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7年高考专题复中国古代史通史体系复习
中国古代文明进程(文明史观)政治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先秦)(制度文明)秦汉以来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经济传统经济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物质文明)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西汉确立地位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宋明丧失活力文化明清遭到质疑(精神文明)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第二轮复习整合教材,构筑通史体系。大致的思路如下:①抓线索,总结阶段特征;②将书本知识归类、联系重新整合,填写图表;③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古代中国(考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古代中国的经济;•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对比)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先秦第1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2单元中华文明的发展(形成)——秦汉第2单元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3单元中华文明的融合——魏晋第3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4单元中华文明的鼎盛(繁荣)——隋唐第4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5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第5单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第6单元中华文明的彷徨(转型)——明清第6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第一单元——先秦时期时间断限:(远古-公元前221年)一、总体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表现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传统政治文明(中央集权制)萌生。2经济形成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大河文明,确立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物质基础。3文化中华文明萌生,经历了商朝的神本文化,西周的礼制文化和春秋战国的人本文化,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农耕经济、宗法社会、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二、主要线索与内容:1、政治:内外服制度,神权与王权结合。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严重破坏“春秋五霸”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周王室和诸侯权威进一步衰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商鞅变法等)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宗法分封制,血缘政治长期存在,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开创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家。1)夏朝—2)商朝—3)西周—4)春秋—5)战国—奴隶社会形成奴隶社会发展奴隶社会繁荣2、经济:1)农业:2)手工业:3)商业:B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进入铁器时代。A夏、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火耕、耜耕B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牛耕的逐渐推广,兴修水利(都江堰、)井田瓦解,私有出现。C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火耕、耜耕、牛耕的演变,生产经营模式由集体耕作向小农经济转化,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A商周手工业主要部门——青铜铸造,进入青铜时代A商朝出现职业商人,以贝为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始于商鞅变法)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并初步发展3、思想文化领域:1)中华文明萌生,经历了商朝的神本文化,西周的礼制文化和春秋战国的人本文化,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2)春秋时孔子创儒家。“百家争鸣”1)孔子编的《诗经》成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2)屈原和《离骚》成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3)诸子散文1)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发明度量衡2)天文——《甘石星经》、《石氏星表》3)医学——《黄帝内经》开始编撰4)司南——指南仪器4、文学艺术独具特色:5、科技领先世界:6、文字形成: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不利经济文化发展三、思考题与例题1、公元前8世纪早期至前3世纪晚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里有哪些反映?并分析其内在联系。导析:A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把握和综合、分析等思维能力。B步骤:a根据春秋战国时社会变化,概括总体特征。b从政治上变法和争霸战争,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等论证。c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经、政、思想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1)特征:我国奴瓦解和封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A经济上,随铁器和牛耕使用推广,私田增多,井田制日益瓦解,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新剥削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模式形成。战国时除农业、手工业发展外,在商业兴盛基础上出现新兴封建城市。B政治上,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争霸战。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客观上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局部统一,促进大一统。随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地主势力强大,提出政权要求。各诸侯国在其推动下先后变法,新封建制逐步确立。(2)反映:C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是社会政、经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科技文化取得很高成就。D阶级:士阶层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兴起(3)联系: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促进制度变革与进步和科学文化发展,制度进步又反促进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E社会关系:礼蹦乐坏,社会程序混乱,人际关系紧张。2、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辩证关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春秋战国是历史大变革时期,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发展,私田大量开垦,鲁国“初税亩”,井田制开始瓦解,出现封建生产方式,形成地主和农民阶级及独立经营手工业者和商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井田制瓦解,导致分封制崩溃,周王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国变法使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等旧制度为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取代。政治思想文化文化是经、政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划时代变革促进了教育发展和对人的重视,形成了服务现实的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经济发展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取得一系列成就3、认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B之间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大动荡之时用法家;动荡之后用道家;稳定之时用儒家。A主要观点: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C以西汉武帝时为例:基本上形成了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的治国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第1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2单元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3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第4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第5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第6单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中华文明的发展(形成)时限特征: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政经文化发展第一个高潮,奠定世界领先地位第二单元秦汉时期表现1政治大一统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和汉族形成时期。秦汉王朝影响深远的是一系列政治制度。3经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4文化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奠定世界领先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作贡献前221——220我国外交开创期,秦汉时期中国与亚洲、欧洲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开辟东西交通新纪元。2外交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二、主要线索与内容1、政治:1)秦朝政治,确立皇帝制(君主集权于上);建立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机构(行政分权于下);颁布秦律。统一车轨、驰道。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思想,焚书坑儒;文化专制.A措施:B影响:积极方面:加强统治;巩固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华夏族形成。消极方面:地主阶级凭皇帝权威加强统治,人民处境日益恶劣;箝制了人们的思想。2)西汉政治,改革官制,在中央,加强皇权,建立中朝,形成中外朝制度;在地方,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加强中央集权,设刺史制度;削弱王国势力、“推恩令”。首创察举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A措施:B影响:积极方面:专制主义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消极方面:思想受到箝制。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是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土地私有制,这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得以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显著特点。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2、经济: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汉:耦犁;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外贸通道从农业的角度: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定型,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封建生产关系发展。从手工业、商业角度讲,封建城市繁荣,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3、外交秦汉开始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关系4、思想文化3)书法:书同文,秦篆汉隶.4)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医学:《黄帝内经》造纸术:蔡侯纸.5)文学:汉赋.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1)焚书坑儒;文化专制.三、提高与认识1、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基本内容: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等等。建立原因:这既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需要。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和地主土地私有制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维护,并镇压农民的反抗。其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基本特点:皇位世袭,皇权独揽,皇权至上,君权神化等。基本职能:镇压人民反抗。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组织公共事务,修建重大工程。抵御外部的侵扰。调整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等(联系政治学科中的“国家职能”有关知识)发展演变:初步建立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的汉武帝时期;完善于隋唐时期;加强于北宋时期;发展于元朝时期;强化于明清时期。总体评价:中央集权制度比战国时期的分封制有巨大进步,它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优劣往往取决于皇帝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容易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到了明清时期,统治者继续强化专制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的障碍,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从而使中国落后于西方。2、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掌握目的:巩固封专统治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地主阶级经济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或政策演变:第一次提出于战国,商鞅变法,第一次在全国推行于西汉王朝,后来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既定国策。中唐以来有所松动,政府鼓励外贸明清时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压抑评价:积极:这一政策实施初期,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它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小农经济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根本上重农是正确的,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消极:明清时随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统治者把商农对立,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该政策消极作用成主要方面: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严重阻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抑商影响商业资本积累,从根本上造成中国落后。3、秦汉时期大一统、封建社会大发展的经济、思想、政治的联系。(1)从经济发展的原因看:政治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完善、重农抑商政策、治国思想理念(法-道-儒)(2)儒家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的需要、大一统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3)中央集权建立的原因:小农经济的需要、地主阶级的需要、统一的需要、思想理论的基础中华文明的融合一、时限特征
本文标题:2017年高考专题复中国古代史通史体系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5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