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四章-中国佛教文化
第四章中国佛教文化第一节佛教的起源第二节中国佛教发展概况第三节佛教对中国的深刻影响2第一节佛教的起源一、“佛”的故事二、古印度佛教的兴盛与变迁三、印度佛教的衰亡与复兴3一、“佛”的故事问题:(一)佛教为什么会产生?(二)什么是“佛”?(或者“谁是佛?”)(三)佛教是有神论吗?4(一)佛教为什么会产生?原因:①印度的种姓制度②刹帝利等较低种姓的崛起或醒觉(政治、经济原因)③佛陀的智慧和实践(略)5①印度的种姓制度大约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前,印度-雅利安人(印欧雅利安人的一支)侵入印度河流域后,使用“种姓”(瓦尔纳Varna,原义是“颜色”、“品质”)一词,把自己(白肤色=高贵)同土著居民(黑肤色=低贱)区别开来。后来随着职业的分化,这种种族间的划分发展到了雅利安人自己内部。所有人被分为四大种姓:作为第一等级的婆罗门,独揽宗教事务,形成专门的祭司阶级,也参与政事。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武士阶级。第三等级的吠舍,是雅利安人的平民大众,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等。67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旃陀罗(贱民)89第四等级首陀罗,基本上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但也有贫困的雅利安人。他们是被压迫、遭奴役、受歧视的无权居民等级,从事手工业和农牧业,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奴隶。为维护这一等级制度(其最典型是《摩奴法典》),各种姓有其世袭的职业,不许被婚姻混乱,尤其严禁首陀罗和别的种姓混乱。此外,还有比首陀罗更低,不入流的“贱民”,亦叫做旃陀罗,成份是打仗的战俘,以及不遵守种姓制度而结合的人的后代。例如:首陀罗男子与其他种姓女子所生的混血儿。他们地位最低贱,被称为“不可触者”,只能世代从事如抬死尸、屠宰、刽子手等被认为极其低贱的职业。10“梵”(Brahma)创世,定立人间的贵贱秩序。11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4世纪以后开始衰弱。婆罗门教的纲领是吠陀天启、祭典万能、婆罗门至上——透过祭祀,使人和神可以直接沟通;人们崇尚自然,尤其崇拜神格化的自然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神。因为三大主神各司其职,共同主宰宇宙的一切。梵天创造宇宙,主宰人类的命运;毗湿奴维护宇宙间的和平,展现赏善罚恶的大无畏精神;湿婆神能毁坏宇宙,也能降伏妖魔和繁衍(生殖)世间的活动。12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1314所以人们只能服从神的权力,崇拜主神赐给人们的生活,而严格遵循既有之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受限于神权宗教的思想。婆罗门教以为,“我”是生命轮回中的主角,生死轮回的根源,来自于业。业,是行为善恶的造作,产生于人们无限的“爱欲”与无始以来的“无明”。婆罗门教主张“梵我一如”即是解脱。解脱的方法,除了要学习吠陀、祭祀、布施、苦行之外,更须舍弃名利、妻儿亲朋,出家修习瑜伽禅定,使心寂静;由此认识自我,才能得到“梵我一如”的正智,体悟“梵我一如”的真解脱境界。就持戒而言,婆罗门教实行人生的四个行期: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与云游期;按照每个阶段规定的义务,致力履行祭祀、祈祷、持戒及禁欲等,以求解脱。······现代的印度教就是由它发展而来的。15②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自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中土”以后,依靠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婆罗门祭师阶层长期在社会中居至高的统治地位。但是,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印度各地(特别是中印度以外的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1)刹帝利阶层的崛起:尤其是王权的日益强大2)属吠舍(平民)中的商人阶层由于日益富有,其经济地位有所上升,也起来要求自身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3)社会最底层的首陀罗和贱民们因不满沉重的压迫,也有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诉求或情绪。16当时印度非婆罗门教思想宗派:1)佛教2)耆那教3)顺世外道4)邪命外道······17(二)什么是“佛”?“佛”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布达”)的音译;它在印度的原义是“觉者”或“智者”。因此,“佛”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神,而是“觉解了无上智慧的圣人”。而且,“佛”也不仅有一个,而佛教认为: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佛;甚至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如来”是佛陀的异名,意为“如实而来”。18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梵语Amitabha的音译)即“无量光明的觉悟者”,是另一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南无阿弥陀佛”(NamoAmitabha,“南无”是“敬礼”之意),即“向无量光明的觉悟者敬礼”。所以,“南无释迦牟尼佛”就是“向释迦牟尼佛敬礼”。1920佛祖释家牟尼释迦牟尼佛,(约公元前565年~前486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他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因他出身于释迦族,其觉解悟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被称“佛祖”并非他是第一个成佛者,而因为他是第一个传授佛法的“开示者”。21佛祖生平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出生后,王后摩耶夫人七天便去世了。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精心照料和养育。太子天资聪颖,幼年就通达古印度的经典,并且相貌英伟,品行才学无人能及。因此他被父亲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转轮王”。17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生下儿子罗睺罗。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太子却并不贪恋这些世间的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到生、老、病、死等现象以及修道的沙门,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22出家修道23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初访毗舍离国求教,复至王舍城求道,但都没有得到解脱之境,遂至摩揭陀国伽耶南方的优楼频罗村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净饭王派了五位侍者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但始终未能成道,遂出苦行林。当时,共修的五位侍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钵罗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降伏诸魔,入诸禅定。四十九日后,于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由此因缘,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24佛祖的慈悲——割肉喂鹰的传说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在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错过我你还有下一个,可我的命只要这一条啊。”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你也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我也不会紧追不放的。”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到怀里。老鹰怒火中烧,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看我老鹰饿死吗?”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又不想你白白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这鸽子看上虽小,但无论世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当世尊割下最后一片肉时,天平终于平了。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2526释尊降魔、成道的经过,皆由太子的侍者,即后来蒙佛教化而成道的大尊者优波离所见证。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入佛知见,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0多年的弘法事业。相传佛祖八十岁时在传法途中得了重病。最后在拘尸那伽涅槃(圆寂)。佛陀入灭,遗体举行了火化,留下舍利八斛四斗,被分成八份送各地建舍利塔供养。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27佛祖圆寂28(三)佛教是有神论吗?1)在本义上,“佛”是“觉者”、“圣人”,并不是神。2)从佛教哲学上看,佛家否认有“创世的造物主”。3)但为了方便传教,佛教思想又吸收和容纳了婆罗门教的很多观念和神祉。(例如:阎摩)4)再加上后人对佛、菩萨、罗汉等的神化,令佛教在世俗看来是一种有神论的宗教。29阎摩护法(阎罗王)阿罗汉(阿罗汉果)301、佛教的目的佛祖出家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或烦恼之道。因此,所有佛教宗派的宗旨与目的都是一致的,即通过佛法的研习、修行而达到觉悟和解脱。(只是各自的修习方法各异,且对“怎样才是真正觉悟或解脱”有不同的理解。)各宗派都承认的基本教义是“四谛”、“三宝”和“缘起论”。(佛教三宝是指“佛、法、僧”,佛宝指圆成佛道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法宝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僧宝指依佛教法如实修行、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出家沙门。)31“四谛”“四谛”即“四圣谛”,指佛法所讲的四个方面的真理。1)苦谛:说世间的苦(特别是人生的痛苦和烦恼)。2)因谛(或集谛):说苦的原因。3)灭谛:说苦的消灭。4)道谛:说灭苦的方法。322、缘起论“四谛”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缘起论。“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而言之,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没有任何事物或现象。(“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缘起”,在佛经中有十一个意义,归纳起来是四种含义和两要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33“缘起”的四点涵义(1)无造物主(2)无我(3)无常(4)因果相续34四法印①有漏皆苦(苦谛)“漏”即烦恼②诸行无常(因谛)③诸法无我(因谛)④涅槃寂静(灭谛)涅槃(Nibbana)即圆寂,指智慧圆满、永恒寂静的最安乐境界。(那么,怎么达到“涅槃”呢?)353、佛教的修行(道谛)在佛教看来,要消灭烦恼、达到涅槃的目的,有三种修行的基本方法:(1)戒,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分为“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十戒”、“具足戒”。(2)定,精神上既不昏沉,又不纷驰的安和状态。(例如:禅定)(3)慧,分别一切法的自相(具体事物)与共相(抽象概念),通达四谛道理的能力。36二、古印度佛教的兴盛与变迁由于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对当时印度社会的统治遭到了动摇和质疑,以佛教和耆那教为代表的新思潮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大众的欢迎。其中佛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佛教(佛祖逝世后一百年间)(2)部派分裂期(约四百年,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等)(3)小乘与大乘的分裂(约四百年,大乘佛教兴起)(4)大乘佛教的鼎盛期(约四百年,瑜伽学派流行)(5)大乘密宗盛行期(约三、四百年,佛学的衰落)37古印度佛教的基本流派1、原始佛教2、部派佛教(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3、小乘佛教(有部、经部、正量部等)4、大乘佛教(中观派、瑜伽行派、密教等)38三、印度佛教的衰亡与复兴从公元7世纪起,印度就长期受到来自中亚的异教国家入侵。10世纪末至13世纪,中亚伊斯兰教国家的强大和不断的侵入,使古印度的宗教文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此期间,佛教主要以密教流行,但在印度本土已经日渐衰微。到13世纪初,来自阿富汗的伊斯兰教君主把当时印度仅存的超戒寺烧毁。这标志着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消失。19世纪末,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居士到印度朝圣,倡导印度佛教的复兴。1956年,“不可触种姓”领袖安贝德卡尔发动群众改宗佛教。从此,印度佛教有了复兴的迹象。39第二节中国佛教发展概况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二、中国佛教的发展40在中国文化的“空隙”期······东汉以后,儒家经学日益衰落,失去发展的活力。而魏晋玄学之风,虽然由于其崇尚自然、反抗强权的精神而一时独领风骚,但仅仅流行于少数上层社会的“叛逆者”中,几乎没有对民间百姓造成实质的影响。这样一种精神文化的“空隙”状态,以及各种社会历史机缘交汇,使佛教和佛家哲学慢慢地传入、立足,终于自南北朝时起迅猛地发展成长起来。41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1、
本文标题:第四章-中国佛教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4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