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我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我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如下:1.遵循合法性、民主性、可行性、宽容性原则进行班规制定在操作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交由学生执笔,从学习、纪律、卫生、班风等方面入手,分组拟制各项条款,经过全体成员讨论修改,老师润色之后,最终表决通过本班班规。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这样产生的班规,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体制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同时制定了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班长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督查、班级日志写作等常规事务。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建设,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3.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因此,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公平公正的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树立榜样,帮助后进生纠正不良习气。例如,有的学生做事责任心较差,对班级卫生工作马虎应付,甚至逃避值日。对这种现象,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对其进行处罚,但往往效果不佳。这时,我们何不换另一种方式来处理,采取一些灵活的激励措施,奖励那些负责任者。显然,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教育效果截然不同,后者更能达到既奖励先进又带动后进的双重教育效果。通过激活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文化构建的力度得到了有利的强化。三、丰富班级精神文化,扩大班级文化内涵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从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等方面深入,丰富班级精神文化,扩大班级文化内涵。
本文标题:我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如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2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