国七雄:“三家分晋”(韩赵魏)和原来的楚燕秦齐(田氏代齐)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主要战役】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简单经过结果特点影响相关成语典故【民族交融】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二、春秋战国战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三、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1、时期:东汉、魏、晋2、内迁各族: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3、迁往区域:北方黄河流域4、影响:促进民族交融;激化民族矛盾;五胡内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五、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时间:北朝后期2.表现(方式):1)生产生活:相互学习2)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3)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4)社会习俗:相互借鉴5)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3、特点: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但总体趋于和缓。4.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重要)1、张骞通西域2、丝绸之路时间目的意义第一次公元前138第二次公元前119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长安河西走廊西域欧洲中亚、西亚路线: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管理: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西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国家现在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或意义):可以继续发挥这条通道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国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促进共同繁荣。(重要)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保护和复兴丝绸之路的建议:保护沿线古迹,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等。(重要)【经济发展】2.原始农耕典型代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4.铁器牛耕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1.狩猎和采集3.商周青铜冶铸业(1)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2)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3)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4)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时代铁器时代5.江南地区开发:(重要)原因:(1)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2)自然条件优越;(3)南方社会秩序比较安定;(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表现:(1)农业①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②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③实行农业多种经营。(2)工业:手工艺快速进步。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发展。(3)商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建康(今南京)成为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启示:和平安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等。北方人南迁→促进江南地区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1、老子2.孔子春秋后期,创立道家学派,认为应顺其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思想,“以德治国”,实行仁政。(重要)教育家1.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重要)思想家【科技文化】(一)思想:3.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兼爱”“非攻”“选贤”“节俭”“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不义战争”“礼治”顺其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二)科技:【科技文化】1、天文历法:“夏历”、《大明历》2、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3、医学:东汉末年(1)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重要)(2)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造出了“五禽戏”4、农学:北朝贾思勰和《齐民要术》5、数学: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前年。6、机械制造:南朝祖冲之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7、地理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8、建筑:都江堰:(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共30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3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