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特殊句式译到位复习课件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教学目标1、快速识别文言特殊句式2、准确翻译文言特殊句式专练三特殊句式译到位规范点拨(2008·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审题点拨答题点拨关键实词亲信(古今同形异义词)答案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常见虚词及(表时间的介词)特殊句式被动句(用“见”表示)点拨译到位①亲信:亲近信任②及:等到③见:被(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审题点拨答题点拨关键实词敕悖乱答案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常见虚词比(表时间的副词)特殊句式何意(固定句式)语气感叹语气点拨译到位①比:近来②敕:劝告,告诫③悖乱:背离,错乱④何意:为什么⑤译文句末加“!”,与感叹语气相照应(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审题点拨答题点拨关键实词潜师就答案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常见虚词于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点拨译到位①潜师:秘密转移军队②就:靠近,靠拢③“于江南”提至“就”前(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教你审题要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必须具备“语言标志意识”。特殊句式总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作标志;被动句多以“于”“见”“为”作标志,等等。容易忽略的是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这一块平时要多积累,方能在做题时激活原有记忆。教你答题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固定翻译格式。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词语。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如: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时要调到动词前;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都要恢复原位。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硬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现场批改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亭林先生神道表(清)全祖望先生字曰宁人,改名炎武,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其时四国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败坏。历览《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之利害者随录之,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乙酉之夏,太安人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谓先生曰:“我虽妇人哉,然受国恩,果有大故,我则死之。”遗言后人莫事二姓。次年大修《明史》,诸公又欲行荐之,贻书叶学士訒庵(人名),请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谓钓名者也,其心岂欲见知于人?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华阴诸生请讲学,亦谢之。先生即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1)务质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现场答案(顾炎武)致力于当时的治国箴言,而不是拘泥古代的空话。矫正指导此题得分点有三:①关键实词:务,质;②介词省略:泥(于)古;③空言。该译文准确译出了“务”“空言”两个得分点,而对于需临场推断的“质”则漏译,“于”省略未译出。另外,因实词“为”字未随文翻译而导致文意不畅。辛酉,卒于华阴,无子,年六十九。高弟吴江潘耒收其遗书,序而行之,又别辑《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盛传。徐尚书之冢孙涵持节粤中,数千里贻书,以表见属。予沉吟久之,王不庵曰:“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奔走流离,老而无子。安得掉首故乡,甘于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节选自《鲒埼亭集》,有删改)正确答案(顾炎武)力求评定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的虚而不实的话。解析务:力求,致力。质:评定。泥古:拘泥于古代。空言:虚而不实的话,空话。(2)而力拒之以明节,则吾未之闻矣。现场答案却大力拒绝来表明气节,那么我没有听说过。矫正指导该答案很具有典型性:①“拒”后的必须译出的代词“之”漏译了。②“未之闻矣”这个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句子未译出。考生对这样的句式自以为已译出,可实际上由于把“之”这个代词宾语丢掉了,让人误以为“之”是个结构助词可以不译,因而这个特殊句式就未译出。正确答案而(顾炎武)尽力拒绝推荐这件事来表明自己的节操,那么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事)。解析拒:拒绝。节:节操。未之闻:宾语前置句。(3)宁人身负沉痛,思大揭其亲之志于天下。现场答案顾炎武承受巨大的痛苦,想向天下表明他亲人的志向。矫正指导该题有三个得分点:负,揭及介宾短语后置句。该答案译得较好。尤其是“于天下”这个状语调得到位。但还有瑕疵。一是漏译“身”“大”二字,二是未根据语境准确译出“亲”指代的是谁。正确答案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解析负:承担,承受。揭:公开,宣扬。于天下:状语后置句。参考译文先生字宁人,后改名为炎武,学者称他亭林先生。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有远大的志向,不与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当时国内有很多忧虑之事,他叹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国家败亡。他广泛阅读《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下来,力求评定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的虚而不实的话。乙酉年夏天,顾炎武的母亲六十岁,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战争,她对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宠,果真国家有大的变故,我就为国而死。”给后人遗言不要侍奉二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众官员又想推荐他,他写信给学士叶訒庵,请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编修的职务。有人说:“先生认为获取好名声的人,他的心志哪里想被人知道呢?而尽力拒绝推荐这件事来表明自己的节操,那么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华阴的诸生请求他讲学,他也推辞了。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辛酉年,先生死在华阴,没有子女,死时六十九岁。他的高足吴江人潘耒收藏他遗留下来的书稿,作序并发行,又另外编辑了《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为广泛流传。徐尚书的长孙徐涵在广东做官,从数千里外写信给我,嘱咐我给先生写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王不庵说:“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到处奔波,流离失所,到老了却没有儿女。怎么能够回望故乡,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实在哀痛啊!”这话,大概能够用来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类题精做一、片段短文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wāi歪)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1)其叔父数言之于嵩。译文:(2)太祖口貌如故。译文:(3)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译文:解析(1)介宾短语后置句。(2)“口貌”分开翻译。(3)“于叔父”介宾短语后置句,“见”字被动句。他的叔父屡屡到曹嵩跟前提及(太祖之事)。太祖嘴脸容貌像平时一样。只是在叔父跟前不受宠爱,因此被欺瞒啊。(二)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礼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1)越哉,臧孙之为政也!译文:(2)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译文:解析(1)主谓倒装句。(2)否定判断句。臧孙施政,失了分寸啊!现在无缘无故地加以祭典,不是施政所适宜的。(三)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1)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译文:(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译文:解析(1)“于国家”介宾短语后置句可提前,亦可保持不动。(2)“不之罪”等于“不罪之”,宾语前置句。顺德确实能够有益于国家的话,我可以和他共享(内廷)库房中的(财产)。还是念及他有功于国,没有降罪于他。(四)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解析(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2)间:有时,间或。(3)举:列举。(1)诚然,卿不朕欺。译文:(2)间召问群臣臧否。译文:(3)濂惟举其善者对。译文:确实如此,爱卿没有欺骗孤家。间或召见询问大臣们的好坏优劣。宋濂只是列举那些好的臣子回答。(五)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1)故世人未之奇也。译文:(2)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译文:解析(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句,“奇”,意动用法。(2)“其”,表推测。因此当时人并不将他看做什么了不得的人物。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先生吧!二、综合阅读与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少时即具倍年之觉,总角工为时艺,塾师大奇之。年方十五六,即结文社于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时于举业外,为声歌古文辞,已有集成帙矣。后久研性命之学,颇有得,识者谓其识力、胆力迥绝于世。乙未谒选为吴县令,始以其学试之政。人皆谓吴门繁剧,而公超脱,或足以困之,乃公洒然澹然,不言而物自综,事自集。吴赋甲于天下,猾胥涂改簿籍,多征民间,人皆不知。公一目了然,摘其影射之条若干,呼猾胥曰:“此何为者?”胥不敢欺,皆俯首曰弊,公俱置之法,而清额外之征凡巨万,吴民大悦。公机神朗彻,遇一切物态,如镜取影,即巧幻莫如吴而终不得遁,故遁词恒片语而折,咄嗟..狱具,自非重情,无所罚赎,杖之示惩而已。以故署门酒家萧条,皆移去。县胥隶之类,或三四为曹共一役,不食县官,唯借公事渔猎里闾,公拣其宜用者食之,无所差遣,终日兀坐,不能糊口,皆逃去归农。居常不发私书,尘复函数寸,期年而政已成。公为令清次骨,才敏捷甚,一县大治。会因讼意见与当路相左,遂闭门有拂衣之志。公既得请,走吴越访故人,同览西湖、天目,登黄山、齐云,恋恋烟岚,如饥渴之于饮食。间发为诗文,俱从真源中溢出,别开手眼。天下才人文士始知疏瀹..心灵,搜剔慧性,以荡涤摹拟涂饰之病,其功伟矣。戊申春暮入都,补验封司主事,摄选曹事。猾吏多舞文..,正当急选之期,故事掣签时,凡琐屑事皆曹郎躬为之,吏无敢近者。一老吏忽排闼而入曰:“每次大选,例与都吏一二美缺。今有某驿缺,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特殊句式译到位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5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