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篇骨折第一章骨折概论一、骨折的原因、分类及移位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骨折。1原因作用于骨的外力超过骨的抗断力时即发生骨折。造成骨折的原因有5种。●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例如人体遭受撞击、石块打击等,在受伤处发生骨折。这类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骨折处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与其有一定距离的部位发生骨折。例如从高处附落,双足或臀部着地,而发生脊柱骨折。这类骨折多为斜形、螺旋形或压缩性骨折,软组织损伤一般较轻。●肌肉拉力肌肉猛烈收缩,可将其所附着处的骨质撕裂,造成撕脱骨折。例如在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引起髌骨骨折。这类骨折移位可能相当大,但骨折局部及软组织损伤并不严重。●积累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伤力可引起慢性骨折,称为疲劳骨折。例如长途跋涉,可引起跖骨疲劳骨折变亦称行军骨折。这类骨折无移位,但愈合较慢。以上四种均系健康骨骼受暴力作用而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骨骼疾病患病骨(如骨髓炎、骨肿瘤、骨质疏松症、成骨不全等)的抗断力较弱,遭受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这类骨折需同时治疗骨折及骨病。2分类2.1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或虽有皮肤或粘膜破裂,但伤口不与骨折端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这类骨折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易引起骨组织感染。特别注意的是:耻骨骨折导致膀胱、尿道破裂一;尾骨骨折导致直肠破裂的情况易被忽视。2.2按骨折复位外固定后的稳定程度可分为2.2.1稳定性骨折这类骨折若有移位,经手法复位或适当的外固定后,不易发生再移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裂纹骨折骨受伤后仅发生裂纹,是一种不全骨折。常见于颅骨、肩胛骨等处。●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儿童。骨虽断裂,但因儿童骨质较柔韧,不易完全断裂,如被折断的青嫩树枝一样,属不全骨折。●横断骨折骨折呈横形或锯齿状,骨折线几与骨纵轴垂直。复位及外固定后,两骨折端常相互交锁,除骨折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者外(如股骨于骨折),一折般不易发生再移位。●嵌插骨折长管状骨于骺端坚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的骨折,坚质骨插入松质骨内。多发生在股骨颈、桡骨远端和肱骨外科颈等处。这类骨折如果位置尚好,予以适当外固定维持原状即可。●压缩骨折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实质上也是一种嵌插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或跟骨等处。2.2.2不稳定性骨折这类骨折往往不易用外固定保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有些且不易用手法整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纵轴斜交。复位及外固定后,骨折端常易发生滑移。但因接触面较大,帮愈合较快。●螺旋骨折骨折线呈螺旋形,易发生移位,但愈合较快。2●粉碎骨折骨碎裂成2块以上。骨折线有时呈T形或Y形。多因直接暴力引起,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故多愈合较慢。●撕脱骨折这类骨折往往移位较多,且不易手法整复用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有的骨折虽小,但对功能影响却大。●多段骨折长管状骨一骨断为数段。●缺损骨折骨折处有多量骨质缺损,往往处理困难。●骨骺分离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3按骨折后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新鲜骨折骨折后3周以内者。这类骨折若有移位,多可应用手法整复或持续牵引使其获得复位。陈旧骨折骨折超过3周以上,未获适当处理,不易或不能应用手法或持续牵引复位者。3移位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主要由暴力作用、肢体或骨本身的重量、肌肉牵拉以及搬运和治疗不当等因素所致。骨的移位有5种,临床上常合并存在。●侧方移位远侧骨折端移向侧方。一般以近骨折端为基准,以远骨端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缩短移位两骨折段互相重叠或嵌插,骨的长度缩短。●成角移位两骨折段的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或内或向外成角。●旋转移位骨折段围绕其纵轴旋转。●分离移位两骨折段在同一纵轴上互相分离。二、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1临床表现1.1全身表现严重的骨折可并发休克或其他脏器和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智等的变化,注意有无内出血、脏器或颅脑损伤,并及时进行抢救。1.2局部表现1.2.1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折端移位后,可使伤处或伤肢形状改变。例如短缩、旋转、成角畸形等。●异常活动非嵌插性完全骨折,因骨失去连续性,在非关节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亦称假关节现象。●骨擦音或骨擦感两骨折端互相摩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感到骨擦感。上述3种体征只要发现1种,即可确诊为骨折。但未出现此3种体征者,并不能排除骨折,例如嵌骨折、裂纹骨折等。后2种体征只可在检查时注意其有无,不可故意使其发生,以免增加病人痛苦,或造成血管、神经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甚至使嵌插骨折松脱移位。1.1.2骨折的其他表现●肿胀及瘀斑骨折后局部出血及软组织水肿引起局部肿胀。伤后1-2天肿胀最明显。以后血液渗至皮下,血红蛋白分解,出现青紫色或黄色皮下瘀斑。肿胀严重时,可出现张力性水泡,甚至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疼痛与压痛骨折处一般均有程度不等的自发痛和压痛。骨折的压痛有2种,一是环形压痛,四肢的完全性骨折,常环绕骨折处周围均有压痛;二是纵向叩击痛,如股骨于骨折,在伤膝关节伸直位叩击足跟时,可引起吸骨折处的轴向冲击痛。三是完全骨折后,出现环形压痛,即沿骨折处的一周均有压痛。如肋骨骨折、锁骨骨折、骨盆骨折等。●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肢体内部支架的断裂和疼痛,致使肢体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功能。但不全骨折可无或仅有较轻的功能障碍。●骨传导音减弱长管状骨骨于完全骨折时,由于骨的连续性中断,在骨折端间增加了其他介质(血肿或软组织),致使骨传慢音减弱。检查时用手指叩击长管状骨一端的骨突出部,在其另端的骨突出部放置听诊器收听,两侧对比,骨折侧的传导音较健侧减弱。在无X线设3备的情况下,可做为诊断长骨于骨折的一种简便方法。2X线检查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有无骨折及其类型、性质(外伤性或病理性),以及移位、复位和愈合情况。对骨折进行X线摄片检查时,为了避免错误和遗漏,应根据需要做到“四两”:2.1两位X线摄片必须包括正位和侧位。某些骨折只从正位或侧位X线片观察,可被漏诊或误诊。有时还需加摄特定位置的X线片。2.2两节必须包括骨折的近侧和远侧关节,以便判定X线片的投照位置及骨折部位。在前臂或小腿一骨有明显成角或重叠移位骨折时,另一骨必有骨折或关节脱位,如果X线片未包括骨折远、近侧关节,变会漏诊骨折或脱位。2.3两次有些裂纹骨折(如腕舟骨骨折),早期在X线片上不易看到骨折线,2周后摄片复查,因骨折处充血、骨质吸收骨折线增宽,即可看到骨折线。2.4两侧:儿童肘部的X线片,正常的骨骺易与骨折混淆,可拍摄对侧相同位置的X线片对比观察。三、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病人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严重者的危害性可远远超过骨折本身。有的并发症需立即进行处理,有的需和骨折同时处理,有的则需待骨折翕合后处理。因此,对骨折病人应仔细检查,确定有无并发症,然后再决定处理的方法和时机。1早期并发症●休克多发生骨折,出血多的骨(如骨盆、股骨干骨折),以及合并内脏损伤的骨折,因出血量大等原因,多合并休克。●脂肪栓塞成人骨干骨折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者,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感染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或清创不及时、不彻底者,均有引起化脓性感染和厌氧性感染的可能。●内脏损伤肺损伤肋骨骨折可合并胸膜、肺实质损伤或肋间血管破裂,引起闭合性、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肝、脾破裂暴力伤及下胸壁时,除可发生肋骨骨折外,还可造成肝、脾破裂,引起严重的内出血和休克。膀胱、尿道、直肠损伤骨盆骨折,特别是耻骨和坐骨枝同时骨折时,易导致后尿道断裂;如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可被移位的骨折端刺破而发生膀胱损伤。骶尾骨骨折时,可刺破直肠引起下腹痛,肛门指检可有血染指套。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可合并脑挫裂伤。●大血管损伤多见于火器性骨折或移位较多的骨折。如肱骨髁上骨折可伤及肱动脉,股骨髁上骨折可伤及腘动脉,胫骨近段骨折可伤及胫前或胫后动脉等。●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多在胸腰段或颈段脊柱骨折和(或)脱位埋发生,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瘫痪。周围神经损伤可因骨折端压迫、挫伤或刺伤等所致。如肱骨干骨折可合并桡神经损伤,腓骨颈、小头骨折可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在诊断四肢骨折时,必须仔细检查肢体远端的感觉和运动是否正常。2晚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骨折病人若长期卧床不起,可发生坠积性肺炎。对老年病人尤应注意。●褥疮长期卧床的病人,若护理不当,骨隆突处(如骶骨部、足跟部等)长期受压,局部软组织发生血液供应障碍,易形成褥疮。●损伤性骨化关节附近的骨折,因损伤严重,或急救不当,或整复操作粗暴,致使局部大量出血,渗入损伤的肌纤维之间,形成与骨膜下血肿相通的软组织血肿。经机化、骨化后,可在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内形成广泛的骨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4●关节僵硬伤肢经长期固定而不进行功能锻炼时,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组织中浆溢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致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同时又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肌肉的挛缩,关节活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缺血性骨坏死骨折段可因血液供应被切断而发生坏死。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比较常见。●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若未准确复位,愈合后因关节面不平整,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炎。●骨生长障碍儿童时骨折,若骨骺损伤,在发育过程中可出现骨生长障碍,引起各种畸形。●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四肢的重要动脉损伤后,肢体血液,供应不足,或因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等,致使肢体肌群缺血发生坏死,机化后形成瘢痕组织,逐渐挛缩形成特有的畸形,如爪形手、爪形足等,造成严重残废。指征:颜色发绀、温度低、感觉障碍、指压反应差。处理:及时就医,如严重则就地松解后再就诊。四、骨折的愈合1骨的愈合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骨膜、骨皮质、骨髓腔和周围软组织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骨折端由于损伤局部血液供应断绝,有几毫米的骨质发生坏死。血肿于伤后4-5小时开始凝结,逐渐形成血块,与损伤坏死的软组织一起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新生的毛细血管、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侵入血块和坏死组织进行清除机化,逐渐形成肉芽组织,经2-3周转化为纤维组织。同时,骨断端附近的骨外膜与骨内膜深层的成骨细胞活跃增生,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1.2原始骨痂形成期由骨内、外膜的成骨细胞在断端内、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钙化形成新生骨,即膜内化骨。两者在两断端骨皮质的内、外两面,逐渐向骨折处汇合,将两断端的骨此质及其间的纤维组织包夹在中间,分别称为内骨痂和外骨痂。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先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钙化而骨化,即软骨内化骨。分别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髓腔为后者所堵塞。同时断端坏死骨亦经爬行替代作用而“复活”。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的相邻部分是互相交叉的,但其主体部分则前者的发展过程显然较后者简易而迅速,故临床上应防止产生较大的血肿,减少软骨内化骨范围,使骨折能较快愈合。原始骨痂不断加强,至能抗拒由肌肉收缩所引起的各种应力时,骨折已达临床愈合阶段。X线片上可见骨干周围有梭形骨痂阴影,骨折线仍隐约可见。1.3骨痂改造塑形期原始骨痂为排列不规则的骨小梁所组成。随着患肢的活动和负重,通过骨折部周围肌群的作用,在应力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和改造,在应力线外的骨痂(髓腔内和皮质骨外的)逐步被破骨细胞所清除,使原始骨痂逐渐改造为具有正常骨结构的永久骨痂,髓腔再通,恢复骨的原形。骨折痕迹完全消失,儿童一般在2年以内,成人需要2-4年。骨折复位不良者可永远有骨折痕迹存在。2骨折愈合标准2.1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纤维骨痂生长后,骨折端密度增高,形成云絮状的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本文标题:第一篇骨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7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