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佛教入门知识闽南佛学院明法本讲纲要一、佛教常见名词二、佛教发展简史三、佛教派系与佛法之传播四、佛教基本教义五、佛教修学步骤一、佛教常见名词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界。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的老师。众生,是指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众缘”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有情”。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十法界——佛教的生命观: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称为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四圣佛缘觉声闻菩萨六种凡夫简称“六凡”,通常说的六道轮回也就是指这六道。六凡天道畜生道地狱道鬼道修罗道人道十法界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二、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三、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四、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菩萨声闻人道鬼道地狱道畜生道修罗道天道缘觉佛心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业力的规律是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相互转化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行为造成的,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三业: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六根:根,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六尘: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四、味尘],谓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是名味尘。[五、触尘],触,即着也。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纱衣上服等,是名触尘。[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是名法尘。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五蕴: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蕴所成。大千世界——佛教之世界观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大千世界”一词,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千、大千并提,则称三千大千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缘起论——佛教之宇宙发生论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佛教中有四缘之说:因缘:主因,内因。增上缘:助缘,外缘。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起之助缘。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是也。一、因缘亲辨自体生自果为因,以因为缘。二、等无间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而起。三、所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十二因缘——佛教轮回说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2行(造作诸业)3识(业识投胎)4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5六入(长成眼等六根人形)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7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8爱(对境生爱欲)9取(追求造作)10有(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11生(再受未来五蕴身)12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三世两重因果未来果老死生现在因有取爱现在果受触六入名色识过去因行无明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三藏——佛教的典籍三藏是佛教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为经藏,律藏,论藏。经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定学”。如《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法华经》、《华严经》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到佛陀认可的。律指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就是戒与律。戒是个人行为准则,生活中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的尺度。律是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务之依据。戒根据对象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人受的戒为五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出家人受的戒为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沙弥戒,二十岁后受的大戒二百五十条,叫做比丘戒,还有十重四十八轻叫做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三坛大戒。论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术语可以分为“释经论”与“宗经论”。如《阿弥陀经白话解》、《金刚经讲义》、《法华经句解》、《大乘玄论》、《维摩经玄疏》等。三藏法师: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三藏法师。三宝:佛、法、僧称为三宝。佛: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一切佛教典籍,如《法华经》,《金刚经》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僧: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出家人中有贤圣僧与凡夫僧之别。贤圣僧: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达到“圣位”或“贤位”的境界的人。如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凡夫僧: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不到圣位贤位,还有很多习气毛病的出家人。虚云老禅师印顺导师弘一大师能海上师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归依法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归依僧: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外道。七众弟子——佛教团体之称呼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德;二引蔓旁布义,喻比丘度人不绝之德;三馨香远闻义,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四能疗疼痛义,喻比丘能断烦恼之德;五不背日光义,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也。)亲近承事佛法也。[二、比丘尼](亦名苾刍尼),梵语尼,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又佛以仪法不便,故在比丘之后。[三、沙弥],梵语沙弥,又云室利摩理洛迦,华言息慈。谓止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以初入佛法之时,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四、沙弥尼],梵语沙弥尼,又云室利摩理迦,华言勤策女。谓精勤策进佛法功行故也。[五、式叉摩那],梵语式叉摩那,华言学法女。行事钞云:式叉尼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是名学法女。(根本者,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也。六法者,不染心相触、不盗人四钱、不断畜生命、不小妄语、不非时食、不饮酒也。行法者,谓大尼之戒行也。)[六、优婆塞],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梵语旧云邬波索迦,华言近事男。谓其自行清净,亲近承事佛法。[七、优婆夷],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近事女。谓其自行清净,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四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二、佛教发展简史(一)佛教之创立1,佛教创立前的印度文化背景佛教创立前,印度是奴隶制社会,有诸多哲学流派与宗教派系。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根据《摩奴法典》将印度民众分为四个等级,叫做“四姓阶级”。第一阶级是婆罗门,婆罗门族是古印度的宗教徒,是当时的贵族,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巩固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把印度社会的民众分成四个阶级,将自己列在第一。他们的权威都依靠一卷《摩奴法典》,其他阶级的种族,要无条件的信奉和接受。第二个阶级是刹帝利,是与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着的王族。这些王族,就和我国当初封建制度下群雄割据的时代类似。自古的国王,都是世袭家的天下,国家的土地、财宝,都好像是王族的私有品,别的人民都好像为他们服劳役而生的,印度当然也不会例外。第三阶级是吠舍,这在我国就是所谓农工商的阶级,他们受婆罗门和刹帝利权势所压迫,虽有人身自由,却无受教育的权利。第四阶级是首陀罗,他们是被征服者,婆罗门说他们是初到人间来受生,是一种最下贱的人。在婆罗门金科玉律的《摩奴法典》里第八章第
本文标题:佛教入门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964473 .html