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构建数学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方案》结题报告[1]
1构建和谐有效课堂研究方案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和谐的课堂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任务以后,和谐的社会呼唤着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迫切需要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真正的学生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知识与智能、群体与个体、主导与主体、教书与育人等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协调,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保证。同时,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注重面向学生的未来。“和谐课堂”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知识的互动,情感的融合和正确价值观的主动发展。构建和谐课堂既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一切为了学生的最佳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在实施教学活动中,使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地发展的目的,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研究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二、概念的界定课题的核心概念:和谐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2概念的界定:根据和谐教育的定位、内涵,和谐教学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包括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原则和课堂教学模式。和谐教学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从教学活动中,力求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三、理论依据1、和谐课堂教学要通过调控教育中诸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受教育者发展的节奏,促进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和谐课堂教学要以受教育者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能有效地形成课堂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同运转,产生教学合力,获得“1+1>2”的整体效应,使受教育者在“五育”方面全面发展。和谐课堂教学要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3、教育学理论: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于使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达到人的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教育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内在需求。教育形态必须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教育进程必须与个体身心发展状态相适应。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主要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基本方式和教学策略,建构教育生态环境与课程整合下师生和谐共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3.探索和谐课堂构建的策略及机制,最终形成师生、生生与环境高度和谐的理想3课堂。通过优化教学活动过程,达到教学活动氛围和谐化、教学活动过程审美化,使教学过程由高耗低效转变为和谐有效、逐渐过渡到和谐高效。4.在“研、训、施”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促进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一支德高为范、业精为师的高素质、信息化、研究型的新型教师队伍。同时,通过研究,激活教师课堂教学智慧,使教师掌握和谐教学的内涵,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主要内容:1.构建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2.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和谐课堂构建的内在机制。3.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4.实施和谐课堂教学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影响。5.教师实施和谐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五、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一)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9.3—2009.4)(1)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准备。(2)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初步的评估。2、实践探索阶段(2009.5—2010.5)(1)通过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尝试构建具有“以生为本,自主合作,平等对话,和谐共振”为特征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2)收集课堂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以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提高。(3)在研究后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再次的评估,以做比较。3、总结阶段(2010.6—2011.9)(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或教学研讨会。(二)研究方法1.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的行动研究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计划—实施—观察—反思—总结”的程序进行,以构建和谐的课堂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4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2.以民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观察法。以构建和谐的课堂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气氛活泼、思想活跃,充满生机活力。它强调教师诱导启发,寥寥数语,学生自主思考,各抒己见,要求教师以亲切的面孔,鼓励的话语,使学生能在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3.以师生和谐共长为目的的教学案例研究法。师生和谐共长是实施和谐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恰当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条不紊,灵活自如地展开教学。既要将学习主权交给学生,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4.以实验对比分析为主的经验总结法。课题研究的每次实验课,都要经由课前讨论、课间观察和课后评价,由执教教师汇总撰写成个案,中期评估要撰写研究过程及自我评价,结题时写出实验报告并针对实施课题研究后师生的转变等方面进行课题总结。六、课题研究的成果经过这一年来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看到许多方面在发生着悄然变化:1、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形成了与新课改一致的教学理念。教师观念不断更新,科研含量日益提升。逐步实现了由经验向理论的提高,确立了和谐课堂的新课程理念,凸现了教学的科研含量。教师们在实验中用行动去反复实践,用心去认真思考,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视为创造性的事业,从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茁壮成长为科研意识和能力都较强的教师。2、立足课堂,改善课堂,教学相长。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课堂教学,使课题的研究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更重要的是课题研究改变了原来的课堂现状,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教师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谐教学实践促进了和谐教育的建构,丰富了和谐教育的内涵,富于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成为和谐教育重要而生动的体现。我们课题小组人员单薄,但在这一年当中在论文及各级各类比赛中也获得了一些奖项:2012年12月欧阳慧琼老师在龙岗区教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12月邱建华老师在龙岗区教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52011年11月晏萍老师在龙岗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09月陈玉荣老师在龙岗区丰丽学校代表区里给全区的民办教师上视导课。2010年12月陶伟荣老师辅导学生在深港杯课本剧表演中荣获一等奖七、存在的问题:随着和谐课堂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从改变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了明显提高,应该说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经过了三年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的同时,教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1、构建和谐课堂的理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进一步完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3、进一步正确处理好和谐理念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
本文标题:《构建数学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方案》结题报告[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6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