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基础模块)议论文单元“精神的追求”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一、教材组元特点•教材基于体裁、文体组元。•从文学鉴赏的工具层面上说,有利于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从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说,也有利于学习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从学习古代诗文来说,不仅有利于较为集中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对于文言语言知识的梳理。•组元设计同样包括了热爱自然、感悟人生、格物致知、精神追求等方面的人文蕴涵,单元实际上也是人文专题,单元名称往往就揭示了专题人文内涵。二、单元教学目标•总体工具性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够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观点提供有力支撑的能力为总体的工具性教学目标。•阅读与欣赏:能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内容要点;能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学会分析文章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能弄清论证的结构和方法,明白不同类型的论据如何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表达与交流:能了解解说的作用和常见的解说形式,了解非连续文本的表达特点和解读方法,通过训练提高解说,尤其是实用性很强的非连续文本的解说水平;懂得说明文写作把握对象特征,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的要求,并通过写作训练能写出文体规范,能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语言准确的说明文。•语文综合实践:能实践任务驱动学习方式,提高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能力。•单元的教学内容包含了“精神的追求”的思想蕴涵。因此,单元以教育学生确立精神的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为总体人文性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阅读与欣赏部分文本的思想内容中,而且贯穿于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教学环节。三、单元构成特点•阅读与欣赏部分:所选文本都是经典的议论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单元人文性和工具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能够教育学生铭记马克思的英名与业绩,理解伟人的思想与实践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同时,文章的主体部分先提出中心论点,概括指出马克思在历史科学和革命事业方面的伟大贡献,再展开分述,以理论分析和客观事实充分证明,这些体现了典范的议论文论证结构特点。•《拿来主义》让学生懂得在历史和文化的变革时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可以成为一代新人。同时,本文也是有破有立的议论文写法的典范。文章先由破而立,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阐述要旨,再以立为主,对“拿来主义”的内涵进行正面阐述,又立中有破。破立之间,其比喻论证的运用亦是经典。•《获得教养的途径》劝勉学生,应通过阅读经典,滋养心灵,使自己获得教养,积淀底蕴。同时,本文阐述事理,有理性的思考也有形象化的议论,有雄辩也有娓娓道来的写法和运用亲身体验进行实例论证的方法也别具特色。•《不自由,毋宁死》不仅表达了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真理追求,同时,作为经典的演讲,其高超、机敏的演讲技巧产生的鼓动性和说服力也经久不衰,值得借鉴。•表达与交流:体现了单元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口语交际·演讲”部分要指导学生学会演讲,能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个性和风度。就其中的演讲知识内容和演讲训练内容而言,其人文性教学目标也体现了“精神的追求”主题,学生可以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和“不自由,毋宁死”的庄严宣示中受到人生价值教育,也可以从演讲案例的学习和演讲实践中明白要做到人文艺术与科学探索相结合,要阅读经典,滋养心灵,获得教养的道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单元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学习设计制作电子杂志(专刊),或编写手抄小报,可以提高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精神的追求”教育,了解专业方向的现状和前景,不仅有助于指导学习,也有利于培养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四、学习方式指导•阅读与欣赏部分的学习方式应以文本研习为主,问题探讨为辅。对文本研习,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整体阅读论述类文本,理清论证的脉络;分析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归纳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论述特色;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论证中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加强论证的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表达与交流部分中口语交际内容是演讲。•演讲知识部分,是如何使演讲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演讲的语言表达技巧,二是演讲稿作为议论文所应具有的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的要求。•演讲实践部分,要求一是作好演讲的准备,不管是依演讲稿演讲,还是半脱稿或脱稿,都应以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对演讲的内容进行准备。二是演讲表达的训练,要学会借助于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提高说服力与感染力。•表达与交流部分中写作的内容是议论文的写作。学习方式应强调写作知识对写作实践的指导,在理论指导下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并重视通过评讲,获得经验,以求提升。•写作知识部分,是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论点,并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写作实践部分,一是片段写作,学会为观点提供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二是议论文写作,基本要求是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主要要求调查了解专业学习内容以及专业发展的现状,活动形式依教学条件可以是电子杂志(专刊)或是手抄小报的编辑制作,目的主要在于培养职业意识和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在学习方式方面应强调学生全员参加活动,强调语文实践过程对提升语文能力的价值。单元教学时数安排•单元总教学时数为13课时。阅读与鉴赏部分7课时,其中《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课时,《拿来主义》2课时,《获得教养的途径》2课时,《不自由,毋宁死》(选教)1课时。表达与交流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2课时,写作2课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如果学生自读《不自由,毋宁死》,则单元总教学时数为12课时。教学建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马克思的英名和业绩,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习,可以先向学生简介悼词的格式,然后启发思考:虽然文章的结构和一般的悼词模式相同,但这篇悼词读来却与众不同,其特色在哪里?通过引导,让学生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二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恰当、公正的评价,及在客观陈述中饱含的浓烈思想情感,这就使得理性的评判和深厚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研习文本还要感悟到文章的表达效果。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讳饰、委婉的表达方式来陈述马克思逝世,表达的沉痛悼念之情,然后通过分析文中的一些简单句的简约明确、复杂长句的严密逻辑性,来体会朴实的语言、朴素的表述所具有的表现力。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指导朗读方法,以感受恩格斯的语言魅力。•四、可以借本文的语言表达体会说明文遣词准确,造句严谨的语言特点。同时,由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是以公众读者为对象,所以语言如语家常,在介绍说明事物时显得非常亲切,具有质朴、晓畅的特点。•这样,较为系统地复习整理初中学习的说明文知识,可以为单元说明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建议:拿来主义•本文用的是杂文体,和一般议论文有所不同,并非正面阐释自己的主张。要让学生理解文章,一方面要联系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上流行全盘继承论和全盘否定论,和当时有人对文化遗产采取的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态度。•教师宜简化头绪,突出中心,淡化一些与中心关系不甚密切的内容,如旁敲侧击抨击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内容,还有对美国电影,甚至对梅兰芳、徐悲鸿的评价,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这些是鲁迅当时在特定背景下的看法,现在应作具体分析。这些具体问题,教学中不必深究。•《拿来主义》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着重谈如何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在否定了“送来主义”与“送去主义”之后,直接提出了要实行“拿来主义”,主张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接受外来文化。指导学生研习文本时,可从理清鲁迅的思路入手,理清思路,可从理解每段的观点开始,在理清思路的同时,抓住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杂文形象说理的特点。杂文是议论文的一种,是形象化的政论,它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一种文化批判,手法灵活。本文体现杂文的特点,一是以小见大,就近取譬;二是运用对比和反衬;三是运用了反语、幽默、讽刺的手法。教学建议:《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讨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懂得读书的意义,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阅读世界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修养,完善自我。教学应能使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学会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用论证等手法来说理。•和一般议论文不同,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随笔。文章围绕研读书籍、领悟经典以获得真正的教养来层层抒写。教学中,可以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和主要观点,再选择精辟的语段加以赏析。应在理清文章观点和脉络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真知灼见。•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应当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围绕作者为什么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作者为什么提出“爱的阅读”的观点等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教学建议: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死》是一篇演讲稿。在单元中作为选教或自读内容,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演讲稿这一特殊议论文的范本,让学生从议论文的角度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二是作为一个演讲的成功范例,引导学生体会演讲的说服力、感染力,进行演讲实践。•从文本研习的角度了解演讲稿的特点,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亨利的主张和依据。然后,针对这次演讲的场合、对象、目的,分析亨利为了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在演讲时采取的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策略。再探讨这篇演讲稿语言特色:亨利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排比、重复、反问等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议论文的特点,总结演讲稿的写作要求。教学建议:口语交际·解说•“口语交际·演讲”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演讲体验,让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个性和风度。•让学生学会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能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高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口语交际指导部分,演讲知识的教学重点是结合《不自由,毋宁死》的学习,体会成功演讲所具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懂得:一篇好的演讲稿的写作,要追求观点鲜明,语气坚定。演讲者所要阐述的主张、要说明的问题和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含糊其辞,不能模棱两可,语气语调不能有气无力。说理可层层推进,题旨可逐步显示,要有一条清晰可辨的思路,切忌东拉西扯,离题万里。语言要形象、生动、有力,要学会使用各种推理方法、各种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加演讲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避免因表达手法单调而枯燥乏味。当然,语言的修饰也不能一味堆砌辞藻,空泛浮华。•具体指导学生准备演讲,要强调写作演讲稿一定要有听众意识,应分析听众,分析场合,要注意演讲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注意演讲语言的通俗易懂。教学建议:写作·议论文:论点和论据•教学目标:写作议论文能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写作指导部分,就有观点、有材料问题,结合对初中语文经典篇目《敬业与乐业》的分析,论述了议论文写作“有观点”,就是要深入思考,围绕观点展开论述,并清晰地表达;“有材料”,就是要选择真实、典型、充分、新颖的论据来证明观点。•写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与单元文本学习相结合。可结合对单元文本的具体分析,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说明如何做到观点明确,如何以充分的论据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如分析《获得教养的途径》,则可以了解作者明确的观点:“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分
本文标题:议论文单元教学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1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