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黔东南侗族文化侗族是黔东南除苗族以外的另一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全国的侗族人口超过300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约140万)、湖南(约74万)、广西(约28万)三省交界地带,以及湖北西南部(约5万人)和黔东北部分地区。居住在黔东南的侗族达135.42万,虽只占黔东南总人口的31.4%,却占整个侗族人口的近一半,是名符其实的侗族聚居区和侗族文化中心,主要分布在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等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黔东南侗族文化不仅保存完整,而且绚丽多彩、古朴厚重,“黎从榕”也成为侗族文化中心的代名词,黎平——从江——榕江侗族风情旅游线多年来也成为黔东南乃至贵州省一条最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线。一、侗族的历史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族源可溯及古百越民族。百越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南部,秦汉时瓦解、迁移,形成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几大支系,其中骆越一支向西南迁移,并且自广西梧州一带溯都柳江而上,进入黔东南。侗族古歌中关于祖先迁徙的内容也大都如此。二、侗族的语言、文字与内部支系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锦屏北部及湖南的新晃、靖县等,称“北侗地区”;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南部和湖南的通道、广西的三江、龙胜、融水等,称“南侗地区”。南侗与北侗在语言、服饰等多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南侗地区更封闭,民族文化也保持得更完整。由于汉侗长期交往,许多地方汉化明显,侗语几乎消失,尤其是北侗地区。侗族在历史上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沿用汉字。1956年以后,以南部方言为基础,以榕江县的章鲁话为标准语言,以拉丁字母为文字符号,创立了侗文并逐步推广。如:Jiloux(吃饭),yaoc(我),nyac(你)等。三、侗族的宗教——萨岁崇拜侗族信仰多种神灵,崇拜古树、巨石、山神、水神、火神、灶神、土地神、山坳神、桥头神、床头神、天花神、酒曲神以及“虚空过往神灵”,还有天地、祖宗等等。这些神多为女性,其中最受尊敬和最具神秘感的是“萨神”(或“萨岁”,意为大祖母、始祖母)。在侗族的古老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是女神龟婆(或称棉婆)。龟婆孵蛋,孵出一双男女松恩和松桑,两人成亲,繁衍了后代。又传在侗族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女首领”,俗名“杏妮”,曾带领侗族人民开疆辟土,反抗异族入侵,深受侗家人爱戴。后来侗族人把她当做崇拜的具体对象,认为她能带来平安吉祥,并尊称她为“萨”或“萨岁”。传说萨神的出生地就在黎平县的龙额乡岑巴村。三省区侗家人每年的祭萨活动,都要到这里来取土(有寻根问祖之意)。在每个侗族村寨的鼓楼边或村头、寨边,一般都建有“萨堂”、“萨屋”作为供奉和祭祀萨神的场所。又分露天和室内两种萨坛。露天萨坛是一个土丘,土丘里埋着供祭祀的物品——一套碗筷、一套木制纺车和织机的模型,上面用一口锅覆盖。土丘上种有一颗常青的黄杨树。外围用石砌一圈略比人高的围墙,前方留有一道“门”,“门”前设有石制供桌。室内萨坛,则以多以山中洁白晶莹的石头垒成石堆,其中也埋着祭祀物品。石堆周围摆放十二个或二十四个小木桩或小木堆,代表萨神身边的侍卫。侗族村寨的萨坛一般都有专人管理,侗语称为“登萨”。登萨由女性担当,大多是世袭制,也有在寨里的女性当中占卜产生的。正因为萨神在侗家人心目中是至高无尚的地位,祭萨活动也成为侗族每年最重要、最隆重、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祭萨,亦称“多堂祭萨”,意为“安设祖母祭坛”,一般安排在春社前的春分前后一两天进行,有的也在秋社至次年春社之间择日进行。主寨老人决定“多堂祭萨”时间后,就要派人去接专职的“多堂”师公。师公出门时,要在自己家里安设的“萨”的神位前祭祀,烧香化纸敬茶,一面击锣鼓一面念咒语,以求萨神护佑“多堂”顺利。目前侗族地区多数村寨每年都举行祭萨活动,榕江县大型民族节日“萨玛节”就是以此为主题的。四、侗族的民居特色侗族民居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更以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与和谐思想为外人所赞叹。由于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区,溪流遍地,沟壑纵横,和苗族一样,侗家人也钟情于干栏式吊脚楼,所不同的是,侗族民居更傍水、近水,且由于侗乡盛产杉木,较之苗族吊脚楼,侗族吊脚楼修得更大、更高,面宽五间、高三四层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绝大多数侗族民居以杉木为柱、杉木为板、杉皮为瓦,全然杉的世界。整座楼房不用一钉一铆,全以杉木凿榫衔接,主梁柱拔地而起,层层支撑而上,且层层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占地,形成独特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由于层层出挑,屋檐水滴得很远,有利于保护墙脚柱脚,且可利用层层檐口,晾晒衣物或谷物。有些侗族民居巧妙地建在水上,楼上住人,楼下养鱼。不仅有良好的防水防火性能,且冬暖夏凉,非常舒适。由于杉木有极强的抗腐、抗虫性能,只要防水防火,杉木楼房十分耐用。在黎平县高寅村侗寨就保存着8栋年逾600岁的古屋,建于永乐元年(1403年),至今已居住了30代人,每幢古屋现今仍居住7户以上农户。五、侗族建筑瑰宝——鼓楼与花桥(一)鼓楼鼓楼是侗族建筑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与花桥、凉亭合称侗家的“建筑三宝”),它是侗寨中最高大、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是侗寨区别于其它少数民族村寨的明显标志。鼓楼造型多采用多棵(有四柱,也有六柱)大杉木为主柱直达顶层,另与多根副柱相互衔接,逐层内收梁方,以金爪柱支撑着层层楼檐。全楼不用一钉一铆,全是杉木穿榫构建而成,楼层十余层(亦有20多层的鼓楼),楼高20余米,在楼顶悬一大鼓,鼓响民聚故而得名。鼓楼的楼底(即底层地面)是鼓楼的实际使用部分(极少上楼击鼓),以四方形和六角型居多,正中间置有火塘,周边围有木条或石条长凳,有的还辅以靠背栏杆。一个大的侗族村寨常常居住几个家族,每个家族会各自建造属于自己的鼓楼。因此,通过寨中的鼓楼数就可知晓这个寨子有几个家族,每一座鼓楼都是一个血缘家族的象征。也倍受这一家族人的尊重与爱护。如果村寨没有古楼,不但活动很不方便,全寨人(或全族人)都会觉得脸上无光。因此,修建古楼成为全寨人共同的荣誉和意愿,家家户户愿为此出资出力。鼓楼建成后,则把集资者的姓名和捐资数刻于石碑,立在鼓楼前作纪念。侗家人称鼓楼为“堂卡”成“堂瓦”,意为众人说话或议事的地方。事实上,鼓楼是侗族人民政治活动和欢庆娱乐的中心,它对侗家人有五大功能和用途:一是聚众议事。凡遇有大事、要事,均需召集众人到鼓楼中集体商议决定,显示了鼓楼的政治中心功能;二是排解内部纠纷。凡有纠葛纷争,或有人违规犯错,都需召集众人到鼓楼按规矩裁决处置;三是击鼓报信,起款抗敌。遇重大急事(如火灾、盗匪等)要事,必须登楼击鼓报信,召集全寨人,众人闻鼓声火速赶赴鼓楼集合;四是文化传承和社交娱乐。比如祭神祭祖、摆古传经、教唱侗歌、多耶庆典、叙史摆古、吹奏芦笙、迎宾送客等,均在鼓楼进行;五是休闲公益。鼓楼平时作为全寨的休闲场所,也是公益场所,夏天备水,冬天备火,供过往行人,招领拾物、失物启事、生子取名,甚至葬礼等都在鼓楼进行。总之,鼓楼的多功能性使之成为侗族原生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和凝聚点,成为侗族民族的图腾物,成为侗族人民的文化圣堂。鼓楼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公共建筑,而上升为一种精神象征,只要鼓楼不倒,精神便不会垮掉。因此,直到今天,侗乡还有“建寨先建鼓楼”的古训(据说每建一个侗寨,必须在八天之内把鼓楼建起,八天内建不成则在八十八天内一定建成鼓楼)。(二)花桥在侗乡,村前寨后,凡有溪流处,必建有花桥,凡有鼓楼处,也必配有花桥。花桥又称风雨桥、福桥、宝桥,长30—100米不等,宽3—4米不等。桥上有长廊,沿廊设有长条椅供行人避雨休息,廊内亭檐多有彩绘,并依其长度修三至五个宝塔形桥亭,桥墩大多由砖石砌成,桥身则用整条很大的杉木做梁,桥面铺杉木板,两旁镶有栏杆。花桥造型别致,兼有桥梁之雄伟、楼阁之壮观,集廊、亭、台、楼、阁于一身,与鼓楼一样,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全是凿木开榫衔接,代表着侗族建筑的最高成就,实为我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之精品。六、侗族的宗族制与“款组织”(一)宗族宗族是侗族内部基本的组织之一,侗族喜欢聚族而居,一个村寨就是一个宗族或几个宗族,它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性组织,族内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为宗族的自然领袖(又称“寨老”),其主要职责是处理本寨内部事务以及与外寨的关系。寨老虽然在处理村寨事务时有很高的权威性,但他们并没有任何特权,而与寨民是平等的关系,平时不脱离农业生产,也没有固定的报酬,只是在处理村寨事务之后当事人以一些酒菜或少许钱物作酬谢。寨老必须有能力、办事公道、大公无私,且善言词。一个村寨一般有几个德高望重的寨老。全寨性的重大活动,也多由寨老安排。寨老又是一寨外交的全权代表,凡村寨间的集体交往事务(如客人的接待和安排)都由寨老决定。此外,每个村寨或宗族内还有“罗汉头”,即宗族的男性青年领袖,只有人品好、英勇聪明、勤劳多艺、能说会道善唱者,才有威信成为“罗汉头”。如果说寨老是村寨活动的决策者,罗汉头则是执行各项活动(公益活动、娱乐活动、接待活动日)的带头人。(二)侗款组织款是侗族以地域为纽带的村寨内部或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的地方联盟组织。早在宋代就有文字记载:“名歃同血,誓约缓急相救,曰门款。”款最初是一种地方军事互助组织,以后才慢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款”有大、中、小之分。小款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村寨组成,款首由热心公益、威信高、有办事能力的人(一般为寨老)担任,无特殊报酬。中款或大款则属一定范围的村寨联盟,又称联款组织。中款、大款的范围更大,管辖的村寨及人数逐级增多。但各级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互助的联盟关系。大、中、小款都各自有独立的立约权及对违约行为的处治权。侗族组织有一系列的款规款约,多为农村生产、治安、防火等方面的内容,所有款约都经全体款民协商制定,并且共同盟誓遵守。谁犯款规,照约赔罚,无一例外。侗族组织会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讲款”、“开款”、“聚款”、“起款”等活动,且多在寨中的鼓楼举行。七、侗族大歌侗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侗乡是音乐的海洋。“饭养身、歌养心”的格言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侗家人用歌曲传承着自己的文化,温习着自己民族的历史。对他们来说,万事万物无一不能用歌来表达,从民族历史、英雄功绩到个人感受,就连他们的款词都要用音韵唱出来。更重要的是,侗家人把唱歌当作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歌也是侗家人社交、恋爱的最重要媒介,不会唱歌或唱得不好会让人瞧不起,更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终身幸福。侗歌种类繁多,如以演唱声部划分,可分为无伴奏合声部和单声部两大类;如以歌种划分,则有古歌、叙事歌、情歌、赞歌、贬踏歌、劝世歌、酒歌、儿歌、哭歌等。而合声和多声部无伴奏类又包括大歌、叙事歌、情歌、戏曲歌等。单声部类又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类。有伴奏单声部包括琵琶歌、牛腿琴歌、侗笛歌、木叶歌、戏曲歌;无伴奏单声部包括山歌、河歌、酒歌、哭歌、耶歌、谜歌、儿歌、古歌等。歌曲种类之丰富旷世少见。一个只有260万人的民族,竟有如此丰富的音乐种类千年流传,在贫瘠的美丽山水间,以歌为至高的精神享受,以歌演绎着自己的历史和传奇,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民族。侗族大歌是侗歌中的瑰宝。它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混声大合唱的复调音乐,侗家人称“嘎老”。有两层意思:一是参加演唱的人数众多;二是篇幅长,声部多,气势宏大,采取甲领、乙领、丙领,甲乙丙合领、多声部合唱、对唱等多层次演唱方法,高雅而动听。八、侗戏侗戏自清代黎平人吴文彩首创以来,已成为侗族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一直流传在侗乡数百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贵州的黎平、榕江、从江,广西的三江、龙胜,湖南的通道等县的许多侗族村寨都建有戏台,侗戏也成为侗家人除大歌外的一种重要的自娱自乐形式。侗戏是一种用侗语道白和用侗族民间曲子演唱的戏剧形式,侗族戏班组织一般以鼓楼为单位,一个鼓楼一个戏班,一个戏班一般十几个人,有戏师傅、歌师傅、演员和伴奏人员,动作也很简单,角色均由男演员扮演。侗戏多在戏台上演出,一般不用布景,仅挂一块底幕和两块花色门帘,观众可三面围观。在装扮上,
本文标题:黔东南侗族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8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