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2016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辽916-1125年阿保机(契丹族)北宋960-1127年赵匡胤西夏1038-1227年元昊(党项族)金1115-1234年阿骨打(女真)南宋1127-1276年赵构元1271年蒙古1206年成吉思汗忽必烈元朝统治版图历史最大行省制度边疆管辖中书省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宣政院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的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呢?——《望海潮》1宋词繁华的都市生活2元曲3•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知道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比较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生活和当代市民文化生活的相同点和差别,从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特点。请结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教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环节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繁荣,社会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南宋故都临安临安城门临安年市图元大都复原图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着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2.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大相国寺盛况大相国寺古玩市场大相国寺庙会大相国寺皇家乐队宋代傀儡戏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开封大都3.繁华的都市生活的表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说书猴戏木偶戏材料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随之市民文化生活需求增强。学习与探究上图反映的是什么场所?这种场所出现的背景是什么?瓦子(1)东京城里的瓦子瓦子的出现•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宋代繁荣的都市生活丰富的原因: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瓦子演出勾栏瓦子•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等等,十分热闹瓦子中的勾栏•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包括说书、唱曲、杂剧、杂技、蹴鞠等等勾栏内说书瓦子中的勾栏傀儡戏蹴鞠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临安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宋代蹴鞠铜镜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主所喜爱。(2)杂剧—形成于宋代,在元代在以大都为中心北方兴盛。后传入南方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宋元时期的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大城市和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水神庙内的“元代杂剧”壁画,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富裕的情景。元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满墙元代壁画,内容没有天界的神秘,却充满人间生活气息。杂剧吹笛和击节板杂剧陶俑吹口哨和舞蹈材料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春节、元宵、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因而,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高度重视、加以保护,并使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历史的责任。学习与探究宋朝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传承下来?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3)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当中,那些节日在宋代时已有了?春节(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传统节日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挂彩灯端午节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中元节荷叶灯爆竹贺春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闹花灯生查子元夕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中秋赏月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一、繁华的都市生活3.社会生活(北宋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都市繁华生活产生的原因)(1)主要群体: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市民阶层(2)繁华都市生活主要表现。瓦子杂剧勾栏节日的场所。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如说书的、唱戏的等,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经营各种商品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勾栏里面的演出丰富多彩。形成于宋代,元朝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繁华市区、等场所进行演出,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元宵节、、端午节等娱乐兼营商业演出的圈子集市勾栏瓦舍春节中秋节二、宋词学习与探究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2.他们的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是什么?•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宋词李清照豪放派:婉约派:苏轼辛弃疾边塞豪放派:宋词苏轼2.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3.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1.时期:北宋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情怀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2.作品:3.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时期:两宋之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再看词中的问答。“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宋词2.作品:3.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辛弃疾1.时期:南宋时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苏轼豪迈而飘逸辛弃疾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宋词代表人物及特点归结宋词1.概况: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便于歌唱。2.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3.词牌:每首词根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长短句两宋4.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等。(1)苏轼:词风,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2)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3)辛弃疾:继承苏轼以来的豪迈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进一步提高了词的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李清照豪迈飘逸社会功能三、元曲学习与探究1.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窦娥冤》•《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窦娥冤》的故事主要是讲叙了窦娥自幼丧母,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
本文标题: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2016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59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