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四章京派海派小说一、京派小说•(一).关于“京派”:30年代,一些未曾南下的原文学研究会中的京派作家,他们继续活跃于北方,逐渐形成京派作家群。他们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如沈从文、废名、芦焚(师陀)、杨振声、林徽因、朱光潜等。“京派”在30年代与“左翼”、“海派”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势。(二)、名称的由来:“京派”和“海派”这两个概念,最初出自京剧界,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徽汉合流,京剧创立。到19世纪后期,特别是八国联军进京后,一批京剧名角流落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注意:“京派”与“海派”虽然与北京和上海有关,却不是两个单纯的地域性概念。文学上的这两个概念的出现,与30年代开始的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论争有关。论争首先是由京派挑起的。1933年10月沈从文刚刚接手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于第九期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批评那些主要在上海的新派作家,指责他们对创作缺乏严肃性。稍后又写了《论海派》一文,对上海某些文人作风提出更为尖锐的批评,指责他们是“名士才情”加上“商业竞卖”,命名他们为“海派”。而对北京等北方城市的作家则标榜为“诚实与质朴”。拉开“京海”之争。•此文发表后引起了苏汶等沪上作家的反批评,在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论争中,有不少作家写了文章,介入其中,连鲁迅也写了《“京派”与“海派”》等文章,鲁迅的观点是京派和海派都是帮闲而已,只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京派指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国的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后,继续活动于北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又称北方作家群。他们在文化观及审美观上具有明显的传统意识和平民色彩,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具有写实主义的抒情风格。•(二)“京派”的阵营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以北平的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京派主要成员有三部分人:一是二十年代末期语丝社分化后留下的偏重讲性灵、趣味的作家,有周作人、废名(冯文炳)、俞平伯等。•二是新月社留下的或与《新月》月刊关系较密切的一部分作家,有梁实秋、凌叔华、沈从文、孙大雨、梁宗岱等。•三是清华、北大等校的其他师生,包括一些当时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作者,有朱光潜、李健吾、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李长之等。•汪曾祺:“京派的最后传人”。•李健吾(刘西渭)在现代文学史上,李健吾出手多面,文备众体。30年代的京派风格小说是《陷阱》《坛子》。李健吾一生写过大量戏剧评论,如《雷雨》、《论“上海屋檐下”》、《清明前后》、《读“茶馆”》等。他对剧作进行鞭辟入裏的分析,艺术上常有独到见解。他的评论分别收入《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京派的主要阵地有:•1,创刊于一九三一年、由废名,冯至编辑的《骆驼草》。•2,沈从文自一九三三年九月开始接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3,创刊于一九三四年十月、由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编辑的《水星》。•4,创刊于一九三七年五月、由朱光潜编辑的《文学杂志》。••京派在散文和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周作人、俞平伯、废名、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代表是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李健吾、李长之。•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废名、沈从文、芦焚、凌叔华、林徽因、萧乾。(三)京派形成的原因•(1)外在文化圈①从容温和的北平文化的洗礼。②相对自由宽松的“校园文化”的滋养。这大小两个环境的糅合,形成了京派作家特有的平和、恬静的文化心态。•(2)内在文学态度的坚持•京派作家提倡“纯正的文学趣味”,特别看重文学的独立价值,对于那些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倾向,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在内心里与各种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追求文学艺术的独立性。四、“京派小说”的特色:(一)鲜明的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各自追求各自的平民世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世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世界、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等),对于城市的描写只作为与乡村世界对立的人生而存在的。(二)审美特征:1,诚实、从容和宽厚。善于发掘普通人生命的庄重与坚忍,特别能写出女性的纯良。2,文化保守主义:避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直接的功利目的,采取文化批评的自由立场。(三)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小说:抒情体:作家主观体验的融入、纯情主人公的塑造自然背景及象征的运用、散文化的笔调等。如《边城》。讽刺体:哀伤的、寓意的世态讽刺和风俗讽刺,如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等。形成了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加强了对民族性格心理的探求深度,将“五四”国民性主题继承下来,并整合传统与现代、雅与俗等各种因素,成为特具中国文化风貌的文学。五,京派小说创作1,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京派小说的鼻祖,周作人的得意门生。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枣》、《菱荡》和长篇《桥》《莫须有先生传》。作品不易读,既有玄学意味,又有“理趣”和“禅趣”,是一种有意为之的“涩味”境界。废名小说的思想特色:1,关爱善良的乡村小人物,赞美他们纯朴的人性美和古朴的生活方式。如《竹林的故事》、《桃园》,田园山水之美和人物性情之美相得益彰。2,对于佳山秀水的留恋,加深了废名小说的隐逸倾向,在长篇小说《桥》中表现最为最为充分。《菱荡》一条线排着,十来重瓦屋,泥墙,石灰画得砖块分明,太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屋后竹林,绿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倾斜至河岸,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潺潺流过。这里离城才是真近,中间就只有河,城墙的一段正对了竹子临水而立,竹林里一条小路,城上也窥得见,不当心河边忽然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落山的太阳射不过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艺术特色:•抒情小说:恬淡清逸和哀怨忧郁并蓄的田园牧歌式小说。•诗化小说:自觉地把小说当成诗,不重情节而重情绪、意境的渲染,颇具古典诗词含蓄、有跳跃性的特点。2,萧乾近代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1933年第一篇小说《蚕》得到沈从文的赏识后进入京派文学圈。短篇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矮檐》以及自叙传长篇小说《梦之谷》。3,芦焚:1946年后用笔名师陀。他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1937年因艺术风格独特与曹禺的戏剧《日出》、何其芳的散文《画梦录》一起而获《大公报》文艺奖金。他的创作基本倾向于京派,写有短篇小说集《谷》、《里门拾记》、《果园城记》、《落日光》、《野鸟集》等。作品多写故乡河南果园城的风物人情。•思想特色:•“精神返乡”的情节结构模式:对取材于故乡小镇,反映了社会衰落过程中各色人物的不同命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又具有民族文化反思的意味。•艺术风格:深沉淳朴,诗意与讽刺相结合。•“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说来可怜,除却一点泥土气息,带到身边的真亦可谓空空如也。”•“黄花苔就是蒲公英,是我们乡下的名目,据说也是地丁的一种,不大清楚。但为这集的散文命名的时候,我不敢驰名海内的蒲公英,也不取较为新鲜悦目的地丁,取的却是不为世人所知的《黄花苔》。原因是:我是从乡下来的人,而黄花苔乃暗暗的开,暗暗的败,然后又暗暗的腐烂,不为世人闻问的花。”•在上海写下的《果园城记》中,表现出了温柔细腻的恋乡情愫以及对乡土生活的眷恋。•他笔下的果园城是那么恬静、美丽:“累累的果实映了肥厚的绿油油的叶子,耀眼的像无数小小的粉脸,向阳的一部分看起来比搽了胭脂还要娇艳。”六、其他独立作家•1.关于独立作家:•指原文学研究会中的一些不在北方的作家,他们思想进步,但并没有参加左联,他们与左翼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仍坚持自己“人生派”的立场。这批作家被认为是独立作家。如叶圣陶、王鲁彦、王统照、许地山等。•李劼人(1890-1962):《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他的长篇描写了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图画,具有宏伟的构架与深广度,被称之为“大河小说”。小说在结构、人物、言各方面都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显然受左拉、莫泊桑的影响。代表作家与作品:•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著名学者曹聚仁充分肯定了李劼人作品的价值,认为“现代中国小说家之中,李劼人的几种长篇小说,其成就还在茅盾、巴金之上。”曹聚仁在对比了屠格涅夫和左拉的小说以后,得出了结论:“从写作技巧上说,李氏也是一个很成熟的作家。”二、海派小说•20年代文化中心在北京。但《新青年》《小说月报》《创造季刊》都在上海发行。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取代了北京的地位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细致地描绘了30年代上海都市文化的背景,从百货大楼、咖啡馆、舞厅、电影院等消遣娱乐场所的纷纷出现到印刷文化的畸形繁荣,30年代的上海充分展现了一种奇妙的文化混杂,用李欧梵的概念来说,是一种带有深刻的殖民印记的中国世界主义。夜上海(周璇)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夜生活都为了衣食住行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晓色朦胧转眼醒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晓色朦胧转眼醒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初醒《上海的灵魂》——邵洵美啊,我站在这七层的楼顶,上面是不可攀登的天庭;下面是汽车,电线,跑马厅,舞台的前门,娼妓的后形,啊,这些便是都会的精神;啊,这些便是上海的灵魂。在此地不必怕天雨,天晴;不必怕死的秋冬,生的春;火的夏岂热得过唇的心!此地有真的幻想,假的情;此地有醒的黄昏,笑的灯。来吧,此地是你们的坟茔。(1)题材:上海大都市现代生活——飞机、电影、JAZZ、摩天楼、高速汽车、跳舞厅、男女色情等。(2)文化态度:西方影响下的都市摩登文化。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3)美学品格:用有色彩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的交错、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式来表达现代都市“新感觉”。(一)“海派”的概念•1,狭义的海派:是区分于鸳鸯蝴蝶派的拥有“现代质”的海派,指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化立场上打量上海,用现代上海人的口气讲述上海故事的流派。••一、海派小说产生的原因•1.经济原因:30年代的上海,现代消费文化环境逐渐形成。工商经贸的世界化、现代化带动新的消费方式出现。现代书报业和出版业的发达,给海派文学带来新的契机。•2.小说本身:原来操作新文学的一批作家开始向市民读者倾斜;白话小说度过了它的先锋时期后,开始向通俗层面回落。2、海派文学的三个时期:⑴第一代海派:从五四文学分离出来走向都市大众读者的张资平、叶灵凤、曾可今、章克标等;⑵第二代海派:3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包括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黑婴、杜衡、徐霞村等⑶第三代海派:40年代涌现的后期海派,张爱玲、苏青、徐訏、无名氏、予且等。•3,海派小说发展的第一阶段:初期性爱小说•1.初期海派小说的特点:•(1)与政治性、社会性拉开距离,突出世俗化与商业化。表现生活化。注重可读性。•(2)过渡性地描写都市,显露出狂放颓荡有余,又感到负罪,心理上扭曲变态。•(3)“都市男女”的性爱小说成为海派表现现代人性的试验场。•(4)重视小说的形式创造。代表作家与作品:(1)张资平(1893-1959):被鲁迅称之为“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代表作品有:《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等。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特点:滥用青年源于经济和性的双重苦闷和压抑,彻底地媚俗化为了商业目的,利用小说色情因素制造小说恶俗的一面走向低级趣味。•(2)叶灵凤(1905-1975):在新感觉派没有形成以前,他是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代表作品有:《菊子夫人》、《鸠绿媚》等。•特点:初期具有幻美的色调,浪漫主义与神秘主义兼而有之,并开始运用心理分析。1931年后的性爱小说成为世纪病态的标本。••3.初期性
本文标题:京派海派修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2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