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环境评价 第2章 环评程序与方法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评价方法•第一节环评程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第四节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第五节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第六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与分类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环评管理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与管理。环评工作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第一节环评程序的基本概念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4、主导性原则5、等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7、随机性原则8、社会经济性原则9、公众参与性原则一、环境影响分类筛选1、分类筛选依据筛选依据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10月13日发布的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多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联合评价。•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其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的建设项目3、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可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其影响是较小的、补救措施是容易找到的建设项目4、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1、评价单位资格考核和人员培训单位的资格审查和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价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2、评价大纲的审查3、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审批原则;审批步骤和过程;审批责任(终生负责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各阶段具体工作内容见图2—1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的建设项目意见书•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现状调查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和标准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给出评价结论•编制报告书图2-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的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专题的工作深度的划分,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按工作内容的深度、广度、时段要求、工作量和工作经费大小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评价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2、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①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②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③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标准)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情况可作适当调整。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依等标排放量的大小和根据项目的性质、投资规模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及当地大气污染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评价级别。4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一般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与环境特点来划分其评价工作级别。①所定判据应能反映建设项目向地面水排放污染物的主要特点,并能反映相关地面水的主要②参数的形式简单,且其数据在评价大纲编写阶段能够得到。①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的判据为污②与地面水环境有关的判据定为受纳水体的规模和受纳水体对水质的具体要求。5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有:①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②噪声源种类及数量;③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④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6、评价范围的确定评价范围的划分必须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范围大小应有科学根据,划分原则应针对拟建项目的专业类别、生产规模、排污种类、数量、方式以及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象、水文等条件区别对待,不能盲目扩大和任意缩小。••••二、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评价大纲应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编制,它是具体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也是检查报告书内容和质量的主要判据。该文件应在充分研读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后形成。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经专家评审通过并报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可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环评大纲的主要内容为:(1)(2)(3)(4)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5)环境现状调查(6)(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8)(9)经费概算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筛选应调查的有关参数,原则上调查范围大于评价范围。首先收集现有资料,其次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对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全面、详细、尽量做到定量化。2、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3、环境现状调查调查内容:①地理位置;②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③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④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⑤环境功能情况(特别注意环境敏感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⑥社会经济情况;⑦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⑧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四、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的基本原则预测时段、范围、内容、方法均按相应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性、当地环境要求而定,同时还要考虑规划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2、预测范围和内容范围:略小于现状调查范围;内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体健康和资源破坏等。3、预测阶段、时段、层次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营运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二个时段(环境空气:冬夏两季、水环境:枯水期,平水期)二个层次(正常排放、风险排放)。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1、编写原则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书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要点(1)(2)(3)(4)(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6)(7)(8)环境影响识别——就是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第四节环境影响识别方法评价对象影响方面环境要素环境因子自然环境地质、水文、气候社会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质耕地、古迹、人群气SO2、TSP、CO水Hg、Cd、Pb…水土流失量耕地减少量工程项目一、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1、环境影响因子识别2、环境影响程度识别有利影响微弱有利轻度有利中等有利大有利特有利不利影响微弱不利轻度不利中等不利非常不利极端不利二、识别方法核查表法矩阵法网格法图表法第五节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常用预测方法专家预测法物理模拟预测法数学模式法类比法一、指数法1、普通指数法:普通指数法分析是先引入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然后对评价对象进行处理。通常以实测值(预测值)C与标准值Cs的比值作为指数值.第六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评价可分析该环境因子的达标(Pi1)或超标(Pi1)及其程度,并统计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Pi=Ci/Cs普通指数法单因子指数评价综合指数评价多因子指数评价二、矩阵法三、图形迭置法四、网络法五、动态系统模拟法
本文标题:环境评价 第2章 环评程序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0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